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芪与黄芪的区别是什么?

 一事无成凑热闹 2020-09-26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黄芪属豆科植物,是非常常见的中药材,植株品种较多,分布于全国各地。目前,市面上的黄芪因产地不同主要分为内蒙古黄芪和甘肃黄芪,主产于内蒙,山西和东北的黄芪被称作“北芪”,主产于甘肃,陕西的黄芪被称作“陇西黄芪”或“西芪”。实际上,北芪与西芪学名统称为黄芪,二者同科同属,均为膜荚黄芪,主要区别在于产地,性状和有效成分的差异。其他方面并无明显的区别。

考究医学文献,历代医药学家认为北芪的入药历史悠久,产地环境适宜,临床疗效较好,明代的药学著作《本草蒙荃》中记载:“北芪,出山西沁州棉上,此品极佳”。山西与内蒙古地理位置临界,该地区所生长的黄芪,条形较直,皮色黄白,质地疏松绵软,口味甘甜,豆腥味足,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中医习称为“棉芪”,属北黄芪的上品。

★气味俱佳的“北芪”

  • 北黄芪属豆科膜荚黄芪,目前分布于内蒙古,山西,东北。此外,黑龙江与内蒙古还有一种野生的蒙古黄芪,皮色红,内部枯朽,是黄芪的另一个品种,不属于膜荚黄芪,被称作“红芪”,该品种也归类于北芪。
  • 北芪最大的特点是豆腥味大,质地疏松绵软,断面分为皮部和木部,皮部是外皮部分,約占黄芪断面的2╱5,木部是内部的芯,约占断面的3╱5,皮部色白,犹如冠玉围栏在木部周围,木部的内部色黄,呈现出放射样纹理,犹如金色的井口,所以北芪具有中药鉴定中典型的“金井玉栏”的性状。
  • 众所周知,黄芪具有良好的补气作用,黄芪在古代写作黄耆,耆有长者之意,意为“补气之长”,《本草求真》称黄芪是“补气之最”。补气针对的是气虚证引起的诸多病证表现,北芪具有良好的补气作用,源于气味形质均符合补气药的基本要素。
  • 北芪质地疏松,根茎较长,生长年限长者内部可出现空心,唐容川认为质地疏松的北芪形如三焦网膜,具有向上升发阳气和向下推动三焦水道运行的作用。北芪也被公认为具有补气升阳和利水消肿的效用。
  • 现代研究北芪的黄芪皂苷含量较高,有效成分明显高于其他产地,属良好的道地药材。

★西芪与北芪的区别

  • 曾几何时,陕西,甘肃等地的黄芪习称为西芪,它也具有棉芪的基本性状特征,而且临床疗效非常好,很多古代医家均认为西芪属黄芪之正宗。如南北朝时期的医药学家陶弘景认为“黄芪,第一出陇西洮阳,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洮阳这个地区就是今天的甘肃省。其品质变化可能与时代变迁,气候变化,种子改变等因素有关。
  • 目前,甘肃黄芪是市场上产量最大的黄芪,其品种与北芪同属膜荚黄芪,但是外形性状区别较大,西芪皮色黄,内部质地紧凑,个别西芪断面的木部结实坚硬,形如木柴,咀嚼西芪与北芪就会明显的发现,北芪质地绵软,西芪质地坚硬。
  • 口感方面,北芪豆腥味大,甜味较大,回味微微泛苦,西芪甜味明显,回味仍然是甘甜味道。

总结

当下,市场上的黄芪以种植品居多,除了内蒙,甘肃之外,河北,山西均有种植品的分布,北芪与西芪均是最常见的两个黄芪种类,而且二者功效相同,药物含量高低差异不大,西芪大多含量合格,个别北芪含量超标,仅此而已。朋友们在选择黄芪时,不必过于强调北芪与西芪之分,由于西芪产量大,所以,您用的北芪也很有可能是西芪。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大家好,我是中医朱旭阳,文中参考了中医药理论著作,结合个人经验,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