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京山地道方言(4)——怎么看起来是对的, 读起来是错的呢?

 鄂中京山 2020-09-26

一、怎么看起来是对的, 读起来是错的呢?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村(当时叫大队)都有一所学校, 教师大多数是本村中有点来头人担任。在某年的学年考试时, 某公社三年级统考语文试题中有一道用“天真”一词造句的试题。

一学生造了一句:“今天真热, 我都流汗了”。

试卷发下来, 那学生看也没看, 试卷一折就统进书包回家了 。中午家长看阅小孩子的卷子,发现这道题是个大红叉,他觉得造句就是把规定的词语用到一个句子里就行了,但又拿不准,于是问小孩:老师是怎样讲造句的?小孩答道:老师说,就是用卷子上规定的词语说一句话,这个词不分开就行了。对呀,我也是这样想的,为什么老师给你打叉呢?小孩当然回答不了其父的问话,低头不语。于是家长立马赶到就在村前不远的学校,找到小孩的语文老师,把卷子一甩,劈头问道:我的伢这个句子错在哪里?

那位老师是大队贫协主任的女儿,去年才从这个学校的初中部毕业(即小学五年、 初中二年) 。她红着脸答道:老师们都说是错的,我就打了叉。

家长知道与这位老师纠缠是没用的,于是以一副鄙夷不屑地脸色离开这位老师,径直去找校长。校长五十多岁,是公办老师下放到村里来的。校长问明情况,又看了看试卷,就和颜悦色地说:你把你伢造的句子慢慢读给我听听看。家长照校长的话做了,校长笑了,家长望着校长的笑脸,也疑惑起来:噫,这句话怎么看起来是对的,读起来是错的呢?

校长解释道:要造的句子一定要表达符合这个词语意义的语境才对,不是简单地把这个词语放到一个随便的句子都行。你小孩根本没弄懂天真是什么意思。该家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悻悻地离开了学校。

二、 要是我的孙伢耶, 跟得上他一半就好了 

某初三学生家较宽裕,父母忙于经商,疏于管教,竟偷偷迷上烟瘾,若半天不抽烟就憋得慌。好不容易熬到了中午,该生放学回家吃午饭,刚走到校门口,就从口袋里抽出烟来准备点火过瘾。他猛一回头,发现班主任正推着自行车,夹在人流中准备上街买菜,恰在他的身后。班主任老师也发现了此生的行为,于是怒目圆睁叱斥道:你竟敢校门未出就明目张胆地抽烟?

该生出于理亏,慌忙把烟扔到地上。班主任又喝道:你竟敢浪费,这烟不是你父母的血汗换来的?

那生于是把地上的烟拾起来,放进口袋里。那班主任见此更加愤怒了。你还想再抽?

我,我,那生不知所措,只能嗫嗫嚅嚅,希望老师能宽待处理。恰好此时迎面走来一位给孙儿送午餐的老大爷。该生灵机一动,忙把手中这颗烫手山芋递给了这位老大爷。

这位老人见学生给他送烟,非常感激,异常虔诚地对身旁的这位班主任老师恭维道:您教的学生真懂事,讲礼行,还给烟我抽,要是我的孙伢耶, 跟得上这伢一半就好了。

听此话,老师一脸无奈,学生一脸尴尬。出于脸面,怕招人注意,两人都迅速离开现场,汇入街上滚滚人流中去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