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今日立秋|暑去秋来,一园知秋

 遐逸生境知识库 2020-09-27



庚子年 / 拾叁   立秋

2020年8月7日 - 8月21日

凉风至;白露生;寒蝉鸣

一与故人别,再见新蝉鸣。

是夕凉飙起,闲境入幽情。

回灯见栖鹤,隔竹闻吹笙。

夜茶一两杓,秋吟三数声。

所思渺千里,云水长洲城。

——《立秋夕有怀梦得》唐·白居易

立秋了
一片叶,送来秋的请柬

夏天最后的日子
永远不会有变冷的感觉
到了立秋
你几乎无法相信夏天就要过去了
当月份牌翻到印有“立秋”字样那一页时
我们却还在汗流浃背地与酷暑鏖战
▲ 立秋无雨是空秋,万物从来一半收

清代文人美食家袁枚在《随园食单》中
阐述了“过时而不可吃”
立秋,拉开了因季而食的的秋季篇章

秋日的橙子,肥美的膏蟹

都从立秋进入成熟的倒计时

“秋风起,蟹脚痒”

老饕们早就摩拳擦掌了

▲ 立秋,意味着螃蟹即将进入膏肥肉厚的季节

“咬秋”更有告别夏日的意味

啃一口清凉的西瓜

消除余夏暑热

自家有水井的人家可就更幸福了

把西瓜装进篮子或是米袋里

然后沉到井里放上半天

这样“激”出来的西瓜就好像放进冰箱冰冻一样

冰凉爽口,咬下去整个人都一哆嗦

顿时把夏天的暑气都逼走了不少

闭上眼
假装还听得见门口路过的叫卖声
假装还听得见“磨剪子嘞戗菜刀”
假装还能吃上那口秋日被水井浸过的西瓜
立秋美味,即在下日后的一口回忆

立秋习俗


戴楸树叶、食瓜水、吃赤豆……
都是老苏州的习俗
真正的江南地区“老苏州”
把立秋吃西瓜称为“食瓜水”
所谓“戴楸叶,食瓜水,吞赤小豆七粒,皆吴中节物也”

▲ 楸树叶三角状卵形,花聚集于枝顶

因为“楸”与“秋”同音
古人通过在身上佩戴楸叶
希望早早结束盛夏的暑热
迎接秋天的到来
古时,苏州的妇女儿童会在立秋这天
将楸叶剪成各种花样
或插于鬓角,或佩于胸前,寓意平安


除了戴楸叶
苏州人在立秋时还有吃赤豆的习俗
古时,人们会在立秋这一天服食七颗赤豆
这是因为在传统文化中
“七”是代表圆满的意思
赤豆又有驱邪避灾
保平安求健康的寓意

三候笔记

凉风至

凉风绕曲房

寒蝉鸣高柳

凉风是西风肃清之风

肃清是为收敛

秋为“揫”

揫就是敛聚

白露生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清凉风来

露珠晶莹变白

白是秋之标识

但露尚未凝滞

还能在阳光下滚动

非“相思黄叶落,白露点青苔”之露


寒蝉鸣

踟蹰亦何留

相思无终极

秋风发微凉

寒蝉鸣我侧

古人硬要分辨寒蝉小而青紫

其实应是蝉们秋凉后发声困难

知生命将尽的变声凄切

碧树未摇落

寒蝉已悲鸣

此时“夜凉枕簟滑,秋燥衣巾轻”了


拙政园里的立秋

踏入拙政园的那一刻起,便落入荷的包围中,荷香丝丝,荷风飒飒,荷花婷婷,荷叶翩翩,若手持一个蓬蓬头,分明变成宋朝玉雕人物—执荷童子,雅极,美极。剥食莲子的刹那,有恍若梦中之感。

观雅石、赏盆景、辨荷色,一阵不请自来的江南雨,江南的立秋雨也来凑趣,淋湿了石径和花木,雨从芭蕉叶上滑落,把“雨打芭蕉”的浓浓诗意迅速传导开来。

此刻撑一把伞行在拙政园,你分明变成一朵行走的莲蓬,雨打芭蕉,有音乐的叮咚和天籁;雨打荷叶,又有“大珠小珠落玉盘”的俏丽。听江南秋雨一声声叮咛,你的心立刻酥软了几分,也柔润了许多。



立秋节气,敬颂秋祺。

好好生活,四季平安!

视 觉 / 喜玛拉雅北坡的鱼、呆呆龙

部分图文来自于网络

— FIN —

出品

/

拙政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