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隔四年,汤姆·汉克斯再次凭本片“封神”

 未来电影局 2020-09-25

今年3月,63岁的汤姆·汉克斯因为感染新冠肺炎再次回归了观众的视野中。纵观汉克斯41年的从影生涯,参演佳片辈出,拿大奖拿到手软。汉克斯的戏路极其宽广,塑造了无数个经典角色,从俊朗的典型男主,到反派,经典角色配音,再到饰演有威望的长辈,甚至性少数人群和边缘人群……

在大家的印象中,他是唯一一个连庄奥斯卡的影帝。(1994年的《费城故事》和1995年的《阿甘正传》);他也是金球奖的终身成就奖被授予者,在此之前,汉克斯已经取得了18次金球奖提名和5座金球奖。

1996年,汉克斯开始尝试转型,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挡不住的奇迹》。随后,汉克斯开始逐渐转战幕后并扶植新人,在此期间,汉克斯的影片质量参差不齐。有震撼如《拯救大兵瑞恩》,也有差强人意的《但丁密码》。直到2016年的《萨利机长》上映,观众们才发现汉克斯简直就是为饰演灾难、战争主题电影中德高望重的领导人而生的。

时隔4年后,汉克斯再度“出海”,自编自演了战争片《灰猎犬号》强势回归,为银幕奉献了又一个经典的船长形象,并且,这部5000万大制作的《灰猎犬号》可能是2020年最后的“大片”。

一部只讲战争的战争片
 

干净、利落、大气、震撼,这是观众们在看完《灰猎犬号》之后的第一感受。去年冲奥的佳片《1917》将镜头聚焦于一战时期的小人物小史诗,用绝佳的摄影和调度技巧展现出了独特的“战争美学”。然而讲述更加残酷的二战历史的《灰猎犬号》,则用一种更加人性的方式,将观众带到了略显陌生的海洋之上。

改编自英国作家弗雷斯特的小说《好牧羊人》,《灰猎犬号》讲述了二战初期的大西洋海战。1942年初,北大西洋地区几乎被德军的U型潜艇封锁,盟军只能采用空中和海上护航的方式穿越大西洋。然而因为飞机燃料有限,空中护航无法覆盖全程,所以整条航线大部分的航程都被称之为“黑暗海域”,随时有可能被德军进攻。

汉克斯饰演的灰猎犬号的舰长克劳斯第一次担任舰长横跨大西洋,就要护送37艘运兵船和商船安全通过“黑暗海沟”。电影92分钟的篇幅,除了“护航任务”的主线外没有其他的支线,文戏极少,战场之下的文戏只有克劳斯与未婚妻告别并上战场的片段,家人与战争的强烈对比,几乎是所有战争题材电影的“标配”。

因为海战题材的拍摄难度大、成本高、技术要求高,好的海战题材电影并不多。2002年的《怒海争锋》算是一部翘楚,2017年诺兰的《敦刻尔克》有水上的成分,但并没有聚焦于“海战”。相比于在前的珠玉,《灰猎犬号》就胜在干净利落的剧情,以及极度还原历史和军事现实的震撼感。

根据时间顺序铺陈展开,开篇就是北大西洋上的惊涛巨浪。影片冷色调、暗色和低饱和度的滤镜让观众感受到了战争的艰险,联想到在北大西洋沉没的泰坦尼克号,仿佛亲身感受到了北大西洋上冷冽、残酷的海风。

大量晃动的主观镜头打破了电影的“壁”,让观众有一种强烈身临其境的眩晕感。在惊慌中激在镜头上的水珠丝毫起不到“安慰”的作用,只能加强溺水和窒息感,以达到强烈的共情效果。在战争开火的部分,大量镜头直对着炮口,炸开的火光一遍遍地刺激着肾上腺素的分泌。镜头拉远,在辽阔的青灰色海面上波涛汹涌,看似巨大的战舰在海面上却渺小到宛如一叶扁舟,一种“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悲怆感油然而生。

