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叶问3》彻底摧毁快鹿,总裁辞职:100亿承诺无一兑现

 网视互联 2020-09-25

文 / 燕双飞

编辑 / 虫虫

《叶问3》真是部“奇葩”的影片,先是“票房造假”被广电总局惩罚而名闻天下,接着就霉运不断,《叶问3》的发行公司大银幕破产倒闭,为《叶问3》筹集资金的苏宁众筹也因此一蹶不振,现在又曝出《叶问3》最大的投资方快鹿集团陷入兑付危机,快鹿集团新掌门人徐琪出局,100亿承诺无一兑现。

小编本以为《叶问3》是“一拖三”,拖垮了大银幕、苏宁众筹、快鹿集团,哪曾想余波未了,何止“一拖三”,拖得还有背后那30万投资人上百亿的资金,事件不断扩大,影响越来越广!

事件回顾传送门:

电影局处罚《叶问3》:8800万假票房作废,73家影院参与造假

从《叶问3》票房造假看中国电影如何变成资本手中的玩物

现在,快鹿已经被按在了砧板上,《叶问3》屠刀下正在落下。


电影《叶问3》于3月4日上映,随后因票房造假问题引起多方争议。《叶问3》的票房最开始受网友质疑,主要在于上映存在“幽灵场”现象:即午夜场、早场等冷门时段的电影票销售却出现售罄的现象。此外,某些场次的票价也高得 离谱,最高票价甚至达到202元,完全突破常理。

(还有10分钟一场的电影)

而在这次事件后,国家大力打击票房造假事件,使得捉妖记和美人鱼的票房造假行为也浮出水面。而在《叶问3》假票房的负面新闻影响下,快鹿集团的境况急转直下。

快鹿集团董事长施建祥原本打算借助《叶问3》打造“互联网+电影+金融”这一全新的影视商业模式的标杆,而在叶问3上映前,快鹿就已经把这个电影项目打包成多个票房资产证券化产品,在众筹平台、理财公司、P2P平台等进行融资。

根但是据快鹿集团一不愿具名的内部员工透露,快鹿集团最终目的是为了将票房净收入“装入”上市公司,票房越高,越是能带动上市公司股价攀升。快鹿集团“互联网+电影+金融”的模式,其实就是用票房换股价。而电影当时并没有上映,快鹿能给别人的也就只有一个预估值而已。

而最终,“假票房”事件的大肆曝光令《叶问3》与快鹿集团陷入舆论漩涡。

不过,这个事件还远远没有结束。今日,快鹿集团董事局主席徐琪已经决定离开快鹿投资集团。

而快鹿集团原定今天所要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也拖到了16号。


徐琪在一份公开信中表示,“我想帮助投资人来最大程度的拿回投资款,但是我在目前的集团状态下是无法安全和正常工作的。”

公开信内容节选

集团公司一些人在交割过程中,多次在施建祥处颠倒黑白,挑拨离间,最后导致昨天在法律规定的最后公告期限内没有完全披露,并且彻底导致施建祥先生对我的不信任。同时,在前一周的时间内,网络上已经围绕着这笔交易黑我的东西比比皆是。

公开信的最后,徐琪称:对于这样一家没有内部规范机制,而又处于目前这样的债务危机的民营企业,我一个新来初到者,没有绝对的信任和控制权,是无法正常履行管理工作的。”

叶问造假事件被揭发后后,快鹿迅速陷入挤兑困境。快鹿集团旗下理财平台金鹿财行遭遇投资人人围堵挤兑,众多投资人齐至金鹿财行,要求兑付。31日早,到现场已超过300名投资人聚集。据了解最早的客户产品于3月25日到期,但是并未进行兑付。

徐琪在4月初接替施建祥出任快鹿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全面负责快鹿集团一切公司事务。自叶问造假事件后,快鹿被起底,原快鹿集团董事局主席施建祥逃出,而徐琪就在这个时候上任,就在今年的四月中旬,徐琪就放出“快鹿每天亏损近1亿”的话,如今时过两个月,现在徐琪已经离职可能已经兑付不了。

据悉,徐琪在职期间兑付了一部分,目前还共需兑付100亿元有余。而本次徐琪离职也意味着即便明天新闻发布会不会顺利进行了,因为不管怎样,仍旧需要兑付的100亿元可能就此没了着落。老板已经跑路了,让一个新入职的人扛下所有责任,变成傀儡面对外界压力。

但是选择在这个时间点离职,徐琪的行为还是值得玩味的:在兑付期到来之际临时甩手,颇有前任躲债的风范,而离职之后彻底将黑锅送给快鹿,这无疑是将责任又一次的转手,但是到头来受到伤害的却是各方的投资人。如果快鹿的原意就是想把日期延后,不得不说那他们又一次成功了。

·END·

喂,网大君喊你投简历啦!


撰稿人|影视宣发|娱乐记者(要有经验哦)

期待瞄准影视产业的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