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拼凑出来的电影真能赚钱?影视界的“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

 网视互联 2020-09-25

寻找有种有趣有态度的电影爱好者

一起看电影、聊电影、懂电影

网络大电影(ID:wxs360)

2015网络电影市场不断升温,刷新着各项记录,可是看似繁花似锦的网络电影市场,实际上乏善可陈。优秀影片间或有之,但比熊猫还稀少,与拍摄数量不成比例。

伴随着影视市场的不断扩容,有两个关键词不容忽视,一个是热门IP,一个是剧本攒手。大公司靠买热门IP,小公司靠养剧本攒手。IP已经被大家聊烂了,今天我们继续来聊聊“剧本攒手”。

剧本攒手拼凑出来的电影真的能赚钱吗?

“剧本攒手”其实一直都存在,只是大家闭口不言而已。以前主要存在于电视剧界,电视剧集长,编剧们东拼西凑,一般人也不一定能看得出来。而今年已经蔓延到了电影界,尤其是网络大电影。

网络大电影的迅猛发展,让大家看到了这块肥肉,都想过来叼一口,于是一大群人一拥而上。

3天写剧本,5天筹备,7天拍完,半个月剪辑,前后1个多月就可以上线,这样快节奏的操作流程俨然成为小成本电影的特色。

在这样快节奏的状态下,每个人都在赶活,每个人都在做妥协,同时也都在为自己的妥协找借口。

投资人说,只有这几十万,你们随便玩,但一定要回本!

制片人说,我必须为投资人考虑。

导演:预算在那里,拍成这样不错了。你行,你上吧。

一位“编剧攒手”抱怨说:“制片人急着要剧本,根本没时间顾及质量问题。如果坚持原创,只会吃力不讨好。”

……

这已经不是“一不小心”拍出烂片,而是明知是烂片却依然要硬着头皮把它拍出来。而这样做目的只有一个——赚钱。

事实上,这对于影视公司来说,就是一次胜算并不大的赌博,只是因为投资低,所以风险看上去不是很大而已,这样的影片或许可以取得一时之利,但随着整个市场的成熟和完善,会越来越没有容身之地,或因版权纠纷而无法上映功亏一篑,或因质量问题,既失了信誉,又丢了口碑。

而剧组一散,大家拍拍屁股走人,只剩出品人抱着一堆烂素材,打掉牙往肚里咽,这个时候已经晚了,只能长叹一声,唉,自己拉的翔跪着吃也要吃完!

影视界的“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

前段时间,编剧和导演两大阵营争得面红耳赤:谁才是影视剧的真正作者?其实,我们更应该问一问的是:谁该对影视剧的质量负责?

影视界的“豆腐渣工程”层出不穷,与社会环境有关。整体社会环境都很浮躁,弥漫着暴富心态,急功近利,过于重视商业回报,忽视影片质量,忽视社会责任感。

国内编剧的生态环境也不乐观:编剧队伍越来越大,地位越来越低;产量越来越高,质量越来越低;改编的越来越多,原创的越来越少。更令人担忧的是:想当导演和制片人的越来越多,想当编剧的越来越少。

“剧本攒手”的出现,是影视公司的需求使然,是编剧们为了寻求机会一次又一次妥协的结果。

剧本是电影产业的立足之本,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正是因为不注重剧本,才使得中国电影出现了一系列乱象:题材跟风(甚至连片名、海报都跟风),内容拼凑、复制、借鉴、抄袭……可是,通过这种方式制造出来的"豆腐渣工程",谁来负责?

“剧本攒手”是影视公司急功近利的畸形产物,也是编剧们原创力不足的表现,不仅侮辱了观众的智商和作为编剧的职业操守,也搅乱影视市场。

在一个审美正常的观影生态里,这种拼接式的电影可能会赚一时之利,长久看来终将会“赶走”观众,这种拼接式的烂片、雷剧也不可能一而再、再而三地靠些花里胡哨的伎俩“骗”取点击和票房。

互联网+让影视产业有了无限的可能性,但网络不应该成为垃圾场,网络电影不应该成为垃圾电影的代名词,互联网也绝对不是“豆腐渣工程”的集散地。

对于我们从业者来说,编剧总得有个编剧该有的样子吧?导演总得有个导演该有的样子吧?不管是拍短片还是拍长片,不管是拍网络电影还是院线电影,只要是电影,还是应该有个电影该有的样子吧?

最后引用姜文的一句话:电影应该是酒,哪怕只有一口,但它得是酒啊。

文/易南

来源:网络大电影(wxs36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