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拿天里扶贫家访记 晨之风 7月21日,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安排,我要对我班的六名建档立卡学生家庭进行家访。目的是向他们宣传国家的教育扶贫资助政策,并向他们发放扶贫资助政策明白卡。顺便看望一下在家度假的学生,进行安全知识教育,了解他们的实际生活困难,做好记录以便向上级反映,从而力争其家庭早日脱贫。 我在领导面前表态:保证完成任务。但是入夏以来,连日来的桑拿高温天着实让人生畏。已经是大概十天左右了,罕见的高温居高不下。待在家里必须开空调消暑,否则苦不堪言。学校放假后原以为这下可以度个长假了,因为半年的班主任工作确实让人疲惫不堪。但是任务下来了,服从扶贫工作的大局意识还是有的,我必须参与其中。扶贫工作是国家大政,是党的固国之本,是国家的长远大计。在精准扶贫中,党的地方政府的形象大大得到提升,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拉近了。不得不承认,人民群众与党的干部更加团结了。不得不说,精准扶贫绝对是党中央的英明决策,是要作为伟大功绩写入史册的。作为学校,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家庭贫困情况,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本身也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我班的六名学生分别分布在白楼、临蔡、黄集、刘振屯等乡镇。为了节省时间,我统筹安排,提前规划好了家访路线。计划上午家访四个家庭,下午家访两个家庭。为了错开炎热时间段,早上7点多我就出发了。因为任务繁重,加上我的车技不佳,于是让妻子驾车,还带上了小儿子,算是让儿子下乡“采风”体验生活吧。 七点多的早晨,太阳已开始显出它的无比威力来了。多日的酷暑让人难以忍受,一动身就大汗淋漓,汗流浃背。我想起了老舍先生的《在烈日暴雨下》,真佩服老舍先生的细致观察。出了北关,一路走开去。夏日的田野在阳光暴晒下分外碧绿,怡人眼目。这一段时光似乎又是夏季最美好的季节,一眼望去,碧野青青,村舍参差,倒生发出几分诗意来。路边的高大杨树翠色欲流,为路人打着遮阳伞。路上行人匆匆,似乎都在躲避这炎热的天气。 首先去了白楼的闻某某家,因为事先经过联系,家长就在家里。闻某某的爷爷股骨头坏死,因为年事已高,没法动手术,只有拄着拐杖度过余年。大热天里见到我,他很激动,忙着起身倒茶。我看他行动不便,不忍心,连忙按照学校的安排,让其填好明白卡。我给他交待明白国家的扶贫资助政策。闻某某也在家里,正在练习书法。她是位小书法家,在班里很听话,还是学校的志愿者。学校里有重大活动都会有她作为志愿者的身影。她的书法作品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的大奖,有自己的粉丝群。我专门为她写过报道,算是对她点赞鼓励吧。因为时间紧急,我们简短交谈后,就告辞他们,前往临蔡岳某某家家访。 和闻某某的爷爷合影留念 闻某某和她的爷爷 导航这高科技确实很便捷,但是有时候也会出现问题。前往岳某某家李聂村的时候,导航出了点问题,走上一条根本不是路的路,结果多走了好几里路。我们走进了一条田间小道,玉米已经很深了,芝麻、大豆长得很茂盛,田园风光倒是不错,但是我们还是不得不回到原路上来。妻子开始诅咒这导航的差错,害得她几次调整车子,好在不久找到了正路。岳某某这孩子在班里学习很下劲,成绩一直在提高。父亲身体不太好,为了养家糊口去了外地打工。看到我的到来,其母亲很热情,平时不爱说话的岳某某像看到了亲人一样,很是兴奋,她没想到我会在酷暑天里来看望她。我说这都是党的政策好,勉励她好好学习。在我给她的励志墙梦想栏里,我给她填写的是“郑州大学”,根据她的成绩,再经过二年的努力,应该是不成问题的。我问了岳某某暑假作业完成情况以及假期的生活安排,提醒她注意暑假安全。结束后,我们就前往临蔡另外一个学生王某某的家庭。 和岳某某的母亲合影留念 王某某的家庭在临蔡王楼。这个家庭确实很困难,母亲常年精神病,几乎成了废人。父亲在外地打工养活一家五口。爷爷奶奶也都长年有病,家里几乎是家徒四壁。到他们家时,王某某的奶奶就在村口等我们的到来。她的奶奶驼背很厉害,几乎贴着地面行走了。我很担心,担心她行路的艰难。在家里,我还见到了王某某的爷爷。我询问他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宣讲了国家的资助政策,让他们明白资助政策,做到心中有数。