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此历史——读《玛丽 安托瓦内特传》有感

 新用户1606Lek8 2020-09-26

提到法国大革命,同学首先想到的或许是“攻占巴士底狱”“雅各宾党”还有“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是这种简单粗暴的概括与这些苍白的标签真能让我们了解法国大革命吗?初高中的历史课程之所以让人不免感到枯燥乏味,不正是因为它忽略了历史背后人性的复杂纠葛,单单用时间、地点、事件、阶级立场来下定义。这样的做法貌似使得历史变得容易理解与背记,殊不知历史的复杂、多面性正是历史的魅力所在。历史教材将史料由繁化简的做法,往往导致了学生对历史了解的片面化、格式化。

茨威格笔下的法国大革命是立体多面的,奸诈狡猾的阴谋家,摆弄人心的骗子,勇敢热情但同时盲目疯狂的群众,为了利益而叛国的贵族,同时也有危难中的真情。文中大量考据之后还有对人物心理大胆合理的揣摩演绎,那个风起云涌,血雨腥风的时代就这样在他的笔下重现。

我们都知道法国大革命是一场追求自由、平等推翻封建阶级的革命。但是过程中的种种又不禁让人重新思考其正义与否。起初,民众不满王后的无度挥霍,然而好事之徒煽风点火将事件添油加醋,将王后玛丽描绘成邪恶凶残的魔女、无耻的淫妇。在整个过程中,早已没有人去关注风言风语的真实性,民众需要的是发泄的出口,而不是事实真相,投机者只知道捕风捉影,空穴来风,他们不在乎事实,也不担心为此负责(事态早已脱离控制),民众感兴趣王后的私事,民众希望她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女魔头,没有证据不要紧,可以编造。直到几个世纪后,人们才冷静下来,发现那些无端的指责何其荒谬。这不禁教人联想到如今网络上一些自以为是听风就是雨的键盘侠在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可以对素不相识的人肆意诋毁,多么相似又悲哀。回看玛丽王后身上无端的指责,难道因为她的奢靡无度她就可以被随意诋毁,抹黑吗?法国大革命因为是追求自由、平等的斗争,那其中的勾心斗角,血腥残暴,就都可以正义的吗?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教给我们的,从来不只是苍白的理论概念。学习历史不只为了了解历史知识,更是在重要历史事件中学会反思,学会做人的原则,学会生活。

【推荐语】揭示了隐藏在历史事件中的阴暗面,颇具深度。(武自厚)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