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杜鹃、大鸨和秧鸡等10种/李鹏琪/湖北鸟类资源009/20200917

 资源与环境保护 2020-09-25

杜鹃、大鸨和秧鸡等10种/李鹏琪/湖北鸟类资源009

1.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

形态特征:体型略小,额、头顶至后颈灰褐色;背、腰至尾上覆羽蓝灰褐色;翅暗褐色,翅上小覆羽略沾蓝色。初级飞羽内侧具白色横斑。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辉褐色,羽端微具白色,羽轴两侧具有成对排列,但不甚整齐的小白斑;外侧尾羽褐色,羽轴两侧也有呈对生排列而不整齐的白斑,端缘白斑较大。颏、喉、前颈、颈侧至上胸银灰色,下胸、腹和两胁白色,具宽的黑褐色横斑。幼鸟头、颈、背褐色、具白色羽端。颏、喉灰而具褐色纵纹。羽端棕色,胸、腹较褐。

生态习性常单独活动,栖息于山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和阔叶林等茂密的森林中,偶尔也出现于山麓平原人工林和林缘地带。繁殖于海拔1300-2700m丘陵山地。多站在高大而茂密的树上不断的鸣叫。有时也边飞边叫和在夜间鸣叫。鸣声低沉,单调,为二音节一度,其声似“嘣一嘣”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鳞翅幼虫和鞘翅目昆虫。繁殖期为5-7月。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常将卵产于树莺、柳莺等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代孵代育。卵的颜色也常随寄主卵色而变化。但大小明显不同,孵化期也多较寄主卵短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保护鸟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概况湖北省中部、南部夏候鸟

 

 

1中杜鹃亚成;2中杜鹃幼鸟;3中杜鹃深色型;4中杜鹃棕色型(图片来源于鸟网)

2.大杜鹃Cuculus canorus

形态特征:虹膜黄色,大额浅灰褐色,头顶、枕至后颈暗银灰色,背暗灰色,腰及尾上覆羽蓝灰色,中央尾羽黑褐色,羽轴纹褐色,沿羽轴两侧白色细斑点,且多成对分布,未端具白色先斑,两侧尾羽浅黑褐色,羽干两侧也具白色斑点,且白斑较大,内侧边缘也具一系列白斑和白色端斑。两翅内侧覆羽暗灰色,外侧覆羽和飞羽暗褐色。飞羽羽干黑褐色,初级飞羽内侧近羽缘处具白色横斑;翅缘白色,具暗褐色细斑纹。下体颏、喉、前颈、上胸,以及头侧和颈侧淡灰色,其余下体白色,并杂以黑暗褐色细窄横斑,宽度仅1-2mm,横斑相距4-5mm,胸及两胁横斑较宽,向腹和尾下覆羽渐细而疏。

生物与生态学:栖息于山地、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森林中,有时也出现于农田和居民点附近高的乔木树上。性孤独,常单独活动。飞行快速而有力,常循直线前进。飞行时两翅震动幅度较大,但无声响。繁殖期间喜欢鸣叫,常站在乔木顶枝上鸣叫不息。鸣声响亮,二声一度,似“布谷”哨音。主要以松毛虫、五毒蛾 、松针枯叶蛾,以及其它鳞翅目幼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甲、叩头虫、蜂等其它昆虫。繁殖期5-7月。大杜鹃无固定配偶,也不自己营巢和孵卵,而是将卵产于大苇莺麻雀灰喜鹊伯劳棕头鸦雀北红尾鸲棕扇尾莺等各类雀形目鸟类巢中,由这些鸟替它育。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广泛分布,夏候鸟

 

 

大杜鹃(1、2李鹏琪拍摄,3、4来源于鸟网)

3.大鸨Otis tarda

形态特征:成鸟:成鸟两性体形和羽色相似,但雌鸟较小。繁殖期的雄鸟前颈及上胸呈蓝灰色,头顶中央从嘴基到枕部有一黑褐色纵纹,颏、喉及嘴角有细长的白色纤羽,在喉侧向外突出如须,长达10~12厘米。颏和上喉灰白色沾淡锈色。后颈基部栗棕色,上体栗棕色满布黑色粗横斑和黑色虫蠹状细横斑。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羽基;大覆羽和大部分三级飞羽白色,中覆羽和小覆羽灰色,具白色端斑。前胸两侧具宽阔的栗棕色横带,下体余部白色。中央尾羽栗棕色,先端白色,具稀疏黑色横斑;尾羽的白色部分向两侧依次扩展,最外侧尾羽几乎全为纯白色,仅具黑色端斑。

