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迟到的笔袋

 新用户1606Lek8 2020-09-26

“嗒”“嗒”“嗒”……一双黑色运动鞋一级一级地踏上楼梯米白色的瓷砖,同样是黑色的鞋带随着上楼的动作微微抖动。那蓝底白字的“4”的圆形图标在背后一点点地矮下去,一点点地远了去。终于,那双鞋稳稳地停在了最后一级台阶上,鞋的主人站住,略微急促地喘了口气,便大步流星地向前走去。

晚风习习,撩动了我耳边的碎发,也吹散了白天经历三场考试的疲惫。站在最高层的走廊上,可以看到墨蓝色的夜空,虽没有星子点缀,倒显得格外深邃。刚洗完澡的我全身清爽,心情愉悦,迈着轻快的步子走向那灯火通明的教室。不出所料,教室里热闹非凡,几个人围在一起或是说笑,或是对答案,当然也不乏某些除了世界末日火山爆发不会从自己座位挪动半分的安静复习的神奇紫薯们。我随意将书包扔到座位上,开始与同学聊天。晚修开始的广播响起,我打开书包,拿出一本练习册,正准备开始一件名为复习实为补作业的重大工程。谁知手往书包一伸,我惊讶地发现,我的笔袋不见了。

我一下子急了,我的眼睛像某种探测器一样,一寸一寸地扫过桌面、抽屉;我的手像一张渔网,一次次试图捞到我的笔袋,却一无所获。我不甘心,把书包里的书一本一本拿出来,双眼死死盯着那些重见天日的练习册、试卷,似乎把它们盯穿了,笔袋就从里面钻出来了。书包很快就空了,我又把手伸进去摸索着,指尖却只留下了书包底部顺滑的触感。我颓然移开目光,这里决计是不可能有我的笔袋了,我到底把它放在了哪里?!是我离开考场时忘了带走它,还是在宿舍收拾东西时不小心把它拿了出来?要知道,明天可还有三场考试,没有笔,那怎么成!我感觉到一股名为焦躁的火在我心中烧起,逐渐蔓延到了我的头皮上,若不是头发绑了起来,我甚至觉得我的头发会一根根竖起来,散发着烧焦羽毛的气息。现在还要写作业。我压住内心的烦躁,对自己说,先向别人借支笔吧。

我捏着手中黑白相间的水笔,比起我用惯了的那种,这支笔便显得过于纤细了。我心里挂念着笔袋的事,作业也没写多少,复习也不知道复了多少。一会去一下试室吧。我心不在焉地写写画画,心里想,回宿舍时再找一遍,实在不行就只能重新买了。

晚修的一分一秒,都像是熬过去的。清脆的下课铃响起,在我心中宛若天籁。我拎起书包就跑向白天考试的试室,这时才刚刚下晚修,人还没有怎么走。我没敢走进去,只站在教室后门门口朝里望去,靠门的我的座位无论是桌面还是抽屉都一览无余:空空荡荡,什么都没有。我失望地回了宿舍,又开始了新的一轮寻找。一位舍友靠在床上,见我快把床板都掀了,懒懒地瞥我一眼:“别那么紧张,根据墨菲定律,过几天等你不在意它了,它就出现了,我经常这样。”我终究停下了寻找,算了,明天去大卖买几支笔吧。

于是我度过了一个担惊受怕的夜晚,我整夜都在担心忘记买笔后没有笔考试,不由地把希冀的目光投向上铺:“明天记得提醒一下我买笔的事呗!”舍友答应了。第二天,我起晚了,上铺在我刷牙的时候就走了,临走前还不忘贴心地提醒我去买笔。我顿时清醒过来,走出宿舍时什么都不想,嘴里念念有词:“买笔、买笔、买笔……”第一次没有先去食堂,而是奔向了我心心念念的大卖。当我挑好笔,刷完卡时,心才稍稍安定。

这一天早上是化学和生物考试。一个早上的考试使我心力交瘁,不仅仅是因为那难到我掉了一把头发的题目,更是那两支都是断断续续出水的黑笔,以及破天荒出现的画图题我却没有尺子的痛苦。下午,这个被笔袋折磨得差点魂飞魄散的可怜的孩子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迎接她的是如同一堆乱码的试卷的英语考试。一位男生从我身后路过,戳了戳后面桌上的一个什么东西,说:“这肯定是XXX的。”我的视线也不由地移向它。那是个毛茸茸的棕色的东西,但我的关注点显然不在它,而是它旁边的那个眼熟的、跟在我身边差不多三年的笔袋!它就这样默默地看着我一整个上午与两支断水笔英勇搏斗却见死不救,我怎么就没发现呢!我与它诡异地对视了一秒,默默地将它拿了回来。

笔袋兄,你这就有点不厚道了。你主人虽然没怎么用心呵护你,但咱起码相依为命了三年,这点情分还是有的吧。你看着我在前面写得那么痛苦也不吱一声,就有点不够意思了。笔袋不屑地哼了一声,你以为你是怎么找到我的,我要真不想让你找到我,你找得到么。我似乎在笔袋上看到了某个熟悉的影子,也许就是舍友说的墨菲定律吧。

越想得到的越得不到,不想要了却变得唾手可得。我却并不觉得这是什么好事。在你最需要一样东西的时候它不在场,即使最后出现了,那也是错过了。迟来的笔袋不能把我画在生物试卷上歪歪扭扭的图变得整洁漂亮,不能把我写在化学试卷上断断续续的字迹变得圆润流畅,不能将那个晚修时暴躁的我变回冷静,也不能让我卡上的金额变回到没有买笔时的样子。它也许是在等待被我找到,但在我的心中它早已是一个可有可无的存在。初中军训的第一天,我丢了一把梳子,当时急得满头是汗;可当第五天有同学无意发现它并还给我时,我只是神色淡淡地接过——我早就把它忘了。生活中处处都是这所谓“墨菲定律”,而不仅仅是一个找东西。一次迟来的关心、一句迟到的道歉、一个晚出现的人……可能曾经是被渴求了不知多久的东西,但一旦过了保质期,便只能被弃之敝履。

东西丢了,这事没法控制,但那一件件迟来的事,难道是不可控的吗?把想做的趁早做出来,想说的勇敢说出来,一念之间的事,却能引向不同的结局。何必犹豫,何必顾虑,正是年轻,才要无惧;正是青春,所以无憾。

【推荐语】文章诙谐幽默,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从笔袋不见到失而复得的全过程,阐释了墨菲定律的真谛,最后以小见大,以笔袋明志,实在难得。(赵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