在王某某所在的我认为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家里,我看到了墙壁上张贴的二十几张奖状,这记录着她成长的轨迹。王某某绝对是“寒门出才子”的榜样,在班里成绩一直不错,我一直鼓励她励志学习,将来一定可以改变命运的。这孩子在家很懂事,不但照料生病的母亲,还要给爷爷奶奶洗衣服。早上老早就起来背书,还要下地干农活。比起城里那些纨绔子弟们,确实让孩子受苦了。 和王某某的爷爷合影留念 王某某的荣誉墙 从王某某家里出来,已经是上午十一点了。今天似乎是万里如云,白花花的太阳不是一般地给力。虽然有风,但总感觉是热风,车里有空调但总感觉不管用。一开车门,浑身上下湿个透。调整好导航,我们赶忙驾车去黄集杨楼杨某某家。从临蔡乡政府往东,走了大约十多公里的路程才赶到目的地。中间还经过了一个地方名刹,名叫遇佛寺,可惜没时间拜谒。到杨楼的时候,快到十一点半了。这次导航很精准,一下子把车子开到了杨某某家门口。这个家庭也是因病致贫,杨某某的父亲因为干活,身体几处受伤,治疗好以后又出外打工了。他的母亲在家里操持家务,供养孩子上学。我向他们宣讲了国家的资助政策,了解了他们的家庭困难,做了记录。家长很热情,非留下我们吃饭不可。我感谢他们的盛情,但是感觉我是来扶贫的,绝对不能增加学生家庭负担,于是坚决推辞,和妻子赶忙往回赶。 和杨某某的母亲合影留念 回到家里,已是十二点多了。天气热得让人喘不过气来,我不想吃饭,有点恶心,妻子怀疑我中暑了。衣服已经溻透,似乎重了许多。裸露的胳膊上面结了一层盐粒子,那是出汗过多留下来的痕迹。不过出汗据说是排毒养颜,想一想,似乎此次的下乡扶贫赚大了。一连喝了几杯早上煮好的已经放凉的绿豆汤,打开空调倒在沙发上迷瞪了一会儿。 因为下午还有两个学生需要家访,所以不敢长时间休息。下午一点多的时候,妻子开车,我们又踏上了家访的路程。 这两个学生的家都在刘振屯乡,一个家在谷刘庄,一个家在仙屯。我们先去了谷刘庄,这个村庄大概是位于刘振屯乡的最南部。车子在乡间小道上转了几个弯,好在导航还不错,最终找到了谷刘庄的曹某某家。因为年前去过她家,一到村口,感到似曾相识。曹某某的家庭也是因病致贫,母亲精神受刺激得了精神病,不能自理。三个孩子全是她的父亲一手操持,里里外外忙忙碌碌。三个孩子上学让家庭更加贫困,好在国家的精准扶贫让他们得以度过难关。我安慰曹某某树立信心,日子一定会好起来的。安排她在家里要担负起家庭的家务,给爸爸洗衣服、做饭,帮爸爸干农活,让妈妈安心养病,尽快早日康复。曹某某很懂事,含泪点头答应,让我放心,她一定会做个懂事的孩子。 和曹某某的父亲合影留念 从曹某某家里出来,我们往回赶。因为事先没和仙某某的家庭联系上,所以担心家长不在家。我决定尝试一下,直接去她家里。年前的家访尽管大雪纷飞,大致的路线还是记得的。于是妻子在我的指挥下,我们径直往仙屯赶去。还不错,一进村庄我们就找到了年前来到此地的记忆。恰好仙某某就在大门口,我的到来让她大吃一惊。我说明来意后,她连忙带我去见她母亲。她母亲其时正在睡午觉,赶紧起来迎接我们。下午两点多,这大概是一天最热的时候,我已经是挥汗如雨了。家长很是感激,仙某某显得很振奋。我向他们说明了来意,宣讲了国家的资助政策,并把建档立卡学生励志墙张贴在显眼位置。仙某某的父亲因为打工摔成重度骨折,卧床半年多,现在勉强能够自理。她母亲长期疾病,爷爷奶奶也是长期疾病。所以他们的家庭属于典型的因病致贫。我询问了仙某某的假期学习情况,安排了她一些注意事项。这时候仙某某的爸爸也回来了,非要切西瓜招待我们,我不想麻烦他们,赶忙告辞。 和仙某某的母亲合影留念 从仙屯出来,回家的路上途经刘振屯乡政府,然后是乡间水泥小径。走在路上,我的心情很轻松,天气似乎不那么热了,这大概是我完成了所有任务的缘故。一路上我放起了音乐,欣赏着路边的风景,感到心旷神怡。 暑热桑拿天里,我抛开休闲的心情,响应国家号召,或者说是为党分忧,参与了伟大的精准扶贫活动。下乡看望学生,慰问建档立卡学生家庭,让学生家庭感受到党和政府夏日里带来的清凉。精准扶贫,有些人挂在嘴上,而我落实在行动上,我想这就是最有意义的生活。毛主席说过,“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暑热天里,作为一介微民,一天家访了6个家庭,完成了学校交给的任务,细想一下,抬高一下自己说,自己也可以算得上是一个高尚的人或者是一个有道德的人。 ——2018年7月21日星期六 附:年前家访掠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