雄鸟在非繁殖期须状羽较短,前胸栗色横带不明显,颏下须状羽消失。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小,喉侧无胡须状物,常被称为石鸨。虹膜暗褐色,嘴铅灰色,端部黑色;腿和趾灰褐色或绿褐色,爪黑色。

幼鸟:与雌鸟相似,但颜色较淡,头和颈有较多的皮黄色,翅的白色部分多有黑色斑纹,大覆羽有许多棕色斑点。

生态与生物学:典型的草原鸟类。主要栖息于开阔的平原、干旱草原、稀树草原和半荒漠地区,也出现于河流、湖泊沿岸和邻近的干湿草地,特别是在冬季和迁徙季节。性耐寒、机警,很难靠近,善奔走、不鸣叫。飞行时颈、腿伸直,两翅平展,两腿向后伸直于尾羽的下面,翅膀扇动缓慢而有力,飞行高度较低,但飞行能力很强,在迁徙的途中常采用翱翔的方式,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

每年4月中旬开始繁殖,交配体系为多配和混配,为1雄多雌,雌鸟多为5~7只,雌鸟有社会等级。

保护级别国家一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危级别(EN

分布:湖北省内分布于东部、北部,记录于龙感湖、网湖等地。冬候鸟

 

大鸨(图片来源于鸟网)

4.花田鸡Coturnicops exquistus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上体自额、头顶、后颈、背、肩、腰至尾上覆羽橄榄褐色,具宽的黑褐色羽干纹,自额至后颈每条黑褐色羽干纹上均有一近端白色小斑点,这些白色小.斑点从背开始至尾羽,包括两翅覆羽,都逐渐变为白色细横纹,每根羽毛上有2-3条。初级飞羽淡褐色,最外侧初级飞羽的外翈和次级飞羽端部白色,在翅上形成显著的白斑。三级飞羽和尾羽上有白色细横纹。眼周、颊、颈侧至胸淡橄榄褐色,有较密的白色橫纹,在两胁尤甚。颏、喉白色,羽缘沾棕,腋羽棕白,腹中央白色,尾下覆羽橄榄褐色,有白色横纹。非繁殖期成鸟的枕、后颈和颈两侧有小白色斑点,喉灰白色,胸有粗的黑斑。

生态与生物学:繁殖季节的栖息地主要是草甸和矮草沼泽地,迁飞和越冬时常选择沼泽地、草甸草原和水稻田。花田鸡主要吃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有时也吃植物嫩芽。可以在被浓密植物封闭的浅水中觅食,从水下3-4 cm处取食,有时游泳。

每年4月中旬迁到繁殖地,9月中旬迁走,居留期约150天左右。花田鸡数量稀少,国内越冬分布记录是1990年1月10日在青岛见3只,1991 年1月6日在江苏滩涂见4只(中国鸟类学会水鸟组,1994)。数量稀少

保护级别:国家II 级;《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易危级别(VU)

分布:湖北省内分布较广。旅鸟

花田鸡(图片来源于鸟网)

5.灰胸秧鸡Lewinia striatus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额、头顶和后颈红褐色,背、肩羽及尾上覆羽橄榄褐色,有白色横纹。下背及初级飞羽有白色横纹及橄榄褐色羽缘。尾羽暗褐色有白色横斑。头侧、颈侧及胸部蓝灰色,颏、喉白色,下腹中央棕黄色,腹侧及尾下覆羽橄榄褐色具白色橫纹。幼鸟:背有深褐色条纹,白色斑纹模糊或缺如。头顶和颈棕褐色并散着深棕色条纹,头侧和胸部蓝灰色较浅而杂有橄榄色。

生态与生物学:栖息于多种类型的湿地中,如芦苇沼泽地、水塘、湖岸、灌溉渠、水稻田和海岸边的红树林中,也见于较干燥耕地附近的草丛和灌木丛中。白天隐蔽在草丛中,多在晨昏活动,善游泳和潜水,也在漂浮的植物上行走,飞行力弱,拍翅慢而吃力,不常鸣叫。杂食性,以蠕虫、软体动物、甲壳类、蜘蛛和蛴螬、蚂蚁以及其他昆虫及其幼虫为食,也吃沼泽植物的种子、嫩枝叶、幼芽、根和坚果。大部分食物从地面获得,也可跳起和站在树枝上吃植物的种子和昆虫。能用喙在软土中探食蚯蚓和昆虫幼虫,或啄起食物和拔草,不用足挖土。沿湖水边缘和水稻田、溪流、水沟觅食,在水稻田中主要吃水生昆虫。

