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淮中校友还记得安家俊吗?

 大豫坊 2020-09-25

淮阳中学当年

“身残志坚楷模”安家俊结婚了

和辛福的小夫妻合影,我不是一般的幸福

晨之风

     大概是2018年元旦过后没几天,我接到一个来自青岛的电话。电话里是我熟悉的声音,是十年前的淮阳中学毕业生安家俊打来的。对于安家俊这个名字,我是不陌生的。在2006年——2008年那几年,想必安家俊这个名字可是淮阳中学校园里人人皆知的名字。因为当年他是学校树立的“励志少年”,学校团委还号召全校学生学习他的可贵品质和励志精神。

在电话里,安家俊向我报喜,说他要结婚了。婚期定在了元月15日,也就是农历十一月二十九日。元月13日下午,他和未婚妻驾车赶到淮阳中学大门口,专门给我和团委赵开忠书记送喜糖,并且决意要请我们吃顿便饭,算是告知一下。接到这个喜讯,我很是为他欣慰。因为这么多年以来,对于安家俊我其实一直有个隐隐约约的牵挂,担心他找不到对象。

我为安家俊而骄傲

应该说,在淮阳中学的校园里我见证了安家俊的成长。他是个非常争气的孩子,淮阳中学三年学习中,他克服种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优秀地完成了学业,考上了校址在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机电工程专业。从离开高中学校时起,每年逢节庆日,他一定给我发个短信或者微信祝福问候一下。这让我很是感动,教过的学生很多,毋庸讳言,不是每个学生都懂得感恩的,于是我也更加关注他的成长。大学几年里,他从来没有迟到过,各科成绩都是优秀。并且人缘很好,因为我关注他的空间,他的空间里充满阳光,充满温馨,充满自信。大学毕业后,因为就业形势不太好,他又考取了山东大学的第二学历,学习的依然是机电工程专业。这几年的深造让他在知识的海洋里受益匪浅,毕业后立即找到了合适的工作。在岗位上,他当行出色,从来没有因为自己是残疾人影响过工作。目前他还创办了属于自己的公司,带领十几号人共同前进,经营得风生水起。他的事迹还被《齐鲁晚报》报道过,成了大学生残疾人自主创业的典范。

我们在一起吃饭,聊了很多往事。安家俊开着自己的车把我接到餐馆,作为一个正常人,我一直担心他的身体。他很自信,不断向我展示他自己熟练的驾驶技艺,他确实和正常人已经没有什么两样。十年时光过去了,安家俊一如当年一样的阳光。起初我决意要请他们吃饭,毕竟到我所在的地方来。但是他执意要请我们吃饭,说是要给他个报答的机会,这样他会心安,也是了却多年来的夙愿。安家俊的未婚妻是大学同学,老家是吉林白城的,名叫张丽欣,是一位很优秀的大学生。她知书达理,很是体贴安家俊。在大学里对安家俊一直照顾,后来走到了一处。安家俊一直夸张丽欣对他的无微不至的帮助,这让我对张丽欣肃然起敬,心里默默祝福他们未来婚姻美满。

晒晒我们的幸福照,这可是安家俊买单吆

我的思绪又回到十年前那段时光。那一年,安家俊在淮阳中学读书,我还当着班主任,我班教室和他班教室很近,看到他坐着轮椅上课,行走时需要拄着双拐,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很是担心他的生活,于是向他的班主任——黄学运老师了解他的情况。原来安家俊小时候因为小儿麻痹症导致下肢瘫痪,后来经过几次大手术,才治疗得勉强可以靠双拐走路。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路走来,一路艰辛。但是安家俊又是个幸运儿,无论小学、初中、高中,他都遇到了来自社会各个层面的爱心帮助,尤其是他的大弟弟为了他几乎放弃了学业。在学校里,大家组成了爱心帮助小组,照顾他的起居。有人为他打饭,有人给他倒茶,有人给他推轮椅,有人搀扶他走路。在学校里,他还得到了淮阳中学前任已故校长郑现清的亲切关怀,专门安排团委要尽一切可能帮扶安家俊。高一班主任黄学运老师更是对他关怀备至,他的每一个细节都是黄老师的牵挂。高二班主任邹树立老师、高三班主任李润泽老师接过接力棒继续对安家俊关怀照顾,体现了淮阳中学老师的大爱情怀。可以说,安家俊在淮阳中学的大家庭里度过了三年美好的高中时光。

