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葡萄灰霉病发病规律

 明春日月 2020-09-26
4葡萄灰霉病
葡萄灰霉病在世界上的任何葡萄园都可以发现。在葡萄根瘤蚜传入欧洲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葡萄灰霉病被当做二次侵染性病害,但之后随着嫁接栽培的流行,葡萄灰霉病危害加重,才引起大家的关注并重新考虑和研究它。
温暖或凉爽的气候条件,但是湿度比较大时,非常有利于葡萄灰霉病的发生。
葡萄灰霉病侵染葡萄,在产量和品质上都会造成影响,包括由于穗轴的干枯造成没有成熟的果穗或部分果穗的脱落,或干枯、缩水。但是造成的危害因葡萄的用处不同而有差别。对于鲜食葡萄,不但造成产量降低,而且在葡萄的储藏、运输过程中继续腐烂,成为储藏和运输过程葡萄腐烂的罪魁祸首;对于酿酒葡萄主要是影响质量,因为灰霉病的感染造成葡萄中营养成分的生理生化的变化:病菌把葡萄糖和果糖转化成丙三醇和葡萄糖酸,病菌还产生一些酶,这些酶促使酚类物质(产生果香和酒的香气)氧化,破坏香气。病菌还分泌多聚糖,例如β-葡聚糖,造成酒体浑浊,澄清度下降。用混杂或含有灰霉病病果的葡萄酿造的葡萄酒,有怪味或味道欠佳,并且容易被氧化和被细菌感染,也不容易存放,影响葡萄酒的陈酿和年份。但是,对于一些品种,在一些特殊地区的秋天的特殊气候条件下,
灰霉病的侵染可以产生例外,这种“贵腐”对酿制特别甜的白葡萄酒非常有利,
可用于生产世界闻名的“贵腐”酒,
4.1 症状与为害
在我国,灰霉病的发生危害包括两个时期,花期和成熟期。但冬季雨水多和春季多雨的地区,早春也侵染葡萄的幼芽、新梢和幼叶。
幼芽和新梢受害,会现成褐色病斑,导致干枯。在晚春和花期,叶片上被侵染后会形成的大的病斑,一般在叶片的边沿、比较薄的地方,病斑为不规则形状、红褐色。
在花帽脱落前(开花前至开花),病菌可以侵染花序,造成腐烂或干枯,而后脱落。早花期的后期,病菌会频繁侵染逐渐萎蔫的花帽、雌蕊和败育(或发育不完全)的幼果,这些花帽、雌蕊和败育的幼果如果遇到特殊气候,会粘贴在果穗或果粒上。这样,病菌从这些粘贴的组织开始,侵染果梗和穗轴。这些受感染的果梗和穗轴开始形成小型的褐色病斑,之后病斑颜色逐渐加重变为黑色。在夏末,这些病斑发展成围绕果梗或穗轴一圈的病斑,导致果穗萎蔫(有时脱落)(在气候干燥时),产生霉层导致整个果穗的腐烂(气候湿润时)。
进入成熟期,灰霉病病菌可以通过表皮和伤口直接侵入果实。比较紧的果穗,果实互相挤压,先通过相临的果粒传染,然后霉层会逐渐侵染整个果穗。白色品种被感染,果粒变成褐色;黑色品种被侵染,果粒变成红色。如果气候干燥,被侵染的果粒干枯;如果气候湿润,果粒会破裂,并且在果实表面形成鼠灰色的霉层。
对于鲜食葡萄,被侵染的果穗在低温储藏期间,穗轴可以发展成湿腐,并逐渐被褐色霉层覆盖,这些霉层有时可以产生分生孢子;被侵染的果粒,会形成褐色圆形病斑,并逐渐发展到整个果粒,这个病斑的表皮何以轻易被擦掉。
湿度大时成熟不好的枝蔓,在晚秋和初冬枝蔓的表皮可以被侵染,表现为皮层被“漂白”,并在表面形成黑色菌核和灰色煤层(产生了分生孢子)。
嫁接后,在30℃的发育箱(或培养箱)内,因为湿度比较大,接穗和砧木的接口可以被感染,导致嫁接失败。接穗和砧木的接口一般用石蜡密封,加快愈伤组织的形成和愈合;葡萄灰霉病的病菌,可以在石蜡形成的膜下面发展,所以,被灰霉病感染的嫁接苗木,会抑制嫁接口的愈合,导致嫁接失败。
4.2 病原
灰霉病病菌无性世代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属于半知菌亚门,丝孢目,淡色孢科,葡萄孢属。灰葡萄孢是葡萄园最常见的形式,产生分生孢子。有性世代为富氏菌核菌Botryotinia fuckeliana (de Bary)Whetzel。
灰葡萄孢菌丝是带褐色的橄榄色,有隔膜、圆拄型但近隔膜的地方稍膨大。菌丝的直径因形成过程的环境条件有变化,一般在11-23μm之间。
分生孢子梗长数根丛生,1-3mm×11-14μm,直立或稍弯曲,黑褐色或淡褐色、细长,显的很健壮,顶端1-2次分枝,分枝后顶端细胞膨大,呈棒头状,上密生小梗,着生着许多分生孢子。分生孢子卵圆性或亚球型,表面光滑,单孢,略带灰色,整体看(很多分生孢子)为灰色。9-16μm×6-10μm
在不利的环境条件下,菌丝可以形成黑色、坚硬的菌核(2-4mm×1-3mm),牢固着生于基质上,由黑色、密致的表皮和髓部细胞组成。菌核在3-27℃萌发,产生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
菌核也可以萌发形成富氏菌核菌的子囊盘,但在葡萄园中非常少见。
4.3 侵染循环和发病规律
导致葡萄灰霉病的灰葡萄孢,并不是葡萄上的专性寄生(或特有)的病菌,它的寄主非常广,包括番茄、黄瓜、辣椒、茄子、白菜、许多豆类植物、苹果、梨等多种栽培作物和野生植物,侵染叶片、果实、果柄等部位,引起灰霉病。灰葡萄孢还可以在溃疡斑、衰老组织、死亡组织上腐生。
据资料记载,有些地区以秋季在枝条上形成的菌核越冬,有些地区以菌丝在树皮和休眠芽越冬。一般两种形式都存在,只不过是以哪种形式为主的问题。越冬后的菌核和菌丝,在春天产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被风、雨传播和分散,作为春季的侵染源。据检测,成熟期葡萄园中的灰葡萄孢分生孢子的数量最大。
分生孢子在1~30℃都可以萌发(萌发的最适合温度是18℃),但要求有90%以上的湿度或有水分存在。如果有水分存在,叶片、枝条、果实上的花粉或分泌物会刺激和促进分生孢子的萌发。在适宜温度(15~20℃)和满足水份要求(有水或90%以上湿度)条件下,侵入需要15个小时;如果温度比较低,会需要更多的时间完成侵入。
萌发后的菌丝,可以通过比较感病的葡萄品种的表皮,直接侵入。电镜观测,在果实上,没有功能的气孔周围形成很多小的沟壑或裂缝,分生孢子萌发后的菌丝管,就是通过这些沟壑或裂缝进入葡萄,使葡萄得病。如果有伤口存在,例如虫害、白粉病、冰雹、鸟害等造成的伤口,会加速和促进葡萄灰霉病的侵染和发病。
花期的后期,气象条件合适时,病菌还可以通过柱头或花柱侵入子房。当然,这种侵入在当时不会造成任何症状,但果实成熟期会导致发病。
要了解防治方面的内容,请注册为会员或联系0371-6579380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