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小卖家赚钱的小船说翻就翻?有人表示不服……

 新用户3117jgpt 2020-09-26

消费者、制造商、淘宝卖家、物流和平台共同促成了电商市场的繁荣,而这几种角色也不可避免地被绑到了同一个链条上,有的处于强势地位,有的处于弱势地位,而中小卖家无疑是处在弱势地位的,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突围而出,或者仅仅是活下去,这些问题已经摆在了每一个中小卖家的眼前。

2016年3月21日,中国最大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2016财年的电商交易额(GMV)突破了3万亿元。换言之从2015年4月1日起,平均每天有价值84亿元的“剁手”在阿里巴巴平台上完成。正在大家忙着对马云山呼万岁的时候,阿里巴巴集团总裁金建杭表示,到2019年阿里平台成交额将达到6万亿。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阿里巴巴通过电商、金融、物流、数据、跨境贸易等平台和服务建立起规模空前,产业链齐全的商业生态系统。

这条扬子江中的巨鳄在商海中耀武扬威,风光无限。

狭义来说,这个盛世是由消费者、制造商、淘宝卖家、物流和平台共同打造而成的。如果对这几个角色逐一审查的话,会发现最尴尬和最无助的角色应该就是淘宝卖家。


平台方自不必说,所谓店大欺客,它牢牢掌控着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现在马云的主要工作不是在世界各地“卖鸡汤”,就是跟各国政要社会贤达打成一片,再不然就是跟另一位富豪在中国这个禁赌国家的中央电视台公然赌博,还是一亿飘十亿的那种。

对于制造商和品牌商来说,在线上领域颇有“按需分配”的意味,角色没有那么强势,也没有对平台和卖家形成依赖,毕竟是全渠道生产,有一定的议价和定价权利,友谊之船偶然翻掉也无伤大雅。

新一轮的流通革命,将会给物流方带来更多的利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送货小哥受到女性的青睐要多于马云,在双十一期间,每个女性都会坐在窗前含情脉脉望眼欲穿,等待心中的男神——快递小哥迷离的身影。

所以说数以万计的卖家绝对是站在食物链最底端的人,当然单纯以淘宝卖家为维度的话也会有站在食物链顶端的人,在这个万物萌发生机勃勃的春天,我们只谈那些处在危机中的中小卖家。

1、流量成本越来越高

 卖家为王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获得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一方面是卖家大量涌入,稀释了流量;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大量优质的垂直电商以及京东的出现慢慢瓜分了淘宝的市场。电商的格局渐渐趋于稳定,而稳定则意味着竞争的加速。

 2、网购群体的革新

 中国虽然是人口第一大国,但总归还是有界限的,尽管每一年的“双十一”天猫销售总额屡创新高,但谁都清楚网购人数是有天花板的,请来美国总统也该变不了这个局面。

网购群体的革新还体现在人们的消费观念的改变,“物美价廉”不再是普世价值(小米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优质的产品、精美的包装、打动人心的产品才是人们最在意的,而很多中小卖家显然还没有这个意识和准备应对已经来临的变革。

 3、恶劣的平台环境

 没有被骂过的平台是不存在的,消费者骂、品牌商骂、中小卖家骂,央视时不时也拉出来吊打。恶性竞争是中小卖家最不能承受的事情,电商恨不能一年365天都造出特卖节,不时推出八折购、价格腰斩购、价格粉碎购、凌迟处死购,为了抢销量和排名不惜砸下重金。

面对这么丧心病狂的降价抢购,中小卖家只能坐以待毙,或者邪恶的偷偷给个差评予以最“猛烈”的回击。

 4、信息透明化

 商业行为是基于信息不对称才得以进行的,而互联网改变了这一切,单单依靠产品的价格是无法得到消费者的青睐的。在传统工业时代,一件产品从商场卖出,店家就与消费者断绝了关系;而在互联网时代,一件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的时候,你们的友谊之船才刚刚建立,翻与不翻完全掌握在消费者手里。

中小卖家面临着重重考验,每天都会有很多企业悄无声息的死去,也有更多挣扎在死亡边缘,根据达尔文的物竞天择理论,只有存活下来的物种才是成功的物种,此理论对于中小卖家同样使用,不顾一切的活下来才是王道。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无论是价格战、流量战争、还是品牌营销战争,说到底都是资金战,在这个残酷的战场上资金流就是战略威慑力量,坚持一下也许就满盘皆活,就像陈佩斯说的,当初咬咬牙不就挺过来了吗。


在危机时刻能否获得持续稳定的资金流是悬在中小卖家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商通贷的出现为中小卖家提出了最佳解决方案。

现在,只要拿起手机,用1分钟的时间,就可以从宜信商通贷获得最高200万的助力资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