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买车很便宜。” 你是不是也听闻过这种说法? 其实以上说法可能对,也可能不对,主要是两地的计算方法完全不同。 银河君今天就来科普一下两地的“信息差”,关于买车,在内陆和香港到底有哪些不同。 01 购车成本 记住一个原则:内陆买车看车行标价,香港买车看落地价。 为什么有人觉得香港买车便宜,一种情况可能是他要买“豪车”,另一种可能是他漏算了“首次登记税”(First Registration Tax)。 在香港买车,无论是线下还是官网,车辆标价都是不含“首次登记税”的(即裸车价),还需分3级阶梯收税,部分情况下甚至能按照汽车到岸价征收100 ~ 115%。 打个比方,A先生买了辆宝马740Li,选好配置以后最终不含税的是12万美元(约84万港币)。 在这个时候,第一段征税是的第一笔15万征收40%的税(6万港币),第二段征税是的第二笔15万征收75%的税(11万2千5港币),而最后一段征税是按余下的征收100%的税(54万港币)。 综上所述,A先生买宝马740Li要支付71万2千5港币的税款,而最终就是155万2千5港币。 如果在内陆购车,税费是按照指导价和排量来算进售价里面的。与内陆直接打包含税计费不同,香港所有进口车的税款是直接由消费者承担的,也就是需要在购车价之外单独计税。 那是不是在香港买车都很贵呢?也不一定。 综合两种算法,香港买车一般是:便宜的车比内陆贵,中高价位的车比内陆略贵一点,超高价车往往比内陆便宜。 例如跑车和奢华车,像是法拉利、玛莎拉蒂、宾利这些普遍比内陆便宜。 但是“首次登记税”也有好的一面,如果你买二手车就完全没有这笔税款了!因此香港的二手市场很发达。 香港进口车可供选择的品牌车型众多,本身用材工艺配置也很好,加上香港人注重车辆保养,车辆折旧率低,所以在香港买二手车性价比特别高,很多香港人都喜欢买二手车。 内陆则是买新车的多,原因有两个:1、二手车和新车的差价并不大,不如咬咬牙买辆新的;2、行业不够成熟,二手车按揭不正规,利率比较高。 有了车,还需要考虑养车的成本。 02 养车成本 在香港,买车只是碎钞的第一步。 买完之后才发现,车开起来贵,停下来更贵。 香港的油价是内陆的两三倍,停车费是三四倍以上,保养费是一两倍以上,每年要交八千一万的牌费…… 以最夸张的停车费为例,办公楼每月3000-5000港币,住宅区2000-5000港币,市区停车位30-60港币/小时,想要买一个车位?请预算100-400万。 内陆一线城市的停车费也贵,但是没这么离谱,深圳某高端小区甚至会有200元/月的象征性收费,在内陆买得起房一般都开得起车。 对比养车成本,内陆人还是比较幸福的。 03 买车类型 香港曾是英国,英国是沿用了古罗马时代的标准,当时大多数人都是从马的左侧上,于是有了靠左行的标准,所以香港的车都是右舵的。 香港常见的品牌也更倾向日欧系的,像丰田、本田、奔驰、宝马、奥迪。美国车、法国车非常少见。不过近年来电动车有减税,特斯拉也逐渐多了起来。 内陆的话品牌型号选择更加多,国产、欧美日韩全都有。 对于买车类型的偏好,内陆和香港也略有不同: 香港的路面铺装非常好,几乎没有坑坑洼洼的情况,在香港不需要考虑通过性的问题,所以香港人不倾向底盘高的车,除非是纯粹爱好视野宽广。 而在内陆很多路面铺装很差,很多地方又常年修路,所以内陆人倾向高底盘的SUV。当然在一些路况好的城区,大家也会倾向买轿车。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香港满大街都是MPV,毕竟在香港买得起车的人很多都有二胎。随着内陆的二胎政策开放,MPV也逐渐多了起来。 最后是改装车的差异,在内陆交警对车辆的改装把控是十分严格的,只允许一些小改动,不然一查一个准,虽然更加安全,但也限制了很多车友的想法。 香港就不一样了,汽车的改装没有这么严格,很多跑车都会降低车声,换轮毂。经常可以看到改装过的车辆行驶在香港的街头。 而且香港人可以同时持有很多台车,在某富商的车库停满车不是什么稀奇事,因为不限购。内陆的话需要等指标,摇号或买牌。 04 车牌权限 关于驾驶范围的权限,顾名思义,内陆车牌可以开往内陆所有城市,遵守当地限行规则即可,香港车牌则在特区里转悠,不能越界。 但我们也能看见两种特别的车牌,一种是挂着粤Z车牌,另一种是挂着FV或FU开头车牌的,这些“中港车牌”开在路上回头率都高一些。 粤Z车牌的汽车本质上是“香港车挂广东牌”,可以在广东省随意穿梭不限行(包括高峰期)。 FV或FU开头的车牌则是“内陆车挂香港牌”,行驶范围是内陆所有城市和香港。 这两种车牌是怎么申请的? 粤Z车牌: 最常见的是港商来广东投资开厂,例如在广东山区办实业投资40万美元,且上一年度纳税额达到15万人民币,或者非山区办实业实际投资达100万美元,上一年度纳税30万人民币。 除此之外,在广东省捐赠兴办公益事业达1000万人民币的海外华侨、港澳人士及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也可办理粤港两地牌。 FV或FU车牌: 这一类的申请门槛更高,基本上能办下来,都是超级富豪了,看看FV、FU类牌照的申请条件: 第一、申请主体必须是中大型企业(国企、名企)。 第二、要满足3个5000万和1个500人要求。也就是说,注册资本、年营业额、资产总额都要达到5000万,并且职工人数得500人以上。 第三、满足资金和规模的要求外,也不是马上就能申请成功的,还得排队轮候。当然,企业实力越雄厚,排的就越靠前。 所以总结一下,没有能力上中港车牌的香港车主,车就只能在香港开,并不能周末开个车到深圳等周边城市游玩,行车范围还是比较局限的。 05 品牌名字 最后对比一个比较轻松的好玩的东西,品牌名字的差异。 在内陆,宝马叫宝马;在香港,宝马也叫宝马。 那么问题来了: 在内陆,奔驰叫奔驰;在香港,奔驰叫什么? 答:“平治”。 意不意外?实际上车辆品牌在香港的叫法和在内陆区别可大了,我罗列几个,看看你认得几个: ![]() 内陆:标致;香港:宝狮 ![]() 内陆:保时捷;香港:波子 ![]() 内陆:大众;香港:福士 ![]() 内陆:兰博基尼;香港:林宝坚尼 ![]() 内陆:捷豹;香港:积架 ![]() 内陆:别克;香港:标域 ![]() 内陆:阿斯顿·马丁;香港:马田 ![]() 内陆:雷克萨斯;香港:凌志 ![]() 内陆:英菲尼迪 ;香港:无限 ![]() 内陆:马自达;香港:万事德 ![]() 内陆:雪铁龙;香港:先进 ![]() 内陆:斯巴鲁;香港:富士 ![]() 内陆:沃尔沃;香港:富豪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