文||王官令仪
没有经历过别人的苦难,你就无法感同身受, 没有困守过婚姻的孤城,你就难以言说幸福, 没有为生存垂死挣扎过,你就不配倾诉生命。 同样,没有步入中年,就永远不知道中年会有多难! 升职无望,婚姻淡漠,永远的工作、孩子、家务事,日渐收缩的交际圈,越来越疏远的朋友,脸上渐渐消失的笑容,偷偷爬上额头和眼角的皱纹……脸上蒙上的一层灰色。 中年危机就像一张巨网,铺天盖地地撒下来,你躲也躲不过,所有糟心的事,连同你一股脑儿兜在了网里,网兜外的诗和远方与你无关,你拼死挣扎,也仅看到从缝隙里透进来的一缕微光,想要破网而出,早已是力不从心。 啊,中年,这该死的中年! 女作家谌容的《人到中年》曾获第一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大学时初读女作家谌容的《人到中年》,只觉得故事娓娓道来,令人伤感动容,毕业十年后再读,字字都已成了现实生活的写照,不禁掩书长叹:中年人的世界哪有什么多诗和远方,不过是苟且地活着啊! 我们每个中年人,又何尝不是书里那个垂死挣扎的陆文婷呢? 兢兢业业,仍冲不破现实那面网陆文婷的故事,一点也不复杂,也没有惊心动魄之处——除了她最后在死亡线上走过一遭外。 陆文婷是一名眼科大夫,她的身世好像很模糊也很普通,一如她的相貌,给人留不下任何印象,她就像我们见过的任何一个恪尽职守的普通人,工作敬业,待人随和。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陆文婷和好友姜亚芬从医学院毕业后,一起分到了北京一所大医院当住院大夫,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二十余年里,陆文婷事必亲为,任劳任怨,以精湛的医术,成了眼科骨干。她好像永远都那么从容沉静,永远都那么坚强健康,永远都不会倒下,但只有丈夫溥佳杰和助手姜亚芬知道,她有多难、多累、多憋屈。 中年眼科大夫陆文婷 陆文婷刚到医院上班不久,就遇上了大革命,她不顾造反派们的威胁,坚持给被批斗的焦成思做了白内障手术,结果也因此失去了晋升机会,工作二十余年,职务和工资都没见涨。 不过陆文婷并不在意,也从不抱怨,她觉得只要一家人健康快乐地活着,就已经是莫大的幸福。 那么,陆文婷每天的生活是怎样的呢?
陆文婷和在金属力学研究院上班的丈夫溥佳杰,育有一儿一女,他们蜗居在只有12平米的小屋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家居,一家人共用一张书桌,她和丈夫要等孩子写完作业,才能坐到书桌旁钻研业务。 现如今,我们的生活条件自然比陆文婷那个时代好了太多,但我知道,陆文婷遇到的中年危机和焦虑,在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的身上,并没有减少分毫。 电影《人到中年》中的陆文婷 陆文婷期许的平淡如水的生活,也渐渐显出了不好的端倪。 先是,她的闺蜜及得力助手姜亚芬,要和丈夫出国定居了;接着,她女儿佳佳生病,她却在医院忙的抽不开身;再后来,她遇到难缠的病人家属,给她施加了很大精神压力,终于在一个上午,连着做完3台手术后,突发心肌梗塞,倒在了医院。 抛开时代背景不说,陆文婷遇到的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事,却像一粒粒慢性毒药,在侵蚀我们;也像一根根稻草,总有一根可能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升职无望,朋友疏离,来自领导或同事的压力,来自不幸婚姻的折磨,事业上无法突破又无别的出路,家庭中渴望温情却总一地鸡毛,也许还有房贷车贷要还……总之,就像负重爬坡的人,爬到一半却没了力量,进不了,退不得,眼睁睁地看着生活的巨石把自己一点点压垮下去。 陆文婷的一生,何尝不就是我们普通人的一生:童年孤苦,大学生活单调而忙碌,爱情甜蜜过后是琐碎的养儿育女,工作中常遇到客户的极不信任,朋友出国的出国高升的高升,身边的人和事不断挤压着我们独立和自由的空间,渐渐变得呆板麻木。 陆文婷工作中非常敬业 倒在医院的陆文婷,徘徊在生死边缘的陆文婷,把往事就那么过了一遍,她真想闭眼而去,可她能走得了吗? 不能,生活的责任和重担还死死压在亲人身上,她怎能独自抽身离去?冲破现实的网,彻底的解脱和自由,对中年人来说是没有的。 生死边缘,还需要诗和远方吗?陆文婷从医生变成病人之后,躺在病床上,生死迷离之间想到了很多往事,可是这些事让她更加沉重。