求偶为常见的秧鸡型。雄鸟在接近雌鸟时,垂下并抖动双翅,尾竖起并不断地拍向体背,低头并将头伸直与地面平行,靠近雌鸟后,突然踮起脚趾,挺起身体、张开双翅又迅速蹲伏。如果雌鸟作出反应,随后便进行交配,否则雄鸟继续重复上述求偶行为。单配制,夫妻关系至少可维持一个繁殖期。巢为由杂草、芦苇茎构成的垫状物,建在地面上或芦苇堆上,隐蔽在沼泽地边缘的植物丛中,直径约20-25cm。每窝产卵5-9枚,乳白色至橙红-皮黄色,质地光滑有光泽,有深红色或紫褐色斑点,在钝端更为密集。卵的大小为33.7 mm× 25.8 mm。两性都参与营巢和孵卵,但雄鸟更多从事收集巢材,雌鸟更多于孵卵。孵化期19-22天。雏鸟绒羽黑色,虹膜灰色,腿和脚深褐色。孵出后即可离巢,由两性喂养和照顾。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无危级别(LC)。

分布:湖北省内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南部各区。夏候鸟。

 

灰胸秧鸡(图片来源于鸟网)

6.普通秧鸡Rallus indicus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额、头顶至后颈黑褐色,羽缘橄榄褐色;背、肩、腰、尾上覆羽橄榄褐色,缀以黑色纵纹。眉纹灰白色,穿眼纹暗褐色。飞羽暗褐色,初级飞羽上无白色横纹。外侧翅上覆羽橄榄褐色,羽端微具白色班纹或端斑。颏白色,头侧至胸石板灰色,两胁和尾下覆羽黑褐色有白色横纹。腹中央灰黑色,有淡褐色的羽端斑纹。雌鸟体羽颜色较暗,颏和喉均为白色,头侧和颈侧的灰色面积较小。幼鸟:上体较暗,头和下体皮黄色或白色,其上有褐色至黑色条纹,两胁皮黄有暗褐色至黑色条纹,尾下覆羽皮黄色。

生态与生物学:栖息于平原、丘陵、山脚地带有茂密植物的湖泊和缓慢河流的岸边,以及沼泽湿地芦苇丛或水草丛中,也在水稻田和荷花塘单个或成对活动。白天隐藏在浓密草丛中,傍晚或夜间出来,在烂泥地觅食。在水草中穿行灵活自如,适应于稠密芦苇沼泽地和半水生的生活环境。性畏人,常单独行动,见人迅速逃匿。在迁飞和越冬时,栖息范围广泛,可生活在农田的排水沟、小块湿地、碎石坑或森林、垃圾堆和花园中。杂食性,动物性食物有蚯蚓、蚂蟥、软体动物、虾、蜘蛛、陆生和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其中包括革翅目、蜻蜓目、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鳞翅目和直翅目等,也吃被杀死或腐烂的小型脊椎动物;植物性食物有嫩枝、根、种子、浆果和果实,秋冬季节吃的植物性食物比例较多。在旱地或水边的泥地中觅食,也在浅水中涉水,吃水面和水中的食物,有时边游泳边取食,很少潜水取食,能跳起捕食植物上的昆虫。

巢常建于浓密的芦苇丛中,或在水边的灌木下。发情时雌鸟用喙磨擦雄鸟的喙,在雄鸟身边跑来跑去,并发出柔和的叫声围绕雄鸟行走,雄鸟以梳理颈羽作为应答。单配制,有高度的领域性,雌雄均参加筑巢。巢材以芦苇为主,杂以其他草的茎和叶等。巢呈浅杯状,离水面不高,外径10-12cm,内径8-10cm,巢高13cm,巢深4 cm。5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5-7枚(范围5一16 枚),卵若丢失能补充产卵。卵呈椭圆形,呈粉红色或土黄色等多种颜色,上面有暗红色小块斑;30枚卵的平均大小为25.9 mm× 33.7 mm(Baker, 1929)。产足卵后开始孵卵,两性轮流孵卵但以雌鸟为主,偶产2窝。孵化期19-21天,孵出的雏鸟几小时后即可离巢,属早成鸟,5日龄可自行觅食,7-8周龄完全独立并可飞翔。1岁开始繁殖。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危级别(LC)。