我当时主编淮阳中学《百年淮中》校报,郑现清校长安排,要把安家俊的“身残志坚”事迹宣传好。根据这一指示精神,学校团委书记赵开忠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我整理了安家俊先进感人事迹,在校报上连续刊发两个学习专版,并配发团委《关于开展向安家俊学习的倡议书》,一场轰轰烈烈的“向安家俊学习”活动在校园里蓬蓬勃勃开展起来。安家俊的事迹还引起当地媒体的注意,《周口晚报》记者杜欣、新华图片社记者杨正华均采访报道了他的事迹。一时间,安家俊成了一方“路人皆知”的励志少年。为了激励安家俊更好地前行,我把自己的散文集《情漫陈州》题上励志格言赠送给他,勉励他立志成才。学校还以奖学金形式资助他,赵开忠书记多次组织志愿者帮助他。

安家俊是个懂得感恩的孩子。平时,他很少喝茶,因为他不想过多麻烦同学推着他去卫生间。在班内,他总是要力所能及做些班务,目的是感恩同学们对他的帮助。离开高中母校,多年来,他不忘学校恩师的培育之恩。给母校老师的一个电话、一个短信表达着学子的情怀。在大学里,他依然保持着高中时养成的良好习惯,成为大家眼里的学习榜样。

为安家俊加油

我想,安家俊走到今天。他身上有四个标签:自信,阳光,不服输,感恩。一个正常人能做的事情,他一定想办法做到。正常人不能做成的事情,他会克服一切困难想办法做成。这就是安家俊,从来不认自己是残疾人。他是一个内心无比强大的人,正是如此,他的面前有一片属于自己的艳阳天。

明天安家俊就要举行结婚仪式了,可我因为一件急事脱身不开,不能亲自到现场祝贺。心存歉意,口占新韵《七律贺安家俊张丽欣新婚大喜》,算是对一对新人的美好祝愿吧。附后:

白城陈地锦绸牵,

安府欣迎俏俊颜。

一路履冰行万险,

双肩砥砺度千难。

功德精进非常事,

鸾凤和鸣是命缘。

坎坷从今铺大道,

翱翔比翼艳阳天。

——2018年元月14日晚









2006年,《周口晚报》关于安家俊的报道

残疾少年双拐“支撑”求学路


       11月14日上午,淮阳中学校园里书声琅琅,跟其他同学一样,在高一(15)班教室里,安家俊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但不同的是,他的座位是一把轮椅。
  下课铃声响了,同学们争着把安家俊从一楼的教室里推出来,暖暖的阳光下,安家俊脸上挂满了幸福的微笑。
  这就是一个双腿残疾少年的学习生活。记者通过两天时间的采访,走进了安家俊的内心世界,同时明白了一个道理:知识面前,人人平等。而我们大多所缺少的或许正是安家俊这种求知的精神。

  命运多舛的童年


  今年17岁的安家俊出生在淮阳县大连乡,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一岁时,安家俊还能蹒跚学步,突然有一天,他开始高烧不退,家人到处求医问诊,但一直查不出原因,慢慢地,他的腿脚变得无力,直至腰部以下失去知觉。病魔在慢慢地吞噬着安家俊,在最严重时,放在鼻孔下用来验证是否还有呼吸的小棉球不动了。
  “唉!对不起,这孩子没救了,他已停止了呼吸,我们已经尽力了。”医生曾这样告诉他的家人。
  “不,这不可能。”母亲大声地嚷着。在母亲强烈的请求下,护士把安家俊放在医院走廊的躺椅上。母亲迷信地认为孩子还可能有救,她静静地跪在冰凉的地板上祈祷着。也许,是被母亲的诚心感动,安家俊奇迹般地又有了呼吸。医生说这的确是个奇迹,但长时间地发烧,安家俊的四肢神经已经被烧坏了,这意味着他这一辈子可能在床上度过。安家俊最终被确诊为小儿麻痹症。
  父亲抱着孩子从医院回来,低着头迈着沉重的步子,母亲的泪水早已流干。为了继续给安家俊治病,父母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但还远远不够。父亲就到处借钱,到处碰壁,出于对安家俊家庭的着想,甚至有人建议其父母干脆把孩子遗弃算了,省得把家庭拖垮。

