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酩威朗姆酒邹毅: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 | 论道网专访

 新用户0392xgeT 2020-09-25


新经济企业是指在新常态下包含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从而实现新发展、新突破的企业。对于区域经济来说,新经济企业的发展、壮大,代表着未来的希望与信息。

“新经济,新未来”,论道网联合南宁市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共同发起“对话南宁科技企业孵化基地新经济创业者”主题采访活动。

本期受访嘉宾——邹毅,广西海酩威酿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1982年,邹毅在大学期间首次接触到朗姆酒课题,便产生浓厚兴趣。

机缘巧合之下,他得到了业界前辈的倾囊相授,从此扛起了国产朗姆酒研制的大旗。

20年潜心钻研,辗转求索,终于攻克了朗姆酒酿制的所有核心技术。

为了“朗姆酒中国造”的梦想,在澳洲生活和工作多年的他,最终放弃了稳定安逸的生活和家庭,回国创业,商海沉浮又10年,坚守着“中国制造”的尊严。

初心在方寸,咫尺在匠心。对邹毅而言,这条走了30多年的路依然任重道远,但未来已然可期。正如他所说,“人的一生虽然短暂,但只要把自身所有的‘能量’集中在某一个点上,人生必定能有所突破“。

 ▲邹毅,制糖工程本科、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生学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级访问学者,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一做研究深似海

朗姆酒也称“糖酒”,是一种用甘蔗压出来的糖汁或糖蜜,经过发酵、蒸馏等工艺而成的蒸馏酒,具有口感甜润、芬芳馥郁等特点。

在全世界范围,朗姆酒大多为制糖业的副产品,是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酒品之一,与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一起被公认为世界四大蒸馏酒。

1982年,邹毅在广西大学学习甘蔗制糖专业期间,首次接触到“用甘蔗制作朗姆酒的课题”,便产生了浓厚兴趣。

当时,中国关于朗姆酒的生产技术、工艺指标、理论知识、行业标准和生产企业等方面始终处于零状态。他查阅大量资料后发现,全国仅有华南理工大学与轻工部广州甘蔗研究所两家单位,曾在上世纪60年代从事过朗姆酒研究,后来也因各种原因已停摆多年。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邹毅联系了当时华南理工大学负责研究的老师,没想到却获得了倾囊相授,所有的研究资料都打包邮递给了他。一句“朗姆酒研制的希望就在你身上了”,瞬间让他感受到了千斤重量。

自此使命在肩头,毕业分配时,许多同学留在城市发展,而邹毅却选择进工厂打拼,被分配到钦州市灵山县武利糖厂工作。

一方面,他想在糖厂一线得到更多实践锻炼;另一方面,他联合了两位朋友,在工厂里继续进行朗姆酒研究。

一线工作几年后,邹毅回到广西大学任职,在1992年主持筹建成立了广西大学糖业研究所,最终研究依然没有太大进展。之后,他从政、经商,但朗姆酒研制已然成为他内心深处的一个执念。

1999年底,希望有所突破的邹毅选择出国学习,成为了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高级访问学者。在这期间,他潜心研究,几乎尝遍了世界各地的朗姆酒,最终用了一年多的时间,攻克并掌握了朗姆酒酿造的整套核心技术。

二十年的研究,焚膏继晷,终至有成。
 
▲实验室中的邹毅
 
中国朗姆酒第一人
 
世界上流行这么一句话,“有甘蔗的地方,就会有朗姆酒”。然而作为世界甘蔗产量名列第三的中国,却无法生产出朗姆酒。

“国内朗姆酒消费量呈逐年上涨趋势,但国内依然没有一家企业能够自主生产朗姆酒。就连尼泊尔这样的小国,每年都能向中国稳定出口大量朗姆酒”,这种状况最终让邹毅“坐不住”了。

为了实现“朗姆酒中国造”的梦想,在澳洲学习和工作10年的邹毅决定回国。和妻子多次沟通无果后,他不得不在家庭与事业中做出了抉择。

2010年,带着朗姆酒研发技术,邹毅回到了故乡广西。广西是中国最大的糖业生产基地,年产甘蔗6000-7000万吨,年产糖蜜200万吨,年产水果1700万吨,能为朗姆酒提供充足的生产原料。

而朗姆酒作为唯一一款不用粮食酿造的烈性酒,与国家粮食安全趋势以及大力发展非粮食酿酒工业的产业政策高度一致。邹毅的回国,得到广西政府的认可和支持。作为技术专家,他很快参与了一家国企朗姆酒项目的筹备和组建工作。

 ▲朗姆酒曾经要被打造为千亿元级新兴项目

但这个当时被定义为千亿元产业的项目,在运行几年后,最终因为各种外在因素而停滞。对于摩拳擦掌、想要大干一场的邹毅来说,不得不面临新的选择:是就此放弃,回到学术领域过安稳的生活;还是再起炉灶,以一己之力去开创一个产业?

