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儿霍乱

 阁水施環 2020-09-25

在开始介绍《幼幼集成》这本书的时候,我说陈复正先生是年少有为,在25岁的时候就写了这本书。在后面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这是错的,是我误信了网上的信息。关于陈先生的生卒年不是很确切。陈先生在书中说他行医临证四十余年,所治婴幼儿以万计。平均下来每年治疗婴幼儿200-300之间,这个数字应该是可信的。现在有的中医大夫说一天看100多个号,一天如果按6个小时算,每个病人的诊疗时间不到4分钟,如果是半天就看100多……很难想象。我们还是说陈先生,如果陈先生20岁开始行医,那么《幼幼集成》成书也是在60岁了,可见陈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是对自己四十年临床经验的总结,是理论和实践都已经成熟的阶段。我们来看陈先生对于霍乱的论述。

霍乱

经曰∶足太阴厥气上逆则霍乱。其证先伤于食,后感风寒,邪正相争,心腹绞痛,有上吐下泻者;有上不得吐,下不得泻者,所以烦躁闷乱,其证最急,速宜盐汤探吐之,俟其吐泻之后,乃用藿香正气散分理其阴阳可也。但见喘而搐者,不治。

按∶此乃干霍乱也,俗名绞肠痧,由其上不得吐,下不得泻,所以抽搐昏乱。若上既能吐,下既能泻,则宿食痰饮俱去,安有昏乱之理。若曰大吐大泻之后,而见昏愦,此即脱证之例,岂作搐之谓耶?看书若止随文解义,则执一不化,皓首无成,然此犹为中人言之也;至有全不知书,道听途说,讹讹相指,以致于诬民惑世者,此类医中尽多。昔人谓巫者对本宣科,教风扫地,予谓巫者犹能对本宣科,而医中之不肖者,即欲宣科,更苦于无本可对。然则医风之扫地,不殆有甚乎?

(注:陈先生自按霍乱有干霍乱为绞肠痧。干霍乱与仲景之霍乱不同,仲景之霍乱可谓湿霍乱,上吐下泻,挥霍缭乱。干霍乱,虽有上吐下泻之势,但无上吐下泻之实,较之湿霍乱更为严重,因邪无处路,所以须探吐引邪外出。)

入方

盐汤探吐法 其法以温水调食盐略咸,一大碗,令儿服之。良久,以指探其喉间则吐,一吐即松。

藿香正气散 治内伤脾胃,外感风寒,吐泻霍乱等证。

藿香梗 家苏叶 大腹皮 真广皮 芽桔梗 白云苓 法半夏 六神曲 香白芷(以上各一钱) 川浓朴 炙甘草(各五分)

上作一剂,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温服。

藿香正气散 治风邪伤胃,阴阳不和,上吐下泻。

紫苏叶(一钱) 大腹皮(一钱) 芽桔梗(一钱) 白云苓(一钱) 制半夏(一钱五分) 川浓朴(一钱)真广皮(一钱)香白芷(一钱)炙甘草(一钱)

生姜三片,大枣三枚,水煎,热服。

(注:书中有两个藿香正气散,前者在“类搐十条”霍乱中,后者在“乳子伤寒证治-霍乱证治”。书中两个藿香正气散,与局方藿香正气散皆不同,一是方药用量差异,局方藿香正气散,重用甘草。陈氏用甘草最轻。二是未用白术。第二个藿香正气散甚至连藿香都没有,我怀疑是不是刻板印刷的时候遗漏了。网上查了电子版的也都没有藿香。)