分布:湖北省内广泛分布,但遇见率较低。旅鸟、冬候鸟。

 

普通秧鸡(图片来源于鸟网)

7.红脚田鸡Zapornia akool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雌鸟稍小。体色暗淡无斑纹,头顶、后颈、上体、两胁和尾下覆羽均橄榄褐色。颏、喉污白色,头侧、颈侧和胸均蓝灰色,向后到腹渐变为橄榄褐色。幼鸟:虹膜褐色,下体淡灰色。雏鸟绒羽黑色。

虹膜红色,眼睑橘红色。嘴橄榄绿色,腿、脚红色,爪灰褐色。

生态与生物学:栖息于水边草丛及水稻田附近,从低地到海拔800m处,但喜高地,常见于山区溪流及水边植物从中。主要在晨昏到开阔处觅食或活动,胆小怕人,善于隐藏。飞行拍翅缓慢,两腿下垂,善于游泳,奔跑攀爬敏捷。叫声短而悲伤,或似长而颤抖的口哨声,音调渐低。杂食性,吃蠕虫、软体动物、昆虫的成虫和幼虫以及沼泽植物的种子。

繁殖期随地区而异。繁殖季节3-10月,主要在5-8月。营巢于芦苇丛中,下方紧贴水面;或把巢建在水边的草丛中、缠绕起来的藤茎中、河流边的小树上。用芦苇、水草建造垫状巢,或再混杂以细枝、藤或洪水带来的沉积物。巢很隐蔽,较难发现。每窝产卵4-6枚,卵的颜色从淡黄色、皮黄色至橙红色、粉红色,上面有淡红褐色或深紫红色班点或班块,在饨端更明显。50枚卵的平均大小为34.9 mm×26.5 mm。两性轮流孵卵,卵期不明。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危级别(LC)。

分布:湖北省东部湖泊、水渠、河道、鱼塘等各类水域边缘有分布。夏候鸟。

 

红脚田鸡(李鹏琪拍于网湖、龙感湖)

8.小田鸡Zapornia pusilla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头顶、枕、后颈橄榄褐色,具黑色中央纵纹,后颈的条纹不清晰,其余上体橄榄褐色或棕褐色,具黑色纵纹,肩羽、背、腰、尾上覆羽和内侧翅覆羽具白色斑点。尾羽黑褐色,羽缘棕褐色。翅覆羽橄榄褐色,内侧覆羽具宽黑色纵纹和白斑。飞羽黑褐色,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羽缘白色,次级飞羽羽端具白色小班点。有蓝灰色眉纹和棕褐色穿眼纹。颏、喉棕灰色,颊、颈侧和胸蓝灰色,胸羽的羽端沾棕色。腹、两胁和尾下覆羽黑褐色,具白色横斑纹。腋羽和翅下覆羽灰褐色,腋羽具少量白斑,尾下覆羽有黑白两色横斑纹。雌鸟喉白色,下体羽色较淡。幼鸟:下体棕白色,颈侧、胸和两胁淡红褐色,从面部到胸常有斑点,两胁杂有白纹。雏鸟全黑色,绒羽尖端染有绿色。

生态与生物学:栖息于沼泽、苇荡、蒲丛和稻田中。繁殖季节栖息地以低而密的草丛为特征,或成片的植物如芦苇、薹草、莎草、灯心草、藨草、虉草等;非繁殖季节栖息地较为广泛,包括低山丘陵地带、林缘溪流、沼泽化草甸和农田附近、水稻田及其杂草丛生处。清晨和傍晚到夜间最活跃,行动隐蔽,不易见到。常单独行动,性胆怯,受惊即迅速窜入植物中,或突然起飞,但飞不高很快落下。杂食性,但食谱中大部分为水生昆虫及其幼虫,包括鞘翅目、半翅目、蜻蜓目、翅目、石蛾科和蚊科,也吃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小甲壳类、小鱼以及绿色植物和种子(包括薹草),在笼养条件下还吃小蜥蜴和壁虎。常在植物茂密处及其附近活动,喜欢在水较浅而即将干涸的泥坑中觅食。在地面上落叶堆中或浅水中探食,偶而在较深的水中觅食,通常一边在漂浮植物和折断的芦苇上行走和游泳,一边觅食,还可一再潜水捕捉食物。

