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现如今却被中国玩儿的风生水起

 日本物语 2020-09-25

凡事讲究风水轮流转。

中国四大发明其中的火药,不受重用,几经辗转来到西方,经过西方人改良后却叩开了中国人自己的大门。现如今历史重演,不被日本人重视的发明——“二维码”,来到中国之后经过互联网改造,反倒担任起了普及日本电子支付的“急先锋”。

国庆期间很多去日本旅游的中国的游客表示,简直就像在国内,无论在哪里都能二维码支付,就连在大阪还能打上滴滴用二维码支付,身为中国人真自豪。

“二维码”是什么?

二维码又称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英语直接翻译为“快速反应码”。

而说起二维码就不得不提到之前的Bar Code条形码,二维码和条形码都是针对移动客户端一种编码方式,只不过二维码比条形码能储存更多的信息。

(ps:你可以单纯的把条形码看做是一维码来理解)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在中国,2016年8月3日,央行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

“二维码”的心路历程

首先说明,二维码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日本创造”,早在1994年就已经发明了出来。 

1949年,也就是新中国建国的元年,日本电装株式会社从丰田汽车公司独立,但主营业务依然是为丰田提供汽车零配件。只是换了一种经营模式而已。

在那时就已经有了Bar Code条形码来区分汽车零配件的“工业模式”了,不过面对成千上万的零配件,当时只能储存二十个日文字符信息的传统条形码,区分他们就显得相当无力,这种区分方法没能大规模普及。

日本电装株式会社于是找到了子公司DensoWave来解决这一棘手的难题。DensoWave的腾弘原带领团队依然沿用条形码“二进制”的思维方向,历时两年,在条形码的基础上研究出了二维码,并且利用不同的色块去“分区记录”,将信息储存量增加了足足二百五十倍。

腾弘原团队发明出的二维码除了信息储存大幅度提升外,制作成本相当低廉,可以大规模普及于市场,而且由于储存量大,能够确保每个产品和零部件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对应二维码,因此在那个年代保密性和防伪性的优势也就体现出来了。

但是,创始人腾弘原仅仅只看上了二维码作为“储存”的功用,他认为二维码的储存极限不过如此。其实站在1994年来看,单论储存,二维码虽然能够储存五千余个日文字符信息,但是和“软盘”相比还是相形见绌。

因此腾弘原仅仅只是把二维码当做是一个“小发明”来对待。甚至在2014年,腾弘原在领取欧洲专利局的大奖时还语出惊人,认为“二维码最多还有10年寿命”。

既然主创者都这么说了,Denso Wave公司也没当回事,虽然该公司拥有二维码的专利,但是已经事实放弃了对日常使用的二维码的专利费用索求,仅仅只面对企业用户,主要是靠丰田公司的二维码扫码器维持日常经费运转。

中国“二维码支付”拔得头筹

从1994年日本发明二维码,到2011年中国的徐蔚申请注册“二维码扫一扫”专利,日本领先中国十八年,却因为战略失误导致了自己亲手养大的孩子认了别人当爹。

2017年9月5日,中国发码行公司(徐蔚担任董事局主席)在上海总部举行了授权签约仪式。发码行有限公司授权美国发码行、中国台湾地区发码行使用二维码扫一扫技术专利,独家授权费用约七亿元人民币,且同时发码行公司享有美国、中国台湾地区被授权方百分之二十的股权。


在2011年,西方世界对于二维码的存在感到十分陌生,就连最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美国也只有不到两成的移动端用户使用过关于二维码的功能,欧洲普遍只有一成左右,而二维码在中国移动支付场景出现了无可比拟的爆发式普及。

截至2016年底,中国的第三方移动支付规模达到三十八万亿人民币,是美国市场规模的五十倍。就连在路边吃个烤冷面或者葫芦串都能使用二维码,据说现在结婚男方敲开女方家的门都要随时准备微信或者支付宝支付了。

有时候把你打败的,不见得是你的对手,很可能是“跨界打劫”。一味的将二维码定性为储存和区分之功用,这是日本目光局限的地方,这也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将来的行业界限和受众界限会越来越模糊,乃至联系成片,因此我们需要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面对将来可能到来的一切新生事物。


如果喜欢我们的作品,请持续关注日本物语和我们的知日圈App,并动动您的小手给我们加星标~

以下是星标的添加方法,在这里要谢谢各位观众姥爷和衣食父母们,你们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