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语言本质上是相通的

 新用户41021wy1 2020-09-25

人类语言本质上是相通的

人类语言都必须通过某种方式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在有格变化的语言(如拉丁语、希腊语、俄语、德语)中,通过名词的变格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日语、韩语是通过格助词确定。

最近读了瑞典汉学家高本汉先生的《汉语的本质和历史》。书中说:古汉语在早期也有像印欧语一样的格变化。像“我”和“吾”,“你”和“汝”在孔子和孟子的著作中实际上是区分格的。只是由于历史的原因,这样的格变化和英语一样完全消失了。只是汉语比英语更彻底。

曾经有人说,古汉语中没有格变化,尚处在婴儿期,没有发育完全。事实是,古汉语很早就进入成熟期。

现代汉语和现代英语还有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一样,是通过语序确定句子的主语和宾语。也就是用语序代替了主格和宾格的变化。其它的格几乎都是用增加介词的应用代替的。也就是说,格变化和介词的应用是一个此消彼长的关系。

人类语言中,分为三种情况。一是只有格变化,没有介词。有的语言有几十种格变化,听起来很吓人,实际上并不可怕。相反,由于没有介词,只要掌握了格变化就OK了。二是没有格变化,只有介词的应用,像汉语、印尼语、马来语都属于这一类。三是既有格变化,又有介词应用,印欧语系中的梵语、波斯语、古斯拉夫语还有前面提到的拉丁语、希腊语、俄语、德语等还保留了一定数量的格变化,同时也有一些介词的应用。这是因为,后期的印欧语中的格变化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程度的简化。如梵语是保留格变化最多的,有8种变化。但是梵语中的工具格实际上整合了位置格、伴随格、方向格。为了准确表达意思,就必须使用介词来区别。拉丁语中保留了6种格变化,它的离格(也称夺格、状语格)实际上融入了以前的工具格、位置格和方向格。同样需要使用介词来帮助区分。古希腊语中保留了5种格变化,古英语和德语中保留了4种格变化。

拉丁语的格变化

希腊语的格变化

现代英语中,在法语的影响下,除了人称代词还还保留了主格、宾语、所有格,其它的格变化基本上都消失了。反过来,介词的应用也就随之增多。

屈折语”阿尔泰语,其所有语言,均依赖格系统。所以阿尔泰语的格数甚多,如突厥语族有9个左右,而通古斯语族有6个左右,维吾尔语通常认为具有9个格,满语具有6个格,韩语具有8个格。

与阿尔泰语同属于“黏着语”的芬兰语乌拉尔语系),具有十五格,南美安第斯山区印第安所使用的克丘亚语则有19个格,而匈牙利语乌拉尔语系),则有二十格以上。黏着语的变格词尾,只表示格,不涉“性”、“数”等范畴,与印欧语有别。

学习过英语的朋友都知道,英语中的介词应用非常复杂。非母语者经常会被弄糊涂。如果您先大概了解一下人类语言最初的格变化,再学习介词的应用就轻松多了。

了解了格变化,再学习日语和韩语中的格助词也就易如反掌。

日语格助词

韩语的格助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