  “我既然把他从医院抱回来,就一定要治好他!”父亲坚定地说。

  从此,这个家庭一直过着拮据的生活,有时甚至连吃的也难以保证,每年都要借一部分别人家的粮食。为了从土缝里抠钱,每天天不亮,安家俊的父母就起床了,直到晚上踏着月光回来,还要为安家俊熬药、喂药。

  安家俊说,从记事起他就躺在床上,有时躺在院子里,父母总是忙着干活,陪伴他的只有年幼的弟弟,弟弟围着安家俊,天真快活地跑来跑去,绊倒了自己再爬起来。哥俩经常被锁在家里,渴了、饿了,只有等待妈妈下地干活早点回家。不懂事的弟弟时常哭着喊妈妈,哭累了,就趴在地上睡觉。而他却无力帮一把。

  “妈妈,我为什么每天只能躺在这儿?为什么每天都要喝那么苦的药?”7岁的安家俊第一次用幼稚的声音哭喊着,“妈妈,快告诉我呀,我什么时候才能好啊?”

  母亲只好安慰他:“快了,快了,你爸爸已打听到了一个治病的地方。”

  长期大量的劳动,母亲的身体终于也支撑不住了。看到父母满面的愁容,安家俊就暗暗发誓:“爸爸、妈妈,您们放心吧,我一定好好学习,让您们过上好日子。”从那时起,这种思想就在安家俊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安家俊8岁那年,父亲、姥姥送他到医院为他做了第一次手术,安家俊并不知道手术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动了手术就可能好起来。医生用手术刀从他脚踝骨处开始,一点一点地划开腿上的肌肉,一直划到腰椎,把坏死的神经全部剔除掉。

  姥姥在安家俊的面前不停地擦着眼泪:“乖乖,很疼吧!”

  “不疼,姥姥,一点也不疼,不要担心。”麻醉醒来的安家俊忍着巨大的伤痛。“我想睡一会儿。”于是安家俊把头蒙在被子里,泪水浸湿了被子,他紧咬嘴唇,尽力不发出一丁点声音。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姥姥、父亲才不会更加难受。

  手术后,安家俊终于可以在家人的帮助下,架着双拐走路了,这是安家俊第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是走路的滋味。他像刚出笼的鸟儿一样,高兴极了,原来外面的天空是那么的蓝,小草是那么的绿,花朵是那样的鲜艳。安家俊不停地让父亲扶着他走走、转转,似乎有使不完的力气。

  于是安家俊对父亲说:“爸,您放开我吧!我能行,我想独自走走。”父亲刚一松手,安家俊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安家俊说,就这样不管夏天多么炎热,冬天多么寒冷,雨天路多么的滑,他始终不停地往前走着,跌倒再爬起来,有时会碰到硬东西,扎出血是经常的事儿。从此,拐杖就成了他最好的伙伴。

 

重残挡不住求学路

  幼年的安家俊渴望上学,然而,这对于他来说,只能是一个梦或者奢望。每天,他坐在自家门槛上,看着小伙伴们背着书包一个个像燕子一样来来去去,他禁不住大声痛哭,捶打自己的双腿,“爸爸,我想上学!妈妈,我要上学!”

  看着安家俊每天盼望小伙伴放学回来,摸着他们的书本羡慕的神情,母亲深深体会到孩子的痛苦和渴望。于是,她到学校买回了两本课本,利用晚上的时间来教他。由于使用麻醉药的治疗,尽管当时安家俊的大脑反应迟钝,但他十分渴望知识,每遍课文他读十几遍才能记下来。母亲不在家时,他独自揣摩,与放学回来的小伙伴比看谁读得好。这样的学习方式他维持了半年多。

  由于安家俊的病情恢复得比较好,后来他又动了三次手术。手术之后,他拄着双拐可以走路了,于是就强烈要求和弟弟一起上学。学校离他家有一段路程,但他总是第一个到校,最后一个离校。由于病疾,安家俊的大脑反应有点迟钝,记忆力也很差,但他却通过百倍于别人的努力去学习。

  每逢雨天,父母都要背着安家俊上学,看到父母的背越来越弯,安家俊就暗暗发誓: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报答他们,才能对得起所有关爱我的人。有时出于对父母的体谅,下雨天安家俊就在家自学。

  安家俊的父母虽然文化不高,但他们经常鼓励安家俊:“人活着都会有困难。孩子,只要你咬咬牙,就会走过去的,一切会好起来的。”父母的话,成了安家俊的座右铭,也深深地影响着他。

