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蜘蛛侠》:说走就走的英雄远征,说立就立的漫威模板

 网视互联 2020-09-25

《蜘蛛侠:英雄远征》,豆瓣8.0分,创下7部《蜘蛛侠》真人电影的最高评分。

截至发稿前,影片内陆累计票房10.23亿,缔造了《蜘蛛侠》系列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评分第一,票房第一,凭什么?

首先,要感谢各位同行们的努力衬托。

对影视行业来说,2019年,充满着各种魔咒。

如“烂尾魔咒”,代表选手有《权力的游戏第八季》、《X战警:黑凤凰》……

《权力的游戏》全季画像

“撤档魔咒”,如《少年的你》、《八佰》、《小小的愿望》……

“重启魔咒”,如《黑衣人:全球通缉》……

 

以及“莫名其妙票房就凉了的魔咒”,如《玩具总动员4》……

 

在这个各路豪强纷纷翻车,种子选手颜面尽失的市场环境里,《蜘蛛侠:英雄远征》犹如一剂恰如其分的“春药”,让萎靡已久的市场又显得坚挺了一些。

 

当然,除了同行们的必要衬托之外,“小蜘蛛”自身也有着独到之处。

青春元素的娱乐化包装+根植文本与视听的谜题布局,都是这部《英雄远征》大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本文含剧透,介意请慎入)

一颗“春药”


什么是“春药”?

当然是……青春期的解药,简称:春药。

《英雄归来》到《英雄远征》,影片实现了从校园青春片到公路青春片的类型跨越。但导演乔·沃茨所以聚焦的关键词一直未变,那就是“青春”。

在这部“青春科幻喜剧”中,处处飘散着追爱时荷尔蒙的气息(嗯,对单身人士极度不友好)。

三条爱情线贯穿全片:小蜘蛛的暗恋,死党内德的闪电恋情,哈皮的黄昏恋。

被恋爱脑所控制的小蜘蛛,其身上所表现出的羞怯,爱慕,自卑,甚至嫉妒,都是一个青春期少年的正常反应。

如同第一部中,小蜘蛛对超级英雄身份的强烈向往:第一次穿上战衣的喜悦,第一次见到美国队长的激动,第一次打败坏人的成就感……

 

《蜘蛛侠:英雄归来》 2017年

两部作品中,都对小蜘蛛身上的“缺点”,进行了刻意的强调和描写。这也让不少人质疑,这有史以来“英雄魅力最弱”的一届蜘蛛侠?

 

事实上,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喜欢将“英雄魅力”和“人物魅力”混为一谈。直到“钢铁侠”的出现,才彻底扭转了对英雄的完美定义。

花花公子、桀骜不驯、高调表明自己身份……托尼·斯塔克的这些做派,都是对传统超级英雄设定的彻底颠覆。

结果怎么样?

小罗伯特·唐尼的片酬,从2008年《钢铁侠》的50万美元,涨到了十年后《复联3》和《复联4》的1亿美元。

如今,钢铁侠俨然已经成为“无限传奇”时期的精神图腾,从始至终贯穿在《英雄远征》的每个角落。

这,就是人物的魅力。

在漫威还只有与索尼的合拍权时,他们似乎不愿意让小蜘蛛过快的成为MCU领袖英雄。

从第一部的对身份和能力的追求,到第二部对爱情与信念的追求,小蜘蛛一直在青春期的平行维度中成长。

漫威一直在丰富着小蜘蛛人物形象的血肉,令他的高中生超级英雄形象愈发丰满完整。深入其内心世界的人物刻画,在无形间拉近与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获得了更广泛的情感共鸣。而这也为他日后真正的成长,埋设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和充足的剧情伏线。

《英雄远征》极力调动一切元素,来刺激观众的视听神经,增强影片的娱乐属性。

如片头伴随着“I will always love you”的响起,那些熟悉的脸庞再度重现。影片俯下身来,站在漫威影迷的角度,对过往的时光表达怀缅,将情怀的力量运用到极致。

在观众对超英片日渐疲倦的今天,漫威巧妙地将“春药”涂抹在每一部影片的表面。在《英雄远征》中,“春药”是彼得·帕克小鹿乱撞的内心情愫,亦是精心铺设笑点、轻松诙谐的叙事口吻。