邹毅最终选择了后者,“其实我经常说我是被迫创业的,我就是想让朗姆酒也能中国制造,为此投入了几十年的研究精力,就在临门一脚的时候放弃,会有太多的遗憾和不甘心”。

2013年底,在获得几个朋友的投资后,邹毅在合山筹备创办了新的工厂,次年成立了广西海酩威酿酒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第一款在实验室成功研制的朗姆酒,安排工厂试生产,结果各项数据与实验室成品存在巨大偏差,好好的朗姆酒,居然做成了“酱油”。这导致企业投入的上百万研发资金瞬间“烧光”,幸好投资人追加后,才最终度过难关,攻克了朗姆酒量产难题。

后来又由于在经营决策上出现重大失误,公司再次陷入资金链断裂的境地,为维持正常运转,邹毅变卖了一套房产。之后为了筹集发展资金,他又将名下所有公司股份和位于南宁市中心的一处房产进行抵押……

创业走来的艰辛远超过了邹毅的想象,“但只要是你认定的,就只能坚持。当我们鼓起勇气,放下忧惧和怀疑,一步一步向前走去时,就会发现每走一步都能把下一步的路看得更清楚

在邹毅带领下,团队不断进行技术瓶颈的攻关,目前“海酩威”已经拥有了:重质朗姆酒、轻质朗姆酒、水果型朗姆酒、预调鸡尾朗姆酒和现调鸡尾朗姆酒五大产品体系同时具备伏特加、水果白兰地酒类的研发生产能力,是国内唯一一家生产朗姆酒并拥有完善产品体系的企业。
 
▲“海酩威”朗姆酒系列产品

30多年研发、实践积淀的自主知识产权和多项核心专利构筑“海酩威”发展的护城河,邹毅也成了当之无愧的“中国朗姆酒教父”、“中国朗姆酒第一人”
 
朗姆酒的市场认知任重道远
 
近年来,随着深色烈酒在全球市场出现强劲增长,朗姆酒已经成为全球主要市场增长最快的烈酒品种。我国朗姆酒的消费量也在逐年上涨,其进口增长率在进口洋酒中最高,达到65.85%客群趋于年轻化。

但根据相关行业报告,目前在我国洋酒市场上,朗姆酒只占了13.7%。而洋酒的销售渠道以夜店KTV为主,占到了全部渠道的30.5%。与其他酒类相比,朗姆酒的市场认知和销售依然很局限。

邹毅介绍说,“国内很多人对朗姆酒并不了解,朗姆酒的饮用其实很有趣,在出产国和地区,人们大多喜欢喝纯朗姆酒,不加以调混,这实际上是品尝朗姆酒最好的方式”。

但除了直接喝之外,朗姆酒的用途其实很多。朗姆酒是一个很重要的基酒,也就是原料酒。最常见的用途就是与其它饮料调制成好喝的鸡尾酒,这在美国是常见用法,国内大多也是这种方式。

此外,因为烧焦的蔗糖有强烈的香味,所以朗姆酒在食品领域也被广泛应用,比如朗姆酒作为制作糕点、蜜饯、果脯、冰淇淋、甜品的辅料以及餐饮调味等,能提升食品香味,不需要任何防腐剂。在加工烟草时加入朗姆酒也可以增加风味。

去年开始,我们已经陆续跟海底捞、三只松鼠、日本味之素等食品企业有了初步合作。像海底捞他们有个研究所,在研究如何去掉火锅店那种过重的味道时,就跟我们联系,尝试着用朗姆酒取代底料中的白酒,据说效果不错,目前已经在测试应用阶段了”。
 
▲朗姆酒事业成了邹毅倾注半生的追求

但对于以技术研发见长的“海酩威”来说,如何提升市场认知、如何在已有市场抢一杯羹、如何培育和开发新市场,是摆在他们面前的迫切难题,任重而道远。

 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越有耐心
 
对于未来发展,邹毅希望作为这个领域唯一一家国内企业,“海酩威”能在创业板上市。而他自己内心深处最渴望的,还是把广西甘蔗和水果等原材料加工产业做起来。

“广西109个县(区、县级市)中,超过80个县种植甘蔗,有2600多万蔗农。只要发展起来多样化的工业产品,才不用看天吃饭,扶贫才真正有根”,邹毅说。

邹毅一直坚信“海酩威”朗姆酒做起来的话,将是个千亿元的产业,同时也将扭转中国朗姆酒消费依赖进口的局面,打造属于中国的自主品牌。

早在多年前,邹毅在实验室里研制朗姆酒时就发现,通过添加多种食品添加剂,原先需要陈酿2年的朗姆酒,只需陈酿几个月就可以上市了,极大缩短了生产成本。

他也曾反复纠结,是使用食品添加剂,大幅度缩短上市时间并增加产量?还是要坚持保证朗姆酒品质,使用自然陈酿?最终,他还是决定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正如“海酩威”的企业标语——海酩威人誓死捍卫“中国制造”的尊严。

对未来越有信心,对现在就越有耐心!

目前,“海酩威”的核心团队有8个都是搞科研的博士、教授,具备很强的技术研发能力。但在市场推广和营销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也一直饱受资金压力的掣肘。

邹毅希望能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在市场方面能补齐这个短板。同时也期望引入资本助力发展,公司计划释放10%的股份,融资1500万,用以拓展市场。
 
▲“海酩威”团队

世界再嘈杂,匠心需沉静。经过30多年的沉淀,今天的邹毅和“海酩威”,依然坚守在朗姆酒领域,用心铸造着产品、团队和梦想。他们现在所需要的,也许只是撬动杠杆的一个支点而已。







你点的每个“在看”,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