繁殖期因各地纬度不同而略有差异。单配制,有领域性,仅在繁殖季节维持配偶关系。巢建于水边密集的植物丛中,或在沼泽地中较高的丘地上或芦苇堆上。雌雄均参与营巢,巢材以芦苇为主,杂以其他草的茎、叶等,巢浅而疏松,呈圆盘状,外径10-12cm,内径8-10cm,巢高约13 cm,深约4cm。5月下旬开始产卵,一般隔日产1枚,每窝卵4-10枚,常见为6-9枚。卵椭圆形,土黄色,上面布有暗红色小班块。卵的大小为19.1-21.8 mm×26.0-30.7mm。窝卵足数后开始孵卵,孵卵以雌鸟为主。孵化期19-21天。雏鸟为早成鸟,孵出后不久可离巢。由双亲喂养和照顾,几天后可自行觅食,约35-45日龄长出飞羽,长出飞羽前可独立生活,1岁可开始繁殖。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危级别(LC)。

分布:湖北省广泛分布,遇见率低。夏候鸟、旅鸟。

 

小田鸡(图片来源于鸟网)

9.红胸田鸡Zapornia fusca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额、头顶、头侧和胸栗红色,枕、背至尾上覆羽暗橄榄褐色,飞羽及尾羽暗褐色。颏、喉白色,多少沾棕红色,随年龄增长,栗色加多。腹灰褐色,具白色横斑纹和点斑;尾下覆羽黑褐色,具白色横班纹。两胁暗橄榄灰褐色,不具白色横斑或具不明显的白色横斑;腋羽暗褐色,具白色羽端。雌鸟与雄鸟相似,但胸部栗红色较淡,喉白。幼鸟:上体较成鸟色深,头侧、胸和上腹栗红但染有灰白色羽,下腹和两胁淡灰褐色,微具稀疏的白色点班,虹膜为褐色。

生态与生物学:栖息于芦苇沼泽地、湖边、溪流、沟渠的草丛中,池塘、水稻田和海岸滩涂地带,在云南栖息地高度为海拔160-2100 m。性胆怯,很难惊飞,善游泳,常在晨昏活动。飞行快速,可直接从水面或隐蔽处起飞,飞行时两腿明显下垂。杂食性,吃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及其幼虫、水生植物的嫩枝和种子以及稻秧等。大多在隐蔽处觅食,偶而也到芦苇边觅食。在云南剖验7个胃,其中有蠕形动物(1次)、鞘翅目昆虫(2次)、蜉蝣目昆虫(1次)、其他昆虫碎片(3次)、草籽(2次)和稻谷(1次),动物性食物占42.7%,植物性食物占57.3% (杨岚,1995)。山西省报道红胸田鸡的食物有蜘蛛、蝗虫、甲虫、蜂、蝇及慈菇、泥砂等(刘焕金等,1989)。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危级别(NT)。

分布:湖北省广泛分布,遇见率低。夏候鸟。

 

红胸田鸡(图片来源于鸟网)

10.田鸡Zapornia paykullii

形态特征:成鸟:两性相似。额锈棕色,头顶、颈、背、腰至尾上覆羽均为橄榄褐色;尾羽暗褐色,羽缘橄榄褐色。飞羽暗褐色,最外侧的小翅羽外翈和第1枚初级飞羽外翈白色,内侧飞羽和翅覆羽橄榄褐色,翅覆羽端部有不明显的白色近端斑。幼鸟:上体较成鸟色暗,翅覆羽白斑较多。颊、颈和胸皮黄色,胸部有不明显的条纹。

生态与生物学:栖息于沼泽湿地和水边较密的草丛中,有时也栖于水稻田中,在长白山多生活在海拔800m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平原地带的沼泽、湖泊和溪流两岸的水草丛中。性孤独,常单个活动,但可形成高密度的群体。不会游泳,常避开开放水域,喜欢在长有密草的潮湿地甚至干地栖息。活动隐蔽,不易被人发现,晨昏时活动较为频繁,繁殖期黎明黄昏和整夜鸣叫,叫声如同间断的击鼓声。杂食性,主要以昆虫(包括鞘翅目和鳞翅目的叩头虫、毛虫、蛾类等)、甲壳类和蜗牛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从5月下旬开始。单配制。巢通常建在地面的凹陷中,隐蔽在草丛或灌木间,以细树枝和草茎为衬里,每窝产卵7-9枚。卵近椭圆形,淡黄褐色,具白色斑点,卵的大小为34.8 mm × 26.2 mm。

保护级别:国家“三有”;《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危级别(VU)。

分布:湖北省长江段及南部可见旅鸟

 

田鸡(图片来源于鸟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