作为“无限传奇”终结篇,影片放下了高高在上的英雄姿态。

以生活化、社会化、普通化的视角重构超级英雄电影的话语模式,通俗点说:喜欢“秀亲民”。

而这,也就是《蜘蛛侠:英雄远征》放肆而娱乐的青春表面。

蛛网“迷”局

你有没有发现一个问题,漫威的电影,越来越害怕剧透。

反转,再一次在《蜘蛛侠:英雄远征》运用的淋漓尽致。

 

故事进行到一半时,蜘蛛侠与神秘客就已经联手制服了元素众。

在前面毫无铺垫的情况下,影片此时再引入一个新的反派,势必会造成剧情的割裂。所以,稍有观影经验的人,都会开始猜测关于“神秘客”的真实身份。

影片为“神秘客”与其团队,制造了一个合理的身份:前斯塔克工业的下岗职工。

如此,神秘客与托尼·斯塔克的对立感情,就会天然形成,剧情的进展也就变得顺畅许多。

 

谜题,是《蜘蛛侠:英雄远征》的核心文本。

小蜘蛛在青春期的惴惴不安,满怀焦虑,掉入爱情的谜题。他轻易相信别人,将眼镜交给神秘客,陷入了友情的谜题。

小蜘蛛的困境与焦虑,在孤身对抗的全息投影幻象时,被逼真而混乱的视听情境细致描画。从内心的相信被现实的伪装戏弄,再到所见之物、所听之音均是迷幻虚构。

不得不说,本片中视听场面表现的想象力,再次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蜘蛛侠:英雄远征》从故事文本,到视听语言共同缔造了一场谜题式的狂欢。

 

经历过大片时代洗礼的观众,对奇观视听提出了新的口味需求。CG场景不再是简单粗暴的视觉符号,更是对人物内心情境的三维折射。

而影片在结尾的两个彩蛋,影片再次设置了两层反转,让整个故事趋于合理完整。

在娱乐化包装之下,漫威的野心进一步凸显。多重类型的交叉,让影片故事的悬念性,可看性都大为提升。这,就是《蜘蛛侠:英雄远征》曲折而诡谲的谜题内核。

 

《号角日报》主编,回归老版人物

新·漫威

放肆而娱乐的青春外表,曲折而诡谲的谜题内核。漫威的“里应外合”,让《蜘蛛侠:英雄远征》的魅力彻底释放。

2002年,索尼的《蜘蛛侠》问世。彼时的人们也渴望着主持公义的英雄出现,做好事不留姓名的蜘蛛侠同志,凭借自己的辛勤付出,成为了纽约市民心中的“当代活雷锋”。

而这位数字化打造的银幕超级英雄,也成功抚慰了“9.11”灾难后的美国民众情绪。

 

《蜘蛛侠2》 2004年

时过境迁。在一部电影中,人们对超级英雄的类型需求更加多元,于是超级英雄的组团模式开始风靡。昨日“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的铮铮誓言,也被今天坠入狂欢的喧嚣逐渐淹没。

作为漫威电影宇宙第三阶段的收官之作,《蜘蛛侠:英雄远征》也让我们窥见些许漫威的新动向。

漫威对类型交叉愈发倚重,生活喜剧、悬疑间谍等元素都将融入其常规化叙事中。而彩蛋二中斯克鲁人假扮的尼克局长,或许只是后续“秘密入侵”计划的冰山一角。

在漫画中,斯克鲁人乘坐飞船降落地球,伪装成各种人类或超级英雄,实施自己的入侵计划,使难辨真伪的复仇者们陷入了空前的危机。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中协助小蜘蛛战胜神秘客的哈皮,也正是《钢铁侠》的导演乔恩·费儒。

作为“无限传奇”十年辉煌的见证者,哈皮尽心辅佐小蜘蛛完成对“钢铁意志”的传承。这也再次说明了,拥有一个漂亮婶婶的重要性。

 

有消息称,凯文·费奇将会8月份公布“漫威电影宇宙”第四阶段的计划。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关于漫威的故事依旧很长。他们跟随着时代的节奏律动狂舞,同时又在客观记录着时代的点点滴滴。

下一个十年,或许小蜘蛛将成为新的领袖……

下一个十年,或许漫威的故事依然有魔力……

下一个十年,或许你我千帆过尽,仍是少年……

英雄远征不歇,未来永远可期。

·END·

近期热文

“撤档潮”波及网络视听内容

爱奇艺新营销策略

想要保命?影视剧名字得这么改!

主旋律能否成为网大新风口


商务合作 | 转载 | 加入社群 | 投稿

请联系微信

netwdj | dacong36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