可是,曾经的陆文婷,生活里也有那么多诗意和远方啊! 丈夫溥家杰也曾为她灯下读诗 陆文婷的丈夫溥家杰,曾是她的一个眼病患者,后来两人相熟相爱,结了婚。婚后,两人的日子平淡却也幸福。 溥家杰从事金属力学研究,十年特殊时期,丢了工作闲居在家,洗衣做饭,承担了所有家务事,期间两人先后有了女儿佳佳和儿子园园。 大革命过去后,溥家杰被重新召回研究所工作,成了所里的骨干,加上陆文婷也忙不得不可开交,生活的节奏变得紧张了起来。 不过,溥家杰虽然是理工男,却喜欢诗歌,和陆文婷恋爱时,就常常给她读诗,婚后一起读诗,也成了夫妻俩难得的温情时光。他们俩最爱的,是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那首《我愿意是激流》。 然而这种浪漫温情的快乐,随孩子的出生,中年的到来,而过早地结束了。繁忙的家务、狭小的居住空间、紧张的工作和生活节奏给了这个四口之家严重的压力,终于,溥家杰的头也半秃了,陆文婷也累倒了! 陆文婷总是忙到没时间照顾孩子 陆文婷就像许多处在灰色地带的中年人一样,平时没人去关心关注他们,因为他们是骨干,是脊梁,是兢兢业业的劳动者,理应支撑起家庭和社会的重任,但哪知他们最缺的恰恰就是关爱呀!他们把自己的时间、精力,几乎一切都给了家庭和社会,唯独留下了一个伤病的身体给自己。 所以说,人到中年最大的悲哀,就是不敢生病,就算活不下去了,也要苦苦硬撑着。更其悲哀的是,就算身体健康,也没有时间、精力和空间过夫妻生活。 陆文婷躺在病床上,时而清醒,时而昏迷。往事一幕幕,她想到没时间给佳佳扎小辫子,没有钱给园园买白球鞋,没有时间陪丈夫,太多的遗憾。 溥家杰日夜守护在陆文婷病床前,在她稍微清醒时,嘴里只重复着三个字:你活着!你活着!你活着! 一向坚强的陆文婷病倒了 溥家杰看到妻子漠然而呆滞的目光,知道她心里已经不想活下去了,为了唤回她对生的热望,溥家杰想到了念诗,对,就念她最爱的那首。 溥家杰含泪念道:
溥家杰忍着泪水,又念道:
溥家杰心痛难忍,但继续念道:
陆文婷没有了生的热望,却又死不得 是啊,人到中年,力不从心,我们都有攀不上去的时候,都有活不下去的时候,那么?就能不顾一切地赴死吗?可,又死不得。 陆文婷听见很多人都在呼喊她。
就这样,在病床上接受了一个半月治疗的陆文婷,病体初愈出院了。陆文婷靠在丈夫肩上,艰难地一步一步朝门外走去…… 等待他们的,是怎样的生活,我不敢去想,但我知道,并不会好多少。这就是中年人的生活状态! 陆文婷多想长久地睡一觉 最后,用姜亚芬夫妇出国前喝酒送别的话来结束吧。
“这样的人太多了,又不是我一个。”陆文婷笑着说。
也许只有这最后一句话,才算是一点不痛不痒的安慰吧! ![]() 后记谌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女作家,她的笔触非常细腻,她笔下的陆文婷的悲剧性,虽是由特殊历史时代造成的知识分子的不公,但至今仍有普适性。 那就是中年危机这个问题。各种不公依然存在,生活的压力比以往更大,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也愈发淡漠。中年人背负着沉重的责任,顾虑太多,为了养家不敢生病,为了孩子不能离婚,为了落脚大城市,拼了命地挤进北上广,为了还房贷,身兼数职…… 我相信,这部分人在我国居多数。那些没有任何压力的,要么本身家底好,要么非常差,都无顾虑,没多少要背负和承担的东西,恰恰就是那些从农村或小城镇出来读了书的人,他们回不去了,又很难在大城市里容身,这些人的中年,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而你我,我们大部分人,正在经历这样的生活和困境。 ![]() 每个中年人,都背负着一颗疲惫的灵魂 你到中年了吗,你认为中年危机究竟是什么?欢迎留言讨论。 于历史中见天地,于文化中见真知。 我是王官令仪,专注文史、评论写作,欢迎转发评论收藏本文,关注@王官令仪话文史,我们一起品读精彩的历史故事和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