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圆地方”并不是古人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式

 tjboyue 2020-09-26

古人有“天圆地方”的说法:“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天就像圆盖子一样盖在大地上。因为现代科学已经知道了地球是圆的,有着自转和公转,地不是方的也不是固定不动的。所以现代某些人就认为这是不正确的宇宙观。

其实这是现代人误解了古人而已,天圆地方并不是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法,古人在天文学方面的成就和智慧没那么落后。

“天圆地方”并不是古人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式

古人是相当聪明的,在那个没有望远镜的年代,人只能看到地平线以上,所以就原地等待,等地平线以下的物体转上来以后再观察。就这样周而复始,日月星辰象个圆一样升落,同时由于地球也在运动(自转公转),所以会产生不同的变化,古人便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尚书·虞书·尧典》

这句话是说尧继位以后,命人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转,从中发现其天地的规律,进而运用到人类的生活当中,这也是古代最朴素的天文学思想。

“天圆地方”并不是古人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式

站在一个运动的物体上,观察另一个运动的物体是很不方便的。对此,可以假设其中一个是静止的,以此为参照物,然后再去观测另一个运动的物体。古人认识到了这一点,便假设地是不动的,而所有的天体都处于一个“天球”上。人站在地上,观测这个天球上日月星辰的运行。

古人虽然不清楚具体的地球如何围绕太阳公转,但也认识到无论是天体还是地球,都是在不停运转的:“天道左旋,地道右旋”。

“天圆地方”并不是古人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式

用“天圆地方”这一观念来指导观测的主要方法是:“昼参日影,夜考极星”

昼参日影。在地上立一个“标尺”,白天观察太阳在地上的影子,我们知道一天当中的不同时刻,一年当中的不同季节,太阳投射在地上的影子是不同的。

夜考极星。晚上仰望星空,日月星辰的升落,运行轨迹,位置变化,比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斗柄所指的方向,猎户座出现的时间

“天圆地方”并不是古人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式

曾子曰:“天之所生上首,地之所生下首,上首谓之圆,下首谓之方,如诚天圆而地方,则是四角之不也”

---《大戴礼记·曾子天圆》

曾子这句话是说,圆形的天,盖在方形的地上面,是不能完全缝合的,四周肯定会有空隙。这也是很简单的一个生活常识。古人不可能连这个都不懂的。

反过来说,天和地之间怎么能有空隙呢?如果这是种宇宙结构观的话,古人为什么不说宇宙是个“天圆地圆”的半球呢?


浑象和浑仪

浑天说认为:“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蛋丸,地如鸡中黄”

古人已经发明的浑天仪,不仅是一个仪器,也是一种天文观测的方式。浑天仪分为两部分,浑象上有黄道,天赤道等刻度,浑仪是用来观测用的,就像现代的望远镜一样。这是一种人站在天外观测天象的方式。

张衡通过这种观测方式,建立了多达三千多恒星的星表,这在古代是非常了不起的。

中外之官,常明者百有二十四,可名者三百二十,为星二千五百,而海人之占未存焉。微星之数,盖万一千五百二十。

——张衡《灵宪》

“天圆地方”并不是古人的宇宙观,而是一种观测方式

相比于用浑天仪来观测天象,天圆地方,是一种人站在天内观测天象的方式。但无论哪种方式,都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古代的天文学在当时的世界上也是遥遥领先的,作为炎黄子孙,我们应当珍惜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