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兔和猫》:自以为是的善良,才是最大的恶

 明日大雪飘 2020-09-26

鲁迅: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9月25日-鲁迅诞辰纪念日

鲁迅

(1881.9.25-1936.10.19)

鲁迅,生于1881年9月25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原字豫山,后改字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鲁迅于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入江南水师学堂。1902年留学日本,后弃医从文。1907年起,撰文介绍西方进步思想学说,参加光复会。1909年回到中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民国后,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兼佥事,制定注音字母方案,开展通俗教育,参与筹创京师图书馆和历史博物馆。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鲁迅创造出了中国小说的新形式。1918年5月,他在《新青年》上发表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开篇之作。此后他陆续发表了20多篇小说,先后集结为《呐喊》《彷徨》两个小说集出版。1921年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阿Q正传》是一部“人学”经典,触及了“国民的弱点”这一重大社会课题,奠定了鲁迅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主将地位。1936年,鲁迅出版了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鲁迅创造了人们称之为“匕首”或“投枪”的新文体——杂文。最早是1918年发表在《新青年》上的《随感录》,继之有《我之节烈观》《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娜拉走后怎样》《论雷峰塔的倒掉》《灯下漫笔》《论睁了眼看》等,这些杂文后结集为《热风》和《坟》。

鲁迅也是杰出的小说史家和小说翻译家,1909年开始进行《古小说钩沉》的辑录工作,1926年出版了小说史料的结集《小说旧闻钞》,1927年编就《唐宋传奇集》,1920年开始在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兼课,主讲中国小说史课程,1923年出版了我国第一部中国小说史专著《中国小说史略(上)》,1924年出版了《中国小说史略(下)》,1925年出版讲演稿《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他早年曾和周作人合译了《域外小说集》,后陆续翻译了《毁灭》《死魂灵》等大量的俄国和日本小说名著。

今天是鲁迅诞辰纪念日,我们选取了鲁迅于1922年创作的在《呐喊》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部短篇小说:《兔和猫》。这部短篇小说充分显示了鲁迅心灵的美文长期以来得不到应有的评价...

读《兔和猫》

文/钱理群

《兔和猫》虽然收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里,其实是可以作为“散文”来读的,也属于鲁迅的童年记忆,记述的是“小鲁迅”与“小动物”的关系。

还是从朗读开始——

住在我们后进院子里的三太太,在夏间买了一对白兔,是给伊的孩子们看的。

这一对白兔,似乎离娘并不久,虽然是异类,也可以看出他们的天真烂熳来。但也竖直了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动着鼻子,眼睛里颇现些惊疑的神色,大约究竟觉得人地生疏,没有在老家的时候的安心了。

注意这里对小白兔形象的描述:小小的通红的长耳朵是“竖直”了的,小小的鼻子是“动着”的,多可爱!更重要的是眼睛的神态:“颇现些惊疑的神色”,因为是“离娘不久”,来到一个陌生的世界,自然是又惊奇,又疑惧。也许读到这里,你的心也会一动:如果自己离开了老家,比如考上大学,到异地去读书,大概也会有这样的短暂的“惊异”吧。原来,这小白兔和我们大家都一样,有共同的情感。鲁迅的动物世界和我们是这样的近!

我们再来看鲁迅对小兔子动作的描写——

这小院子里有一株野桑树,桑子落地,他们最爱吃,便连喂他们的菠菜也不吃了。乌鸦喜鹊想要下来时,他们便躬着身子用后脚在地上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像飞起了一团雪,鸦鹊吓得赶紧走,这样的几回,再也不敢近来了。

你看这段文字:“躬”起身子……使劲的一“弹”……“砉”的一声……直“跳”上来……“飞”起一团雪……,不仅有极强的动感,而且有声(“砉”)有色(“雪”),声情并茂。而且是那样的单纯而干净,完全是本色的,没有任何着意的修饰。——我们又享受了一次鲁迅语言的纯净之美。

而且有动物,必然有孩子——

孩子们时时捉他们来玩耍;他们很和气,竖起耳朵,动着鼻子,(鲁迅观察得非常细致)驯良地站在小手的圈子里,(一双双胖乎乎的小手中间一个小兔子驯良地站着:这是多么美妙的一个图景!)但一有空,却也溜开去了。

有一天,太阳很温暖,也没有风,树叶都不动,我忽听得许多人在那里笑,寻声看时,却见许多人都靠着三太太的后窗看:原来有一个小兔,在院子里跳跃了。这比他的父母买来的时候还小得远,但也已经能用后脚一弹地迸蹦跳起来了。孩子们争着告诉我说,还看见一个小兔到洞口来探一探头,但是即刻缩回去了,那该是他的弟弟罢。

原来小兔子又有了小小兔子了!这样,就出现了一个多层次的“看兔图”。画面的中心是那只小小兔子,在那里“跳跃”着;周围是一群小孩子一边看,一边也跳着。而我们还可以想象,在画面外,小小兔子的父母小兔子也在看。既骄傲:孩子被欣赏,父母是最高兴的;又有几分担心:这些“人”会不会欺负、伤害自己的孩子呢?我们还可以想象一下:在后面看着这一切的,还有谁?对了,还有鲁迅在看!他以欣赏的眼光默默地看小小兔子,看小孩子如何看小小兔子,想象小小兔子的父母如何看他们的孩子!这几层“看”,看来看去,鲁迅的心柔软了,发热了。

可以说,一触及这些小动物,这些幼雏,鲁迅的笔端就会流泻出无尽的柔情和暖意。而我们每一个读者,也被深深地感动了。

但是,鲁迅并不沉浸在柔情和暖意里,他不回避这样的事实:还有“一匹大黑猫,常在矮墙上恶狠狠的看”。这另一种“看”,是不能不正视的。于是,就有了悲剧性的结局:这对小小兔子被黑猫活活的吞吃了!

