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知识付费,你好

 新用户1606Lek8 2020-09-26

随着马东、罗胖、高晓松都相继在知识付费这前无古人的领域和商业模式中倾注大量的人力财力,也正预示着知识付费时代的到来。而这浪潮究竟源起何处,激起了我的好奇。

“知乎”、“喜马拉雅”、“得到”......它们依仗着大量引人发笑的段子和近乎覆盖一切领域的他人的见解游走在人们的手机上。而像“得到”、“好好说话”等app则通过明星效应和专业人士的权威性来吸引眼球。它们提供的“学习方式”大致为听书、看视频这样让新时代人们更容易接受的方式来传播知识。

某意林文章写到,“在大数据时代,只要时间够,不需要专业知识,人人能出一本百科全书!”其中不难看出,大数据时代的特点有两个,一个时间紧,二个信息庞杂。这便是为什么人们好似中了邪般抛弃了免费的度娘而去为知识付费的理由之一。它给了人们一个平台,在那里,人们可以查阅最准确最清晰的信息,也能够在“最清澈”的互联网环境下冲浪,免去了污浊,免去了无用功。

从另一个角度看,它也展现了人们对文化知识的渴求如滔滔江水般汹涌澎湃,而无数的中低产阶级群众在密不透风的生活中进行碎片式学习也是迫不得已的下下策。相比于刷微博那些所谓的“头条”落下空虚,倒不如学两个小贴士来得丰富生活,只要信息不出错,信息付费反而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知识”爆炸,也为群众铺就了一条繁花似锦的学习大道。

但这也不免让人联想到书籍,它古朴风趣,有握在手里的踏实,也有呵护双眼的温柔。但人们仿佛已将它冷漠,有人说“现在看书,是看情怀。”可若我们没点情怀,只是在所谓的知识中刷来刷去,到头来也只是没有魂的机器,真正能使人成功的,还是看书留下的精气和耐心......

总而言之,在这互联网大数据时代下,知识付费的到来已成定局,也可以说来势汹汹,而怎么对于处理它和书籍这一老大哥的关系,便是下一个课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