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桂花不香

 新用户1606Lek8 2020-09-26

“我看见桂花们激动地想要从包装袋里跳出来,我听见桂花愤怒的声音:我们要自由!我们要解放!这时候,他们好像成了爆米花,黄金的喷泉刷地冲上天空,散落了一地。”

“桂花们一串接一串地从板车上滑下来,接着义无反顾地跳向水里,拦也拦不住。我敢保证,今天围观的所有人都见到了这桂花投水的奇景。”

在人物的勾画和玩弄词句上,苏童是高手。他的小说读起来妙趣横生,有灵秀之感,却每每在句末带着点戏谑轻佻的未竟之意。《桂花连锁集团》,初看时没什么想法,可叫我越想越觉得有意思,耐琢磨,竟将我初看比较爱的几篇给比了下去。

《桂花连锁集团》到底想表达什么呢?它荒谬的剧情是什么的缩影?满口谎言的六骗子后来去了哪?塔镇的桂花香飘散到了何方?

故事开篇讲道:我把拖拉机骗得翻倒在松树塘里,一车金黄的桂花倾泻在其中。我对着桂花看入迷了,完全不知道堂兄曹建立目睹了这一切。从此之后,我成为了塔镇上每一个人指指点点的对象:这个老六啊,人特聪明,就是没用在正道儿上,光会骗人……

这简直是惊艳的一笔。这个开头的引人之处体现在苏童深厚灵动的笔力中,而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寥寥数段中交代了整个故事最重要的两个规则,并且隐隐暗示了后面情节的走向。

小说里两个铁一般的,真理一般的颠扑不破的守则:塔镇的人民痛恨鄙视说谎的人,且永远不会原谅;塔镇人都对桂花怀着别样的感情。而故事的主人公曹老六,简直是这两个守则最矛盾,最冲突的结合体。

六骗子在塔镇声名狼藉,所有人都拒绝相信他说的任何一句话。他就是这样长大。这也是必要的,就小说而言。因他从来孤独寂寞,所以他觉得自己能够理解桂花的寂寞;没人跟他讲话,他就坚信自己能听懂桂花讲话。小说就夹在这样两条线里状似无序但是优美地行进下去。

在家乡实在呆不下去了,六骗子决定到天城贩卖塔镇的桂花。这一点就又能看出来了,塔镇人和桂花必定是牢不可分的。老六为何不能去当个农民工,再不然,为何不能去卖兰花,卖梅花,卖桃花,偏要卖桂花。这一卖,就注定了他虽然远避天城,仍逃不过塔镇人的谴责和轻视。

曹老六是个优秀的推销员,他的内心却是狂乱的。他每天都对着桂花诉说自己的心事——他的话语仿佛不像是出于个人,倒像是某种关于屈从的意识的代表——桂花是他的朋友,是他的知己。在小说里,桂花才是无暇的,是向往着自由平等,是正义善良的化身。桂花指导着曹老六如何做人,没了桂花,老六是不知如何自处的。所以,当桂花抛下了他,觉得他烂泥扶不上墙时,六骗子的故事结束了,他崩溃了。

这样不得不提到他的堂兄曹建立。曹建立是故事里和主角截然相反的人物,他见不得人说谎,自己更是一辈子没说过谎。他到天城做六骗子的助手,六骗子为了得到安慰,非要教他说谎,他差点没哭出来。有趣的是,后来,曹建立被改造成了一个满嘴谎话的老油条,还因诈骗入了狱。更有趣的是,虽然六骗子实际上没有诈骗,仍承受着老乡质疑的眼光,曹建立虽然自学成才,仍得到了所有人的原谅。

再后来,桂花不香了,它们因大量的生产失去了精魂。六骗子感到命运与共的悲凉,他说:桂花的命运就是我的命运。但是到了最后,桂花投水之时,他才发现,桂花有路可走,它们从自然中来,回到自然也是那样容易;不像自己,一具泥塑的肉躯壳,从塔镇里来,却难以回去。

六骗子象征着谎言吗?象征着屈服吗?象征着乡土的情结吗?从书中他自己的思考来看,他的精神层次又超过了周围的人许多。他是复杂而迷惘的灵魂,处于文中时,我也仿佛感到一种天大地大,无可归一的感觉。曹老六的谎言,其实是适度的,但是没有人谅解他。他本可以改,只是他对于其他人来说过于聪明了,他不明白自己凭什么要改,所以被孤立。

桂花不香,桂花不香。天下第一香的桂花被无知的塔镇人尽数摧折,曹老六的人生亦然。只不过,就像他自己说的:我才发现,我的命运远不如桂花的命运,从来都是这样。

【推荐语】苏童《桂花连锁集团》的读后感想,文章抒以己见,曲尽其妙,理解十分深刻,有自己的一番感悟与思考,解释了“六骗子”因谎言所遭到的谴责和轻视,还有他逃不掉甚至不及桂花般的悲凉命运。(陈佳怡)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