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簸箕的四季轮转

 简心素文 2020-09-27

水簸箕的四季轮转

要说水簸箕,首先要提到村里面的三个大坑。村东、西两头各有一个,中间也有一个。每个坑有两、三个篮球场那么大,常年积水,这些大坑算是村里面的泄洪之地。

顾名思义,水簸箕就是流水的簸箕——街道中的雨水经此流入大坑。水簸箕通常由青砖、石板砌成,与街道基本垂直。水簸箕中间宽约两米,两边的沿儿宽约半米,雨水流过簸箕的底儿,往下流就是楼梯的形状,雨水沿着水簸箕的阶梯,一层一层往下跳,直到快活地跳进大坑。

下雨天,水簸箕是孩子们的乐园。雨还蒙蒙下着,孩子们就披一片塑料纸,赤着脚来水簸箕嬉戏。雨水从大街小巷流出,汇集到水簸箕就显得汹涌澎湃。水从水簸箕跌落坑底,犹如瀑布一样壮观,发出轰隆的巨大响声。

这时候我们是不敢踏上水簸箕的,唯恐被水流冲到坑里。当水流变小,胆子大的孩子就跃跃欲试,踮着脚轻轻踏进水簸箕。一个,两个,三个……围观的孩子接二连三去里面趟水玩耍。水簸箕里面细波粼粼,孩子们胖胖的小脚丫,犹如一条条欢快的鱼儿。

随着水流而来的树叶,打着旋儿的草片,都成了孩子们的玩具。我们把树叶、草片当成一艘艘战舰,带着我们的梦想,随着水流驶入大水坑,驶向远方。

水势再小一些,水簸箕的阶梯水流一层一层,犹如挂上晶莹的珠帘。淘气包忍不住,小心翼翼地沿着阶梯往下走。水流淙淙,溅湿了裤管儿也不管不顾。忽地大人一声“危险”,淘气包手脚并用,似小猴一般飞快爬上水簸箕。

三个大坑,当然有三个水簸箕,我最喜欢、也最熟悉的是村东头的水簸箕。

春风和暖,水簸箕旁,大水坑岸边,杨柳依依,呈现万种风情。野花一朵、两朵,似春天的眼睛。水簸箕的阶梯缝,也调皮地冒出嫩草芽。经过一个隆冬的沉睡,水簸箕又焕发了新的生机。

水坑的边沿,有数不清的胶泥。冬日里家家户户用它和煤糊煤火,春日里就成了孩子们的宝贝。你一块,我一块,在水簸箕的青石板上又揉又捏,胶泥硬邦邦的身子慢慢变得柔软起来,好脾气地任我们摆弄成各种模样——泥咕咕、泥碗、小泥人……一个个活灵活现,站在水簸箕上妙趣横生,路过的婶娘、叔伯也忍不住夸赞。

夏天的水簸箕是块风水宝地。凉风习习,蝉声阵阵。白天婆娘带着孩子乘凉、洗衣服,清清的水波,白白的鹅,绿绿的树影,还有时唱时歇的青蛙,让水簸箕有种朦朦胧胧的江南水乡美,给人无限的遐想和欢乐。

夜晚男人们在此大摆龙门阵,小孩子央求二根爷讲故事。二根爷拿起烟袋锅,在水簸箕上敲两下,清清嗓子,我们就沉浸在或嫦娥或织女的神奇世界!水簸箕的沿儿上铺有石板,躺上去凉丝丝的,往往听着听着就进入了梦乡……

秋天的水簸箕,被主妇们打扮成了一幅画。水簸箕水冲人擦,在村子里算是干净的地方,再加上通风,大家都愿意去晾晒东西。白白的萝卜片,青青的嫩豆角,红红的尖辣椒,黄黄的玉米粒……远远望去,色彩明丽,喜气洋洋!水簸箕俨然一位衣着明艳的新娘!

冬天到了,辛苦了一年的水簸箕渐渐沉寂。一场大雪,抚慰了水簸箕的疲劳,它盖着雪被,安详地任由麻雀在上面蹦跶出一串串纹饰。

每每回家乡,我总要看看水簸箕,虽然它满脸沧桑,风光不在,但它在我心中依旧美丽。

水簸箕,是童年记忆里一座宏伟的建筑,也是时光荏苒中一个温情的城堡。每每忆起,内心总会泛起一阵软软的涟漪!

作者:碧海蓝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