  当时家里最值钱的东西是一台便携式收音机,安家俊一有空就抱着它听。通过读书、听收音机,安家俊面前展现了一个无限宽广与精彩的大世界,这更激发了他对生活的无比热爱,对生命的无比珍惜,对人生的无比激情,对未来的无比向往。于是,他立下誓言:为了自己,为了父母,为了社会,要好好的活下去。并坚信自己身体虽然残疾,但精神并不残疾,健全人能做到的事,残疾人也一样能做到。在学校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新知识,对一切学习的机会他都不放过。由于勤奋努力,安家俊的成绩一直在班内名列前茅。

真诚关爱无处不在

  采访中,记者感受到,安家俊的命运是不幸的,可他生活在这个社会大家庭里又是他最大的幸运。

  安家俊说,这些年帮助过他的人有很多,正是他们激励着自己不断前进。在小学时,他几乎处于辍学状态。此间先后动过四次大的手术,手术刀口累计有120多厘米。经过几年的自学、苦学,安家俊凭自己的能力考上了大连乡一中,初中的学习比小学紧张,安家俊更加努力。这时候,很多同学都乐意主动帮助他。

  安家俊说有个叫高岭的初中同学是他不能忘记的。他们一起吃饭,学习、进宿舍。高岭不嫌安家俊走路慢,总是耐心地与他同行,有时候还扶他一把。每逢下雨,高岭都会背着安家俊,为他打饭,背着他进厕所。一个雪花飞舞的早晨,由于路滑,高岭背着安家俊刚一迈步,就双膝跪地,高岭不顾自己的疼痛,迅速将安家俊扶起来,像是做了什么错事似的,说:“对不起,我以后背着你会小心地走的!”当时安家俊忍不住泪水,心里特别不是滋味。

  当初中生活结束时,安家俊心里十分矛盾。是不是继续求学?如果这样的话,家庭又如何面对高额的学费呢?

  一天晚上,安家俊在家无意中从门外听到弟弟说:“妈妈,我不想上学了,再上学恐怕咱家就要毁了,我想出去打工挣钱让哥哥上学,上学是他的必经之路,只有这样他以后才会有出路。”母亲听到这番话,没有说一句话,父亲默默地抽着烟。

  而泪水早已盈满安家俊的脸,当时他很自责。是啊,由于自己有病,家里没有过上一天好日子,弟弟也没有吃上什么好东西,甚至没有穿过一件新衣服,一些衣服都是父母捡破烂时别人送的。

  为了哥哥能够继续学业,将来掌握一技之长好有个出路,安家俊的弟弟放弃了中招考试,凭自己的力气到南方打工去了。

  在今年中招考试中,安家俊凭自己的实力考入了省级示范中学———淮阳中学。这使得他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班里,他个子矮,有些近视,行走要靠双拐或轮椅,但他不怨天尤人,而是乐观地面对一切,坚强地应对着新的学习挑战。

  新的环境下,学校又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他本来是被分到教学楼四楼的一个班级,后来级段负责人高远征副校长亲自把他安排到一楼的一个班级,并一再嘱咐班主任黄学运老师务必照料好他的学习和生活。在黄老师的倡议下,班内成立了援助小组,帮安家俊买饭、洗碗。

  每当安家俊上厕所时,夏蓍、孙启伟、阮钰舒、吴光明、王继发等几位男同学总是争着帮他,用轮椅推着他到厕所,再架着他解手,无论刮风下雨同学们毫无怨言。星期天回家,班内几位学生先把他送到车站,然后自己再回家。班主任黄老师还号召同学们学习安家俊顽强拼搏的意志、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艰苦奋斗的学习作风。学校团委赵开中书记得知安家俊的困难后,亲自为他送来了春雨助学基金,还送他一本《龙门圆梦》,并题字鼓励他树立远大志向,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现在有这么多人关心我,哪怕以后的日子有更大的磨难,我依然会坚持努力,积极向上,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各界对我的关爱,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是采访结束时,安家俊对记者说的一句肺腑之言。

  虽然安家俊身有残疾,但社会、家庭、校园的真情让他牢固地树立起生活的勇气,坚定了他的人生理想和信念,他把这一切都化作了学习的动力。据了解,在学校第一次月考中,他就进入了班级前二十名,荣获级段奖励。同时,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周围同学的赞许。


  (杜欣 李涛/文  杨正华/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