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复盘国庆档,一个学费2.8亿的“中国电影补习班”

 网视互联 2020-09-25

编辑 / 无双

国庆档之后,业内终于老老实实接受了现实:年初的600亿票房目标,回头再看就是扯淡。不光600亿,就连500亿也成了别人口中的“一个小目标”——人家说着容易,自己说着呢?先发个朋友圈自嘲一下吧!

七天15部影片,整体票房15.8亿,相比于去年缩水近2.8亿,一直集体狂欢的中国电影终于交了学费,不光是今年的,这是过去5年的粗狂增长欠下的债。

昨天网络大电影(ID:wxs360)推送一篇这个国庆档,观众用脚给了“郭敬明们”一个耳光:所谓的粉丝电影那一套不管用了!其实这就是高昂学费换来的教训,但如果只学这一课,肯定毕不了业。

口碑电影时代的到来?

口碑电影什么时候离开过?

口碑是这几年最常提到的词汇之一,从《大圣归来》到《百鸟朝凤》、《疯狂动物城》,“口碑发酵”四个字数次上演力挽狂澜的好戏。今年国庆档,《湄公河行动》在第一梯队影片中本是排片垫底的影片,但《从你的全世界路过》《爵迹》豆瓣一路低到6分以下,让本有局限的《湄公河行动》一路逆袭,成了国庆档的大赢家。

很多人说,市场已经从“大片时代”“偶像时代”进入到了“口碑电影时代”,好像口碑是个新发明似的。一切宣传的目的,不就是为了给好的电影推波助澜吗?

归根到底,电影不分什么春秋战国时代,只有好坏之分。口碑差的电影,再挣钱也成不了什么“时代”。

青春片喜剧动画战争主旋律

中国电影到底该追哪个?

对于类型片的思考和探讨,应该是电影人在这个国庆档最大的收获。

一直以来,类型“扎堆”都是中国电影的大问题,《那些年》《致青春》后,青春校园电影泛滥成灾,《泰囧》《夏洛特烦恼》又炒热了喜剧,《鬼吹灯》之后,三幻题材甚嚣尘上,再考虑到《战狼》《湄公河》大火,所以我们到底应该拍什么电影?

有人认为,今年国庆档“滑铁卢”是因为“喜剧的缺失”。嗯,很好,接下来又接着一窝蜂排喜剧?

“看喜不看悲”一直以来都是大家对中国观众的刻板印象,这也难怪2015年全年票房前六的国产电影中,五部是喜剧,国产喜剧片对国产片的总票房贡献率达到29.73%。

但实际上,对于任何类型的扎堆,都是影视工业不成熟的表现,归根到底,任何两部电影都是不一样的,质量不过关,《王牌逗王牌》这样的王氏全家欢一样没什么卵用。

目前的中国影视,需要从“扎堆”向“百花齐放"迈进,在差异化之下,一部男性荷尔蒙爆棚,观众人群局限在成人的《湄公河行动》一样叫座又叫好,目前观众对电影的要求已经越来越高,但院线上却缺少相对丰富和成熟的作品,我们一直在用着五六年前的理念来对待阅片越来越多的观众,不交学费还能等飞?

整体上看,小编对于中国电影仍然充满着积极乐观的态度,尽管600亿成了扯淡,但《黑处有什么》《少年》《长城》等一系列新颖的类型片正在通往观众的路上,电影人找到了自己,票房丢一点有什么好怕的?

·END·

长期高薪招聘


策划人|影视宣发|娱乐记者|制片人|编剧

期待瞄准影视娱乐产业的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