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的国宝级科学家,钱学森无疑享富盛名,凭借他突破重重阻碍回国效力的事迹,他就足以被中国人民永远铭记。而且在后来的新中国发展中,钱学森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甚至被称为“中国导弹之父”,由此可见他对我国国防事业的突出贡献和重要意义。不过除了钱学森之外,我国还有不少为了理想而奋斗的科学家,他们同样摒弃了外国优厚的条件回到一贫如洗的国家,为国家燃尽了自己的斗志和精神。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位科学家,他堪称比钱学森还牛,美国三道拦截令阻止他回国,与诺贝尔奖失之交臂!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赵忠尧。 赵忠尧是浙江诸暨人,他于1920年考入南京大学,并在1927年的时候就意识到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因此他顶着重重压力出国留学,只为给国家学习先进技术。不过由于当时公费留学名额有限,所以审批环节非常麻烦,而赵忠尧由于感到学习救国迫在眉睫,于是他便自费到了美国,并成为了加州理工大学的学生。 当时赵忠尧的导师正是1923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密立根教授,在密立根的带领下,赵忠尧很快就发现了正电子的存在,这也使得他在物理学界一时名声大噪。到了1936年的时候,赵忠尧再次发现了反物质的存在,而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美国原子弹的研发。不过由于当时西方人对中国的偏见,因此赵忠尧错失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也使得很多学者都认为世界欠他一个诺贝尔奖。 当时赵忠尧在美国的声望非常高,像后来的钱学森,李政道等人,都曾是他的弟子。但在1945年的时候,美国人邀请他参观了原子弹的爆炸,而这也使得他颇为震撼,并且立志要为中国的原子弹事业而奋斗。不过在后来的归国旅程中,赵忠尧同样受到了美国人的重重堵截,甚至在坐上轮船后,还受到了美国人的三道拦截令。但在国家的帮助和他本人的努力下,他最终还是顺利回到了国内,并为国家研制出了第一台加速器。而凭借着他的加速器,我国的原子弹事业才正式有了起步,他也成为了我国核事业的奠基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