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管窥《道德经》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docx
2020-09-25 | 阅:  转:  |  分享 
  
管窥《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上德不德原文:上德不德①,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②,是以无德③。上德无为而无以为④;下德无为而有以为⑤。上仁为之而无
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rǎng)臂而扔之⑥。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
信之薄⑦,而乱之首⑧。前识者⑨,道之华⑩,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注释:①上德不
德:不德,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此句意为,具备上德的人,因任自然,不表现为形式上的德。②下德不失德:下德的人恪守形式上的“德”
,不失德即形式上不离开德。③无德:无法体现真正的德。④无以为:不因为什么而为。无以为,即无心作为。此句意为:上德之人顺应自然无
心而为。⑤下德无为而有以为:此句与上句相对应,即下德之人顺任自然而有意作为。⑥攘臂而扔之:攘臂,伸出手臂;扔,抛弃,丢弃。训诂
学家王光汉先生《词典问题研究》中《关于合肥方言“扔”的考释》一文所论,《老子》中的“扔”俱应读“乃”,是“拔除”的意思。⑦薄:少
,不足。⑧首:开始、开端。⑨前识者:先知先觉者,有先见之明者。⑩华:虚华。?处其厚:立身敦厚、朴实。?薄:指礼之衰薄。译
文:具备上德的人不表现为有德,这是因为他有德。具备下德的人没有失去德,这是因为德还不足具。上德的人顺应自然,顺势而为,所作所为皆无
心而为,下德的人顺应自然,顺势而为,所作所为是有心而为。上仁的人所作所为出于无意,上义的人所作所为却出于有意。上礼的人所作所为得不
到响应,就扬起胳膊把上礼抛弃了。所以,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礼制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
产物,社会混乱了才开始施行。具备聪明才智而有远见的人,不过仅仅是“道”之花而已,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守道的君子身处淳朴敦厚的“道”
性中,绝不居于世俗的名利浇薄中;处于厚实的本根中,绝不居于美丽却浮薄的花朵上。所以,应当舍弃世俗的浮薄虚华,坚守淳朴敦厚的“道”性
。本章分三层。第一层:“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
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老子指出“德”是分层次的,并且指出“德”每一层次的基本特征。“上德”:即上乘的德。根据老
子的“失道而后德”,“上德”和“道”并不完全一致。“道”是万物的法则、规律。“孔德、玄德”与“道”同。老子说:“孔德②之容,惟道是
从。”还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上德”是接近于“道”的德,与上善类似。“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上德无为
而无以为。”上乘的德行是遵从于内心的自然,是来源于“道”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他不认为自己有德,也不认为自己的行为是德行,所作
所为都是自然行为,都是无心而为。“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下德”与“道”相去甚远。下德没有失去德,这是因为德不
完备,不足具。具备下德的人顺应自然,顺势而为,但所作所为皆有心而为。道、上德、下德都是“无为”的,都处在“无为”这一类别中。道、上
德、下德层次上是有高下之分的,道高于上德,上德高于下德。“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上仁”:上乘的仁,最高等级的仁。“仁”即“善”。“仁”:核心是爱人。先爱亲,到爱人,再到爱君、爱国。“上义”:上乘的义,最高等级的
义。“义”:一个人对另一个人做好事、肯牺牲的精神称为“义”。“上礼”:上乘的礼,最高等级的礼。“礼”:尊敬、厚待。“上礼”:内心真
诚的对别人的尊敬、厚待。上面几句的意思是:上仁的人所作所为出于无心、无意,上义的人所作所为却出于有心、有意。上礼的人所作所为得不到
响应,就扬起胳膊把上礼抛弃了。上仁、上义、上礼都是“有为”的,都处在“有为”这一类别中。上仁、上义、上礼是有层次的:在德的层面上,
上仁高于上义,上义高于上礼。“上仁”为,却无心而为;“上义”为是有心而为;“上礼”为,老子在这里没有说是有心而为,只是说没有人响应
。可见“上礼”已经被人们遗弃了。没有人响应的“上礼”,慢慢自然也就被抛弃了。除了“道”以外,老子把“德”分成了四个层次:“上德”,
无为,无以为(无为类)“下德”,无为,有以为(有为类)“上仁”,有为,无以为(有为类)“上礼”有为,莫之应(有为类)在老子看来,“
道”在社会中体现为“德”,只要是合于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只要是不合于道的行为,就是“失德”。道与德不可分割。但二者也有区别:德
分为上德和下德,只有上德才合于道,而下德表现为德不完备,不足具。“道”是客观规律,而“德”是人们把道的功能运用于人类社会的表现。“
道”和“德”构成了老子的哲学思想。第二层:“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老子紧
接着指出:失去了道后才有德,失去德后才有仁,失去仁后才有义,失去义后才是礼。礼制这个东西,是忠信不足的产物,社会混乱了才开始施行。
在老子看来,道德足具,根本就不需要仁、义、礼;道德沦丧了,才有了仁、义、礼的出现。而“礼”在老子看来,更是人们忠、信少了以后,社会
混乱了,才开始制礼,来要求人们遵守“礼”。“忠”:中心曰忠。中下从心,谓言出于心,皆有忠实也。“信”:本义为言语真实,引申泛指诚实
,不欺。言不由衷,也就是谎言;言语失真,也就是传达假义。忠、信少了,听到的多是假话,行为上多是欺骗,社会自然就混乱了。统治者为了维
持社会秩序,不得不制“礼”来约束人们的行为,这便是“礼”产生的缘由。因而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第三层:“前识者,
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识”:见识。前识者,有远见的人。“华”:花。“大丈
夫”:这里是君子的代称,含有敬慕、称赞之意。(笔者认为)那些聪明智慧有远见的人,也仅仅是具备“道”之花的品性,也就是仅仅具备“道”
的外表层面的见识,实际上是愚昧的开端。因此,守道的君子身处淳朴敦厚的“道”性中,绝不居于世俗的名利浇薄中;处于厚实的“道”的本根中
,绝不居于美丽却浮薄的花朵上。所以,应当舍弃世俗的浮薄虚华,坚守淳朴敦厚的“道”性。老子在这里对人们敬慕的所谓的“前识者”,也就是
极力倡导“仁、义、礼”的人,做出了明确判断:“道之华,而愚之始”。希望人们还是复归到淳朴自然的“道”性中,从而脱离浮薄虚华的世俗。老子在这一章明确指出了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的联系与区别;指出所谓的“前识者”,仅仅是“道之华”,而实为“愚之始”。希望人们还是复归于淳朴自然的“道”性中。也由此可见,当时社会“德”已经不存,混乱已经开始,社会已经是一个无序的状态。
献花(0)
+1
(本文系Yourenlai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