霍乱证治

经曰∶不远热则热至,热至则身热,吐下霍乱。夫霍乱之病,起于仓卒,其证挥霍扰乱,无有宁止,故名霍乱。多因夹食伤寒,阴阳乖隔,上吐下泻,而烦躁闷乱者是也。盖人有三焦∶上焦受纳水谷,主入而不主出;中焦腐化水谷,流行于五脏六腑;下焦分别水谷,主出而不主纳。故邪在上焦则吐,邪在下焦则泻,邪在中焦则上吐下泻。凡霍乱得吐泻,则邪气上下得出,斯无苦也;陈莝出尽,而吐泻自止。乃有上不得吐,下不得泻,为干霍乱,又名绞肠痧。其病因脾胃之邪无从而出,若加喘满作搐者,十不救一.其有上吐下泻者,当分寒热而治之,亦宜止其乳食,恐其增痰也。故霍乱饮米汤必死,以其助胃邪故也,宜藿香正气散。

 (注:此段论述霍乱的病因、病机及禁忌。)

有先泻后吐者,乃脾胃虚寒,故先泻白水,而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上有汗,六脉沉细,此为虚冷,宜温之,六君子汤。不愈,则理中汤加藿香、木瓜各一钱。

有先吐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故喘促唇红,吐多面赤,渴饮水浆,脉洪而数。此为热也,宜和解之,五苓散加藿香。

其干霍乱上不得吐,下不得泻,最为危迫,速用盐汤探吐之,必待其吐出宿食积痰,然后用药,或以针刺十指甲边令血出,或刺膝湾名委中穴,出血即解,后用藿香正气散。

 (注:论述湿霍乱的分型及治法,先泻后吐的属脾胃虚寒,用六君子汤,如不效用理中汤加藿香、木瓜。先吐后泻的是脾胃有热,用五苓散加藿香。不论是寒是热方中都要用到藿香,可见藿香一药不可少。若要说藿香正气散的加减运用最为称道的应该是吴鞠通先生,他在藿香正气散的基础上演变出一加减正气散、二加减正气散……直到五加减正气散,这个五个加减正气散前三个是治湿热、后两个是治寒湿,但五个方都没少了藿香,藿香的地位雷打不动。所以我觉得上文中藿香正气散没有藿香应是遗漏。再论干霍乱的治法。干霍乱先急救,再用藿香正气散。急救用十宣放血,针刺委中穴的方法,后附简便方中也有具体说明,还有曲池穴刮痧的方法,都可效法。)

霍乱简便方

凡霍乱吐泻腹痛者,切忌热汤及米汤,犯之必死,必待其吐泻后一二时久,服药过后,俟其胃气稍回,渴止知饥,方可以稀粥与之。

凡霍乱呕吐,不能受纳药食危甚者,速以新汲水和百沸汤各一盏和匀,名阴阳汤,饮数日即定。

凡痰疟及宿食恶毒之物,阻塞中焦,而令腹胀欲作霍乱者,即与盐汤,令其顿服,吐尽痰食即安。

霍乱吐泻诸药不效,绿豆、胡椒各二十一粒,研细,水煎服;如口渴甚者,将二物研细,以新汲井水调服则安。

一方以六一散一二钱,浓姜汤调服,夏月更妙。盖六一散凉,姜汤热,亦寒因热用之意也。

干霍乱即绞肠痧,其证忽然心腹绞痛不可忍,上不得吐,下不得泻,痰壅腹胀,手足厥冷,六脉沉细或伏,死在须臾,真恶候也。急用食盐一两,生姜五钱,捣散,同盐炒黑色,水一大碗,煎数沸,温服。良久,以指探喉中探吐之,或不吐即泻。

绞肠痧亦有阴阳。阴痧腹痛手足冷,看其身上有红点,以灯火于红点上淬之;阳痧腹痛手足暖,以针刺其十指背近爪甲处一韭叶许,出血即安,仍先自两臂捩下其恶血,令聚指头,然后刺之。

凡发痧手足厥冷,腹痛,用温水一碗,令病患伏卧凳上,以手蘸水,拍其两膝湾,名委中穴,看其有紫黑点现,以针刺出恶血即愈(脾脉、肝脉、肾脉、三阴之脉皆从此委中穴过。)又法,以香油拍两手曲池穴,即肘内湾处,以贮麻蘸油戛之,刮起紫疹,立刻即愈。(肺脉、心脉、心包络脉皆从此曲池而过。以上所为,亦疏散之意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