本片的原著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专门请了海军顾问,以至于原著小说成为了海军学校的教材。对应到电影中,整部影片也高度还原作战历史(虽然故事并不是完全基于史实)基调庄严肃穆,展现出了汉克斯极强的野心。虽然,本片无法在大银幕与观众见面,削弱了视听观感,汉克斯本人也认为这是一个遗憾。

船长,我的船长
 

除了震撼的视听效果和逼真的战争场面,本片中最亮眼的莫过于汉克斯对于灰猎犬号舰长克劳斯的塑造。虽然是第一次当舰长并执行如此艰巨的任务,但克劳斯一直呈现着一种沉着、老练和极具威望的状态,这和汉克斯本人的形象与气质密不可分。

面对在船上斗殴的小士兵,他严厉地教训;面对说话有些结巴的传话兵,他又有一丝慈爱地鼓励。他没有一丝被战争磨练出来的匪气和痞气——甚至不让士兵在船上说脏话。

从起航后废寝忘食,一遇到情况就会立即投入战争,面对敌人的威胁临危不乱,到下命令时当机立断,汉克斯演绎的船长处处透露一种沉着冷静的老将风范。尤其是在全片的高潮戏,敌人在暗,灰猎犬号在明,腹背受敌,又因缺乏经验而浪费了弹药,在绝境之中还能坚持下来并乘胜反击,也传递出了一种勇敢的精神魅力。

除了英勇地指挥,克劳斯舰长还极具人格魅力。无论是指挥中合时宜的幽默活跃气氛,还是强烈的人道主义关怀,都有助于刻画这个威严又慈爱的父亲型角色。当下属高兴地汇报“我们击败了50个鬼子。”(这一点非常符合战争的背景),可是克劳斯却真情实感地感叹,“这是50条人命。”再到后续灰猎犬号受炮击,克劳斯得知一直给自己送餐,劝自己吃饭的黑人炊事兵牺牲后流露出来的悲伤与动容,无不回应着战争主题电影永恒的价值观——反战和战争的残酷。

船长作为一种典型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意义远高于在航海学、军事中的现实主义含义。因为妄想在闭塞渺小的舰船中征服广阔无垠的大海,必须要一位集勇敢、智慧、沉着于一身的船长指挥。“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船长,恰恰是指挥舵手的人。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灰猎犬号》中鹰号请求弃船一段为何如此震撼。在电影的最后,当敌人终于被消灭,进入盟军的掩护中时,克劳斯终于可以睡上安慰的一觉。伟岸的船长的形象在晨光的沐浴中显得更加光辉,更加衬托出贯穿于全篇的《圣经》的份量——在残酷的战争中,信仰,是人性的最后一颗稻草。

一些争议
 

《灰猎犬号》强冲击力的战争场面虽然震撼了很多观众,但本片仍有一些纰漏,使得这部92分钟的电影无法和《拯救大兵瑞恩》等一样影史留名。只保留主线的B面就是故事过于单薄。澎湃新闻的艺术评论者认为:“节奏快固然可以让一部战争片变成所谓的无尿点爽片,但刻意的节奏快,反而会让影片失去了美感,就算《灰猎犬号》里的海战有多精彩,狂轰滥炸到最后只会让观众感到一种疲惫。

确实,如果抛开《灰猎犬号》震撼的战争场面,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就有所折损,而且过多的术语也让电影的受众面变窄。在电影略显单调的庄重肃穆之外,战争的荒谬、侮辱、混乱以及各种的奇怪和尴尬都没有被提及,甚至于灰猎犬号作战的敌人都一直没有出场。(尽管我个人认为,看不见的敌人增添了电影惊悚紧张的气氛)。当然,关于电影的普世价值观或者所谓政治正确之言,仅仅是保留意见。之前已经提过,战争题材电影的价值观是一致的——反战,和勇气。

尽管电影本身仍有局限,尽管院线上映受阻,甚至吃了电影名称不卖座的亏,《灰猎犬号》仍然是2020年难得一见的视觉盛宴。毕竟战争主题电影吸引的,永远不只是军迷。我们坚持以史为鉴,是为了让无力者有力,让悲观者前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