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露见刺梨/郑炜赏花46/20200907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0-09-25

今日白露。作为秋季第的三个节气,白露到来代表着由热转凉,万物随寒气增长,逐渐萧落、成熟。去逛菜市场,发现有新上市的刺梨,以前可没有见过,正好买回家,招待对中国植物充满兴趣的客人。

面对这一个个全身长刺的扁球状金黄色果实,果实顶部有直立的5枚萼片,包着内里已干枯萎蔫的诸多花蕊。

中文已说得很好的客人兴奋了,这是什么果实?我们那没有,一定是Rosaceae(蔷薇科).

没错没错,它是蔷薇属植物,rose sp.

蔷薇科植物,许多都有这典型的蔷薇果实。外表上看,它们是球形、坛形至杯形,颈部缢缩,顶部宿存5枚显著或不显著的萼片,比如水果界大咖苹果(Malus pumila)、盆景界观果扛把子火棘(Pyracantha fortuneana)、红叶界羽状复叶的花楸(Sorbus sp.),还有园艺上常见的各种月季玫瑰与蔷薇木香(rose spp.),如果你有注意过它们果实的话。我粗俗地称之为具有五星屁股的果实。 

从专业角度讲,果实是植物开花受精后,由雌蕊里的子房发育形成的。但蔷薇科植物果实常由子房与萼筒或花托等共同形成的果实,与由纯子房发育形成的“真果”对应,它们被称为“伪果”或“假果”。

刺梨的果实,便是由子房与萼筒一起发育而来,来看一下花,会更容易理解这定义。

刺梨在中国植物志中还有一正式中文名——缫丝花,据考证来源于其花期恰逢蚕农煮茧抽丝(即缫丝)时节。在这么忙的时候还能注意到某种花,可见此花不凡,也是能入诗进园的。

缫丝花

唐·齐己

根本似玫瑰,繁英刺外开。

香高丛有架,红落地多苔。

去住闲人看,晴明远蝶来。

牡丹先几日,销歇向尘埃。


我在野外见过缫丝花的野生原始类型,是花朵单瓣的那种,诺大一朵,在翠绿小巧的羽状复叶枝头,粉瓣轻盈娇艳,中央黄蕊繁星。更园艺的是重瓣半重品种,层叠粉瓣,像极了玫瑰花。

我见到它便被深深吸引,想亲近佳人并一嗅芳泽,直到想有花堪折直须折时,手倒霉了才发现那娇软花朵下面,有着遍布尖刺的萼筒和萼片,当花朵受精后,花瓣凋落,这刺状的萼筒、萼片甚至雄蕊并不会随之掉落,而是与内里的子房发育长大,最终一起形成这售卖的刺梨。 

全身是刺的刺梨要怎么吃呢?菜市里售卖刺梨的水果店主,告诉我拿来冲开水或者泡酒,对身体非常好。我将它们去刺后切开,看到里面由多数离生心皮形成的许多瘦果,泡水喝去不去掉都行,端出来招待客人,得到好评,说水变得好喝了。

确实,原本无味的水变得有点酸,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甜,比柠檬水更温和可口。


 至于果实的味道,当然也要品尝一下,酸涩,不浓烈可以忍受,但也可以想象,这野果子是不受人们欢迎的。

所以虽然我在云贵川渝都看到过野生刺梨,但极少见到它被当作商品出售,只六年前在贵阳街头,遇到一位流动摊贩售卖刺梨片。黄澄澄的刺梨被切成厚片,泡在不知成分的水中,购买时捞出来称量,是直接吃的,但尝起来像甜罐头里的水果,尝不出原味,口感与体验都不好。 

但是刺梨今日的名气已然很大,已然产业化了,我随手一搜刺梨,发现钟南山院士都在2020年刺梨产业发展论坛上致辞。没有看视频,截一下凤凰网对钟老发言的介绍。
看了这介绍,我觉得,这白露时节还是建议大家去逛逛菜市场,买点新鲜刺梨回家泡水喝。若你那里没有,钟老代言的刺梨汁可以快快买起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