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众点评店铺热门榜怎么上

 昵称71135570 2020-09-25

最近,《大众点评》公布了2020必吃榜,该榜单再次更新,据了解,本次必吃榜有1600多家企业入围,覆盖国内45个城市和地区(包括港澳台),还有5个热门海外城市和国家(东京、大坂、新加坡、曼谷、首尔)。这是连续第三年大众点评公布“必吃榜”。这次的评选与前两年相比有三点更新:一是扩大评选范围,新增14个热门城市;二是首次入

选海外热门城市;三是丰富评选内容,首创“必吃街”评选。

作者了解到,除了这些基本的临界点,大众点评热门榜有三个核心的基本逻辑:

大量数据勾勒出用户的形象,兼顾不同人群的口味。首席执行官黄涛表示,基于多年的海量数据积累,大众点评已经具备了一套成熟的用户画像分析能力,能够从年龄、性别、收入、居住环境、对美食的偏好、对餐馆的评价习惯等方面对用户进行画像分析。必食榜在评选过程中将根据用户画像,对每一篇评论背后的客观性、可信度和参考价值进行综合分析。举例来说,经常在各地食用日料的使用者,其对日料的评估将更有参考价值。此外,必吃榜还将用户画像维度进行组合,从而形成庞大的用户群,如“本地资深食客”、“外地活跃食客”等。

1、寻找稳定经营好的店铺,对口味“长期负责”。

必食榜的考察不是在开榜前的几个月,而是一整年,“12个月中,有10个月的必食榜是高水平的,表明必食榜具有很强的品质控制和长期稳定业绩的能力。”据悉,必吃榜将对过去一年中商家每月的经营情况进行考核,“有多少个月评估过三星,有多少个月评估过四星,五星。每月商户需要有足够数量的新增有效点评,对于餐饮行业来说,这个标准并不可谓不高。

与此同时,员工还将参考每月商户在城市的相对排名,判断是否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位置。这就是说,餐馆不与自己竞争,而是与该地区其他餐馆竞争。据悉许多餐厅为了能

上必吃榜,都会提前半年开始准备,对菜单、口味、服务等进行更严格的升级管理,力求实现长期稳定的高业绩。逆水而行。而且只有这样长久挑选出来的商家,才是真正的“万中选一”优质商家。

2、口味上乘,地方特色是加分项。

必吃榜是一个有关“吃”的列表,而口味筛选则是第一个。所以,必吃榜也成为不少人探寻外地美食的指南。在这个层次上,上榜必吃餐厅必须考虑到当地特色。黄涛表

示,2019年必吃榜将给有地方特色的商家加权。例如,在上海除本帮菜外,西餐日料也可以成为上海的特色,“人们去上海旅游,就是要吃特定的西餐日料,那些在自己的城市是吃不到的。必吃榜正是为了满足这种需要。”

与此同时,他提到必吃榜上有许多地标性餐馆,它们的菜品虽然不多,但有自己的特色,可以满足消费者。根据统计,2017年必吃榜上的商家中,人均低于60元的小店占

8%。在2019年,必吃榜入围商家的数量已经上升到18%。于是,这就产生了这样一个现象:当必吃榜出现之后,许多餐饮行业的人才发现城市角落里有一家小餐馆,而且这家餐馆已经很火了。

3、从流量到品牌,必吃榜帮助商家重新进化。

必食榜在评选时,会考虑到外地游客对餐馆的评价,只有多数客人都满意,餐馆才能上榜。这种机制,使必吃榜成为以“美食探店”为目标的游客的旅游指南。根据资料显

示,商家上榜后,店内顾客结构将发生变化,异地顾客、游客和首次来店消费的顾客数量比例将明显上升。对某些具有“隐藏”属性的单店、小馆而言,必吃榜的推荐就能让更多新的客流了解这些小店的存在,扩大他们的服务范围,真正做到“酒香不怕巷子深”。

4、必吃榜为商家带来了品牌溢价。

必食榜对商家的价值引流,可以让它拥有更多的品牌溢价,在经营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黄涛表示,目前一些商场在招商时,会定向邀请必吃榜商家入驻。从租金收益等方

面,商场也会对必吃榜商家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过去是我们找市场,上了必吃榜后,现在是市场找我们”一位从事餐饮行业十多年的老板感叹道。

必吃榜是代表大众口味的大数据名单的第一部分。2017年,大众点评从全国766万家餐饮商户中挑选出869家商户,推出了第一个必吃榜,目标是让用户不踩坑。这种模式得到了用户和商家的认可,在过去的两年里,大众点评又先后新增了必逛榜、必玩榜和必住榜。不久行业内的多家企业都推出了相同的名单。但是大众点评平台性,使其具有独特的大数据整合分析优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