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楚神韵

 大豫坊 2020-09-25

  陈楚神韵 

     春夏季节,无论从东西南北哪个方向走进古陈淮阳,都能呼吸到扑面而来的鲜活湿润的蒲荷飘香的水乡气息,感受到有如江南般明媚清澈的韵致。这座黄河以南淮河之北的小城,古称宛丘,因人祖伏羲在此建都而闻名于世。是北方罕见的水城,有五陆四水之称。而东西阔4.4公里,南北长2.5公里,面积11平方公里的水域达16500亩,是中原最大的环城湖,称万亩龙湖。因湖中有岛,岛上有城,城中有景,景在水中而被誉为内陆奇观中原明珠。  

几千年来,浩淼的龙湖水随风起舞,伴月而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绿了百草,绽了千花。繁衍生息着一代代龙的子孙,养育恩泽着千千万万龙的传人。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这座北方水都、中国最美小城更成为了世界华人寻根踏梦祈福纳祥的精神家园,骚人墨客寻芳拾翠拜谒先哲的心灵故乡。  

厚重淮阳,因悠久的历史,因古老的文化,因众多的名胜古迹,因中华文明滥觞于此。这里有太昊伏羲6500年前在此开天立极,创建了灿烂的王业,创造了龙的图腾,启肈了远古文明;有女娲佐伏羲而治天下,抟土造人,炼石补天,理地治水,称晴霁之神,人类之母亲;这里有炎帝神农尝百草,造耒耜,教稼穑,种五谷,开创了中国原始医药与农耕文明;有周武王封妫满于陈,并在此建陈国、筑陈城,以国为姓,成为天下陈姓之祖庭;有战国时期楚顷襄王迁都陈城,历经38年,史称陈郡,陈楚故城由此而名;有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七日绝粮扬儒教,累居陈国四春秋;有陈胜义旗卷起农隶戟,在陈立国号张楚;有汲黯直言廉政重气节,卧治淮阳留美名;有曹植才高八斗建安子,妙笔生花赞伏羲;有范仲淹先天之忧而后忧,居官陈州昌新政;有沈括梦溪笔谈堪经典,常研神技在宛丘;有狄青战功屡建官高显,布衣宰相居陈州;有苏辙汪洋澹泊唱三叹,在陈教授三余载;有岳飞还我河山一声吼,三次收复淮宁府;有包拯理冤赈灾免赋税,千古传唱下陈州......  我徜徉在陈楚故城遗址前,看绿掩故城,花满龙都,耳边仿佛响起了《诗经》那风、雅、颂的精华——风中《陈风》的吟诵;仿佛看到先民们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无冬无夏,值其鹭羽。击石踏歌、边歌边舞的身影;看那东门之枌子仲之子扔掉手中的斧头,如锦葵花似的南方之原放下手中的麻相约去玩耍;看那东门之杨”“其叶牂牂”“其叶肺肺下青年男女约会之处,有人失约只映照着明亮星光;看那东门之池彼美淑姬,可以晤歌,唱起的情歌声声、倾诉的情话绵绵;看那彼泽之陂,有蒲有荷。...思念着有美一人寤寐无为;看那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在一幅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图中,构勒出了先民们对社会、对人生的理想和追求、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这里更是有无与伦比的道教鼻祖——老子《道德经》的道法自然:它启发了人们的想象、点燃了人们的激情、激发了人们的灵感,培养了人们的审美能力,寻求出人类的桃源境界;引出了自然和谐之美、质朴宁静之韵、恍惚虚灵之态、朦胧灵动之风的玄想......有中华民族的精神长城——至高无上的儒教创始人孔子仁者爱人、行仁之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的崇德尚礼、学思并重、治国安邦的儒学经典。先哲们创建的儒、道在这陈楚大地上充分的体现和融合,虽然隔着漫长的历史,有着时间的距离,仍能从中体验美好、欣赏美感,且叹为观止...所展现的一种思想光辉的精神力量,使人们在道家智慧里多了一份乐观,儒家智慧里多了一份深沉......  

这里亦有飘逸的李白,豪放的苏轼,绮丽的李商隐、悲壮的岑参等风格迥异的曹植、白居易、张九龄,苏辙、张耒、陆游、温庭筠、张继、晏殊、张咏、元好问等等等等历朝历代的众多诗词大腕在这里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瑰丽诗篇。他们一个个笔健如虎,秀口一吐,便把陈楚大地吟诵成了诗的国度;他们咳珠唾玉,挥袂成云,举手投足之间,便把陈楚大地做得花团锦簇。他们像夜幕下璀璨的星群,多得数不过来,亮得逼你的眼。那一首首、一篇篇缀满珠玑的诗文,清醇处,犹如一首童子的歌谣;醉人处,又如一壶陈年的老酒......历史的颤音在这里回荡,民族的心扉在这里敞开,华夏的精神在这里升华,龙的传人在这里凝聚...... 

 

龙湖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陈楚厚重悠久的历史底蕴,是文人墨客诗书画创作的不竭源泉。古今诗词家,文学家,书画家钟情于龙湖,折服于龙湖古文化的品格魅力,沉醉于陈楚历史文化与自然人文景观的内在情感。为传承弘扬传统文化,发展繁荣国萃,淮阳人民在龙湖景区建起了新的人文景观,称龙湖新十景。有诗赞曰:九龙戏水荡九洲,波卧长虹弦歌留。涛听西铭别有韵,碑林驻跸墨客俦。东园独秀靓中华,长堤烟霞掩故瓯。祖庭荷香十里郁,平湖秋月照千秋。 

 陈楚故城及其独特的陈楚文化,是一座高耸在中原大地上的历史丰碑。面对如此悠久灿烂的历史,怎能不令人神往?面对如此辉煌厚重的文化,怎能不令人骄傲?而在骄傲和神往之余,从中自会平添豁达豪迈之情,激励奋斗拼搏之志!







  作者简介:张瑞德,男,汉族,1956年4月出生,淮阳县朱集乡大张营村人。中师学历,中共党员,高级教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省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老年诗词研究会会员,淮阳县诗词学会副会长。所创作的诗词、散文散见于国家级、省市级县级报刊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