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说唐朝的马儿会跳肚皮舞……

 忧郁的妖精 2020-09-25

望盛唐

舞马翩跹

文/程果儿

八月初五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日,在大臣们的建议下,这一天被定为“千秋节”。秋高气爽日,举国欢庆时,兴庆宫的勤政楼、花萼楼下,又在举行一年一度的盛大庆典。


放眼看去,场外士兵身披鲜亮甲胄,高举彩旗,五色缤纷、气势恢弘。玄宗高踞宝座,接受文武百官、外国使臣以及各少数民族首领的拜贺。除了各种奇珍异宝外,众人纷纷向唐玄宗敬献造型各异、图案精美的铜镜,而玄宗也早已订制好一批铜镜,分送给重臣及使节。这些铜镜名号响亮,人称“千秋镜”。


朝贺完毕,等候多时的杂耍艺人纷纷献上看家绝活,有走钢丝的、划旱船的,还有吐剑的、吐火的、摔跤的……兴庆宫中好生热闹。


随后,由唐玄宗一手训练出来的梨园乐师上台献唱,声震云霄。身着华服的宫女献上舞蹈,领舞的阿蛮罗袖飘飞,身姿宛如出水芙蓉。一曲舞毕,台下欢声雷动。来自西域的女子又献演异域歌舞,眼波身姿柔媚已极。几案上陈列着琳琅满目的美食,人们把酒言欢,真是说不尽的衣香鬓影、道不完的热闹繁华。


喧哗良久,场上闲杂人等退尽,成群的大象、犀牛,由仆从牵进场来,步履缓慢持重。众人立即欢呼起来,纷纷伸头观望。这些珍奇动物,很多人都是生平第一次见到。


最后登场的,是众人期待已久的舞马表演。宫廷中驯养了好几百匹舞马,玄宗经常亲临训练场观看或亲自训练。这些舞马被分成左右两部,每逢“千秋节”,便会上场助兴。舞马们匹匹披金戴银,在《倾杯乐》的节拍中翩然起舞。它们时而高抬头颅,鬃毛似旗帜飘飞;时而甩动臀胯,马尾如长鞭舞动;时而抬腿前行,步伐宛如军人般整齐。


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几匹装饰最为华丽的舞马跃上三层高的板床,旋转如飞。不同的毛色在转动时变成红色、黑色、白色的迷雾,观者无不称奇喝彩。


唐玄宗看到自己亲自调教的舞马有如此出色的表现,不禁面露得意之色。他又命令壮士把床举起,让舞马悬空表演各种惊险奇妙的舞姿,少年乐工站在周围为它们伴奏。


曲终时,舞马跃下高床,口衔酒杯,匐拜在地,向皇帝祝寿。玄宗接过酒杯一饮而尽。掌声如潮、欢呼如雷,兴庆宫中一片沸腾……


千年光阴稍纵即逝,1970年,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了一件珍贵的唐代银壶。银壶为盛酒器,造型采用我国北方游牧民族常用的皮囊壶的形状,壶身为扁圆形,上方一端开有竖筒状的小壶口,上有莲瓣状的壶盖,盖顶铆有一枚银环,环内套接一条长14厘米的银链与弓状提梁相连。


这是唐代银器中的珍品,造型、纹样是目前发掘出土的唯一一件。最为奇妙的是银壶上的图案,壶腹两面以模压的方法分别锤击出两匹舞马形象。两匹马骨骼明确、肌肉匀停,马鬃与马尾线条流畅清晰。在它俩的脖颈之间,都有一条飘逸的丝带,可见当时装饰的华丽。两匹马安然匐拜,口中衔着一只银杯,似乎正在等待玄宗将酒杯接下。


天宝1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弃城逃跑。因为安禄山多次在宫中见过舞马表演的盛况,于是便带走了一些舞马来到范阳。安禄山死后,这批舞马落入安禄山手下一位叫田承嗣的将领手中,田承嗣根本不知道这些是宫廷舞马,而是将它们充当战马喂养和使用。宫中优渥的生活早已经成为悠远清梦,曾经健壮优美的舞马们,变得瘦骨嶙峋、遍身皮癣。


一天,军中举行盛大的宴会,有人奏起悠扬欢快的乐曲。舞马们听到乐曲,记忆深处某些闪光的细节重新被激活,它们纷纷随着音乐节拍在马厩里翩翩舞动。士兵们见状大惊,以为马儿们着了妖道,急忙禀报田承嗣。田承嗣命令士兵鞭打马匹,制止它们继续跳舞。马儿们却以为是主人嫌它们跳得不好才施以鞭打,于是在鞭挞下更加卖力地舞动。可怜的舞马终于在残暴的鞭打下一匹匹倒了下去,最终,都被活活打死。


相传,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玄宗回到长安。这日,又逢“千秋节”,他登上勤政楼,而楼下再无舞马旋腾、衔杯祝寿的景象。玄宗凭栏南望,只有烟云满目。他亲自吹响玉笛,劫后余生的梨园弟子唱起了苍凉的《凉州词》。一曲唱罢,众人泪零如雨,相对无言。


一千两百多年后,舞马已逝,只有这样一只小小银壶,记录着当时的盛况,镌刻着舞马们的英俊神采。


注视壶上两匹舞马,耳畔仿佛可以听到朗朗笑语,舞马颈间的绸带正在飘飞舞动。“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曲终似邀君王宠,回望红楼不敢啼”,时间倒流千年,舞马们重回“千秋节”。盛世繁华、纸醉金迷,玄宗微笑着接过酒杯,舞马的鬃毛在阳光下熠熠闪光………

程果儿

作者简介

 

本命程艳,《妖风》专栏作者。1982年出生,江苏人。热爱阅读书写,大悲大喜的性格,小打小闹的格局。多年来以文字为最亲密的伙伴,虽未有大成,但从未曾背弃。文字散见于零星报刊杂志。

刊发于2018.6.22《劳动时报·周末》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