这是惊心动魄的一笔,这是鲁迅式的“美好无辜的生命的毁灭”的主题的突然闪现。

而鲁迅还有更深刻的反省。两只小兔子消失了,生活照样在进行,幸存的七只小兔子在善良的人们的精心照料下,终于长大,“白兔的家族更繁荣;大家也又都高兴了”。曾经有过的生命的毁灭,被遗忘了。

本来,这也是人之常情:人不能永远沉浸在痛苦的记忆中。但鲁迅不能,他在这集体遗忘中感到了深深的寂寞。他不但拒绝遗忘,而且要追问:我自己,以及我们大家,为什么会遗忘?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最重要的一段文字——

但自此之后,我总觉得凄凉。夜半在灯下坐着想,那两条小性命,竟是人不知鬼不觉的早在不知什么时候丧失了,生物史上不着一些痕迹,并S(指家里的一只狗)也不叫一声。我于是记起旧事来,先前我住在会馆里,清早起身,只见大槐树下一片散乱的鸽子毛,这明明是膏于鹰吻的了,上午长班(旧时官员的随身仆人,一般也叫“听差”)一打扫,便什么都不见,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我又曾路过西四牌楼,看见一匹小狗被马车轧得快死,待回来时,什么也不见了,搬掉了罢,过往行人憧憧的走着,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这里呢?夏夜,窗外面,常听到苍蝇的悠长的吱吱的叫声,这一定是给蝇虎(就是壁虎)咬住了,然而我向来无所容心于其间,而别人并且不听到……

假使造物(指万物的制造者)也可以责备,那么,我以为他实在将生命造得太滥,毁得太滥了。

这是典型的鲁迅式的反思,鲁迅式的命题。老实说,前面的对小动物,小小兔子,小兔子和小孩子的描写,虽然非常精彩,但别的作家也可以写出来,但是,这一段文字里的这样的反省,这样的追问,却是一般人写不出来的,甚至可以说是仅鲁迅所有,鲁迅所特有的。因此,值得我们认真琢磨。

这里,可以做几点讨论。首先,我们注意到,鲁迅在叙述几个小动物,小兔子,小鸽子,小狗的“小生命”不知不觉地丧失了的时候,不时插话:“谁知道曾有一个生命断送在这里呢?”这句话重复了两遍。可以说这是鲁迅情感的一个自然流露:他为这个问题弄得十分不安,所以要反复追问。同时,也说明这个问题在他的思想中的重要性。这里的关键词就是“生命”,这表现了鲁迅强烈的生命意识。

在鲁迅的意识里,宇宙万物,包括人,包括动物,植物,都是一种生命,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这是一个“大生命”的概念。由此产生的,是“敬畏生命”的观念。生命是神圣的,是至高无上的,我们对生命要保持最大的敬意,在生命面前,我们要有所畏惧。而且这里所说的“生命”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要落实到每一个生命个体,也就是说,每一个人,每一只兔子,每一条狗,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的生命,都应该得到尊重和爱护。这里还有一个生命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问题。任何一个生命的不幸和灾难,也就是我的不幸和灾难;对任何生命的威胁和摧毁,就是对我的生命的威胁和摧毁。鲁迅之所以对小兔子之死,小狗之死,对苍蝇的呻吟,做出这么强烈的反应,就是因为他有一种内心之痛,是他自己生命之痛。这是真正的“博爱”之心。

其次,鲁迅特别感到痛苦,并且不能容忍的,是被毁灭的都是弱小的生命,年幼的生命。在他看来,越是弱小的生命,年幼的生命,就越应该珍惜和爱护。鲁迅在他晚年写的一篇文章里,特意谈到,在中国农村,母亲往往对“不中用的孩子”特别爱护,原因也很简单:母亲不是不爱中用的孩子,只因为既然强壮而有力,她便放了心,“去注意‘被侮辱的和被损害’的孩子去了”。这就是鲁迅生命意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弱者,幼者本位”。这是和主张“弱肉强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念相对立的,后者强调的是“强者本位”。“弱者、幼者本位”还是“强者、长者本位”,这是关系到一个社会发展方向的问题,这个问题在当下中国社会并没有解决,在现实生活中,对弱小者生命,年幼者的生命的漠视,以致摧残,还是随处可见的。

这也涉及一个中国国民性的问题,这就是鲁迅对生命的思考的第三个方面。很多人注意到文章里鲁迅的自我反省,他的反省实际上也是指向中国国民性的。他在日本读书时就和他的好朋友讨论这个问题,结论是中国人缺少两个东西,一个是“爱”,一个是“诚”。所谓“爱的缺失”,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对人的生命的不尊重,不重视。鲁迅所说的生命“造得太滥”和“毁得太滥”的问题,主要就是指中国的问题:一是人口太多,一个是任意毁灭人的生命。中国人太多,生命也太无价值,以致谁也不把人的生命当作一回事,无辜生命的毁灭,已经成为常态,人们真正是“无所容心于其间”了。这样的一种全民性的“无爱”状态,是让鲁迅深感痛心的。

由此形成的,是鲁迅作品的基本母题:“爱”——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爱;“死”——生命无辜的毁灭;以及“反抗”——对生命的摧残、毁灭的抗争。

你们看,在鲁迅对小动物的描写,在人和幼雏的关系的背后,竟包含了如此丰富的内容,确实耐人寻味。

 新 书 推 荐 

《鲁迅作品细读》

钱理群 |著

北京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