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下辈子,做条狗? |日本视角

 日本物语 2020-09-25

想必大家都还记得日本影片:《忠犬八公的故事》,这部影片改编自1933年发生在日本的真实故事。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大学教授收养了一只小秋田犬,取名"八公"

之后的每天,八公早上都把教授送到车站,傍晚再等待他一起回家,很是温暖。

然而不幸的是,教授授课时因病辞世,再也没有回到车站,然而八公竟在之后9年的时间里,不论风吹雨打,依然每天按时在车站门口等待教授回家,直到最后死去。

这故事感动数人,有记者把此事登上了报纸,引来大家的赞叹与怜悯。

日本人还在涩谷车站边八公去世时的地方立了一个塑像,现已成为涩谷站的一个标志性景点了。

这个故事别说是日本人,就算是我们,其他国家的人,都被深深的感动了。

除了忠犬八公的主人待它如家人以外,其他的日本人是怎么对待自己宠物的呢?

随我一起去看看吧。

一位老爷爷骑自行车出门,把狗狗放在篮筐里。

汪大哥一副看尽世态炎凉的表情!

老爷爷“挂”着小汪,出门买菜。

还用手托着,生怕小汪摔下去或者不舒服,真贴心。

夫妻二人带着他俩的“孩子们”出来散步。

看来“二儿子”和“小儿子”还不能走路啊。

姑娘给小汪配的“移动包包家”真合适,看它待的多舒服。

老奶奶带着“小孙子”出门逛逛,笑得合不拢嘴了。

主人把小汪扛在肩膀上办理登机手续。

喂!汪爷,上面的空气好吗?

老汪走路比较慢,雇了位美女车夫。

两位老奶奶慈祥的看着她们眼前的小精灵,眼睛里净是宠爱。

瞅啥瞅?!瞅你咋地!!

看完这些,再去看看面对天灾,日本人又是怎么对待这些可爱精灵的呢?

2011年3月14日,在日本东北地区宫城县北部发生里氏8.9级的特大地震。

在日本宫城县南三陆町,一户人家和小汪在避难所休息。

地震遇难当天,一名女子带着她的行李并怀抱着宠物,从家里撤离。

核辐射隔离区内外的母女。

母亲站在外面试着和被隔离的女儿说话,一起来的还有他们家的宠物狗。

狗狗好像很着急想见到小主人。

全副武装的工作人员正在对避难的女子和宠物狗进行辐射数检测。

这一刻,人和汪地位都是一样的。

日本郡山发生9.0级大地震。

附近一位居民在匆忙逃出的过程中携带了两样东西,一是御寒的毛毯,二就是怀里的小汪。

当地时间3月16日,日本福岛县,一名女生坐在雪后的台阶上,怀抱着被吓到的小汪,细心照顾着。

福岛县,一个女孩在避难所里抱着一只猫,满是疼爱。

一位女士抱着她的喵走在被海啸摧毁的街道上,用毛毯裹着,尽可能不要让它受寒。

从废墟中“抢救”出的财物。

除了几件御寒的衣服,最重要的还是塞在箱子里的狗狗。

之前还听说过这么一件事。

在日本,有为宠物建造的「宠物陵园」,这是件很普及的事情。

听说是当宠物死后,主人会请宠物葬仪公司给那只狗举行葬礼,给狗念经,把狗火化,然后把骨灰装在一个小瓶里。

最后还给那只狗做了个坟墓,49天后,把骨灰埋在了那个坟墓里。

整个葬礼共花了 10 万多日元。

再想想到我们这边宠物店,里面只有各种狗狗们的嘶吼声,关在破旧的笼子里,或者是在宠物过世后的草草了事。

另外,在日本遗弃或虐待宠物是重罪,是会被判刑的。

再想想我们......

个人觉得,一个国家的国民对待动物的态度就是这个国家对待弱者的态度!

追求平等和尊重,这体现的不仅仅是人民的素质,也是这个民族的精神脊梁,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今日小课堂
狗:いぬ

宠物:(ペット

坟墓:はか

葬礼:葬式そうしき

日本物语 微信号:Roningosho

中文最大日本文化电子揭示板浪人御所(SenGoKu.Cn)与日本视角(JPsoo.com)旗下自媒体,日本物语介绍日本历史、文化、设计、游记、器物、艺术、生活等内容,做有深度有启发的公益性日本自媒体品牌

JPSOO.COM 日本视角  SENGOKU.CN 浪人御所 CHINICHI.CN 知日BASARA

运营担当:朱印船 http://weibo.com/langrenyusuo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