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四通镇泰斗留守儿童学校筹建爱心公益图书室想开去

 大豫坊 2020-09-25

由四通镇泰斗留守儿童学校筹建爱心公益图书室想开去

           晨之风

 424日下午,我陪同淮阳县作协主席董素芝到淮阳四通镇泰斗留守儿童学校,了解该校爱心公益图书室筹建并给该校提一些建设性意见。在阅览室,我和正在阅读的孩子们交流,了解孩子们对于图书的需求意愿,在现场还观摩了淮阳爱心公益人士孙艳、刘新芳与留守儿童开展的互动游戏。这次近距离接触乡村留守儿童学校,了解乡村基层教育现状,让我感触颇深。

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大批农民为了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涌向了城市,出现了中国特色的"打工潮",这种情况的出现直接导致出现了另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父母在外地挣钱,孩子却交给了年事已高、文化素质相对较低的祖辈看管,祖辈们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这些留守儿童缺乏父母亲情,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又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埋下了人格扭曲的隐患。

大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童年的阅读会影响一生,没有阅读的思维是迟钝的,没有阅读的思想是愚昧的,没有阅读的灵魂是干枯的,没有阅读的行为是野蛮的。”留守儿童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需要集结全社会的力量给予他们应有的关注与关爱。学校要把提升留守儿童的文化素质扛在肩上,积极引导留守小读者多读书、读好书。社会有责任筹建公益图书馆或者图书室,把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吸引到阅读中来,这是一项迫在眉睫需要解决刻不容缓而又庞大的工程。

笔者真心希望四通镇泰斗学校爱心公益图书室能够把关注留守儿童群体阅读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下去,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和文化发展。在此也呼吁,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服务机构的城市或者高校图书馆应该延伸其为社会服务的空间,周期性的在农村中小学开展图书展览工作,这样既可以解决实体图书馆建设的困难,又丰富了农村留守儿童的课余文化生活。其次,定期组织“送书下乡、送书进校、送书上户”等公益活动,及时把最有价值的信息文献资源传递给农村留守儿童,帮助他们尽快获取新信息、新知识,切实解决农村留守儿童“读书难,读新书更难”的问题。

作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站在国家和民族的大局上,把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中的一件大事来抓。四通镇泰斗留守儿童学校的做法为淮阳其他农村学校树立了一个榜样,开了一个好头,这当然还需要社会各界持续不断的爱心给力,使其建成一个当地学生和周边群众的精神家园,为和谐一方社会做出贡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