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编导合一是影视人的自我救赎,还是自掘坟墓?

 网视互联 2020-09-25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中国的电影导演越来越享受在编剧的一栏加上自己的名字。包括这几年闹得沸沸扬扬的大片或不为人知根本上不了院线的小片子,都存在这种现象。

其实一提到编导合一,小编脑海中冒出了好多国内优质作品代表。

比如徐峥导演的《泰囧》、《港囧》系列......

 

陈思成的《唐人街探案》

冯小刚《甲方乙方》

管虎《老炮儿》

小成本悬疑佳作:忻钰坤的《心迷宫》

还有最近口碑爆棚的杨庆的《火锅英雄》

 

......

不得不说,近几年自编自导成了大趋势,确实给国产电影带来了希望和曙光。

编导一体让优秀的人更优秀,自负的人更自负

和很多人一样,不走寻常路的网络大电影(wxs360)绝对是怀着叫好的态度去看待编导合一的趋势,毕竟自己生的孩子再丑也会视作珍宝一样培养成才,自己写的本子再烂也会含着泪拍完。

自己写的本子,自己导,甚至自己演,怎么说还原度有了保证!拍出来一看,哇靠,简直就是老子想象中的样子。。。

以上成功的例子都是能被我们看到的,都是市场认可的,然而真正的事实却是:那些血本无归的编导一体作品不计其数!

其实玩不好,自编自导也会变成一个陷阱,好象每个导演都非要标榜自己能够自编自导不可,如果你不是自编自导你就好象没有才华一样。

 

有多少年轻的导演一入行就想着拍拍自己的本子,然后片头霸气的出来几个大字“XX作品”。感觉有了这几个字,人生的level提升了好多呢,电影梦也就此实现,回到自己住的村,跟老同学和隔壁大婶子介绍时都自带光环有木有?!说不定还能骗几个女演员睡一睡!

没有金刚钻,千万别揽瓷器活

小编深信二八法则,20%的人确实有某些特有的天赋,然而80%的人都需要在行业里面摸爬滚打,从基础学起,这个二八法则用在影视圈可能就更极端,有天赋的人甚至不足0.1%!99.9%的年轻人还是得用时间去混资本,毕竟好演员都是从跑龙套做起来的,好导演都是从做烂片起来的,一步登天的人往往会摔得很惨!

其实就算是张艺谋和陈凯歌,都不一定能把自编自导玩的熟溜!

至2000年的《幸福时光》为止,张艺谋的电影一直是改变小说、散文或新闻报道,他的名字也从来没出现在编剧一栏。但从接下来的《英雄》开始,张艺谋想搞原创故事,于是,他的名字名正言顺地与其他编剧一起出现在编剧一栏。其实,我们不难发现,观众对张艺谋电影的真正指责就是从《英雄》开始的。之前张艺谋的电影也存在争议,但大家只是对其是否媚外展开讨论,对影片本身尤其是讲故事能力还是基本肯定甚至相当欣赏的。

 

但从《幸福时光》开始,观众开始对其所讲的故事、人物、主题、对白、剧作都产生了怀疑。恰恰正是从《幸福时光》开始,张艺谋的个人想法或则说是在剧作上的创作理念开始进入电影。《幸福时光》的编剧鬼子曾经向记者表示过,他在创作剧本时是完全按张艺谋的意思写的,写出来之后也与他之前自己的小说差了十万八千里,但没办法。

鬼子对此解释说:“因为更大程度上电影还是导演的作品,编剧向他妥协是应该的,要做纯粹的自我选择较难。”与其说鬼子不得不妥协,还不如说是导演张艺谋在编剧上的强悍意识已经不允许鬼子自我选择。

到《英雄》、《十面埋伏》,张艺谋的剧本创作理念更是控制了一切,跟他联名编剧的李冯、王斌从某种角度讲只是应和而已。《千里走单骑》稍微好一点,原创故事还有张艺谋,但编剧只署名邹静之,这可能是张艺谋自身也意识到这一点,又把编剧权交还给了专职编剧。《满城尽带黄金甲》回到改编的老路子,但张艺谋的存在还是影响了剧本,剧作上还是有问题。

陈凯歌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霸王别姬》当年要是陈凯歌坚持自己的思想就不会获的金棕榈大奖了。纵观陈凯歌后期的作品,《荆轲刺秦王》、《无极》、《赵氏孤儿》、《梅兰芳》等,但凡是陈凯歌沾手的剧本,多多少少在剧作上都存在缺憾,也引起过不少争议,陈导再难续《霸王别姬》的辉煌!

 

越是有能力的导演,越容易犯一个通病:自己拍的每一个镜头都不舍得剪掉,他认为这都是他的心血就像自己的孩子,而专业编剧这时就会为了整部片子剧情需要有所取舍。

当你既知道怎么当一个好导演和当一个好编剧时,再考虑编导一体出作品,更加保险!

编导一体,是理想还是欲望?

像诺兰、昆汀、卡梅隆这样的电影奇才想要包揽编和导也需要付出极大的时间成本,一部《阿凡达》花了卡梅隆整整十四年的时间打磨,看似光环十足,这种十年磨一剑的坚韧劲儿也不是常人能够企及的!

 

好多怀揣电影梦的年轻人梦想着跟自己的偶像一样创造辉煌,励志成为中国版诺兰、中国版昆汀,首先得有对自己的清楚定位,搞清楚到底是理想还是欲望,然后再起身奋斗!

目前网大市场到处充斥着个人标签明显的大电影,有的除了导演、编剧、演员自己做、还操刀当制片,鉴于小编还想在这个行业混,就不贴片名招骂了,自行对号入座。每部烂片后面都有一颗曾经纯洁过的电影梦!但是为了点击量,大多只是图个虚名而已,还口口声声说多热爱电影,其实就是个人欲望战胜了内心对电影最后的一丝敬意。

好吧,有人已经站出来了,我花自己的钱拍自己想拍的东西,关你什么事?

嗯,你有钱,你任性。既然你敢拍出来让我看,我就有喷的自由。

所以,你拍网络大电影,忙活半天,到底是为理想买单,还是为了欲望买单?

 

中国电影缺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

目前国内的音乐市场一蹶不振,大量幕后创作人转向前台,争当全能唱作人,而专业歌手无歌可唱,有唱的唱作人却也艰难前行,整个市场混沌不堪,新人难出头。

类比影视行业,前车之鉴,我们不得不警觉!

电影是一个团队的工作,各个环节都需要极其专业的人才相协作,如果有一天编剧集体成为导演的智囊团或是提线木偶,或者如果有一天编剧需要自己当导演才能将自己充满潜力的剧本不糟蹋,那么整个行业必将是行将就木。

中国电影缺的是专才,而不是全才。

 

如果每个导演都能将导演这个工作做得很精,编剧将剧本写得很精,大部分人都是为了电影而做电影,而不是什么自己的狗屁情怀作祟,那么我们的电影将会有很大的希望。

在个人欲望膨胀的时代,专注做好分内的事,各司其职,共同协作,才是市场正常发展的核心。

编导一体的作者电影只能在这样极其平等协作的电影市场才能开花结果。

而中国电影市场离这样的市场还很远。

所以,还是先学基本功,再膨胀吧。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