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教育培训资源 2020-09-25

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1、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

引起并维持学生学习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他们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教师要做到;

    1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

2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

3作业难度要适中,使学生能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2、非语言线索的运用

教师要随时觉察课堂里每一个学生是否在专心听讲,当发现某一个学生装有表现不当行为的迹象时,就要立即采用非言语线索,给予学生一个暗示信号,如以一个眼色暗示开始做小动作的学生,或做一个手势,或一边讲课,一边走过去停一下。这种非言语线索,既可以控制不当行为的产生,又不影响课堂教学秩序。

    3、有选择地强化正当行为。

为了预防课堂内违纪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对某些学生采取选择性强化策略。班级里哪些学生的行为容易越轨,教师心中是有数的。因此,在课堂中,当某个学生出现不良行为迹象时,教师可以不加理会,而向他提出 一个比较容易回答的问题。这样,他就会感到教师在注意他,而当他回答正确时, 就获得了成就感,他的正当行为受到了强化,实际上就抑制了他的不正当行为。

    4、赞扬其他学生。

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表现出不当行为,可能是为了引起教师的注意,向教师挑衅。对待这样的学生,一般地说,教师不必去理会他,可以采取赞扬其他学生的策略,选择他邻座的同学或他最要好的同学加以赞扬。赞扬的方式可以是表扬他的家庭作业,或让他回答一个比较容易的问题,待他回答正确,给予夸奖。这样可使行为不当的学生感受到,教师已经知道了他的行为表现,他应控制不当行为。

   5、正确运用惩罚

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难免要处理个别学生的违纪行为。处理学生这种行为时,惩罚是不得已的手段。如何进行有限度的惩罚,人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 非不得已,不使用惩罚。

第二、 惩罚之前,必须让学生清楚地认识他违纪行为的严重性,并且同意接受惩罚。

第三、 惩罚后,要给予学生积极的帮助,使学生受惩罚后,不仅不再犯错,而且在同样情境下,学到以适当的行为替代不当行为。这就是惩罚和积极目的,使惩罚产生教育价值。

第四、 实施惩罚后,如发现学生有积极的表现,应停止惩罚。

第五、 不得使用体罚。

第六、 教师在情绪激动或愤怒的情况下,不要惩罚学生。否则,容易出偏差,伤害学生。

第七、 惩罚应该在学生出现违规行为时及时采取,不要等到学生违纪行为发展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才采取严厉的措施,如开除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