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让失落绽放成花朵美丽心田

 简心素文 2020-09-27

让失落绽放成花朵美丽心田

女儿和女婿在美国工作的时候,我曾去美国小住。在那里,我第一次品尝到了失落的苦涩。

在女儿家,工作日里,女儿女婿上班带什么午饭,下班后晚饭吃什么,他们都能说出自己的安排。到了周末,去哪个饭馆吃饭,到哪里去游玩,不熟悉环境的我更是没有任何主见,一律跟着她们走。

我发现,女儿早已不是由我侍侯一日三餐时的中学生了。

她是一家之主,他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惯。比如,那时女婿在一家电脑公司工作,每天上午九点钟开车去上班,晚上五点多钟回家,晚饭后经常加班到深夜或凌晨。女儿在纽约当经济新闻记者,她虽然不太熬夜,但因上班路远,不仅需要早走赶火车,还要抓紧早晨时间编辑新闻稿件,不过,她的早睡早起还不如我的更早。

饮水习惯我们也不一样,瓶装水他们拿来就喝,不怕凉,而我就喜欢喝烧开了的热水。在女儿家,当好后勤适应他们的工作与生活慢慢成了我的必修课。我发现他们很习惯的事情而我却不熟悉,很多方面注定依赖孩子们。

久而久之,感觉在异国他乡,我这个多年的主角变配角了,以往在家庭里的优势已不复存在,心里挺别扭。我感觉自己除了有新老更替的沧桑感之外,还有几分挥之不去的失落。不跟趟的感觉笼罩着,刚去美国时的新鲜和愉悦几近消退。

不能钻牛角尖,我主动劝着自己。女儿已经长大,建立了家庭,在女儿家自然女儿女婿是主角,那是他们的家,不久的将来,他们也会当家长哺育下一代,这是自然规律在家庭生活中的正常演绎。应该高兴地接受,有什么可别扭的?

其实,让我难受的可能是另外一件事。在国内我是英语老师,多年来培养了许多喜欢学习英语的好学生。他们上了高中,读了大学,出国的,没出国的,绝大多数发音标准,口语不怵头,成绩也好,还因此而感谢我这个初中英语老师,为他们打下了良好的英语学习基础。而我自己到了美国,却听不懂美国人说话!不能独立出去办事。

女婿的一个朋友安慰我,说刚来美国的中国人都有这个过程,曾有一位教授在美国呆了两年也没过听力这一关。听了这些,我彻底没脾气了,因为除却外国人说母语速度快之外,我耳背听汉语也不十全十美,就别跟自己听不懂外国话着急啦。再说,女儿女婿在国内都是大学英语本科毕业,又分别留学英国与美国,他们的英语水平在工作及对外交往中早已进入无障碍境界。如今,我这个自觉很牛的初中英语老师,与他们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从前女儿是我的学生,现在女儿女婿的知识与才华远超于我,很多方面他们都是我的老师。作为家长,这是我久已盼望的,岂有失落之理?

失落是一种让人消极的情绪,必须克服。我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家庭之外的各种失落也时不时会淡淡地袭击心头,现在我总把这种不良情绪的袭击变成一种前进的动力,鞭策自己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用。

去美国小住距今十多年过去了,我没有停止老年大学的学习,也没有停止自己喜欢的工作,我以此作为抗拒衰老、抗拒落后的办法,积极地生活,受益匪浅。曾经的失落为我浇水施肥,不断地幻化成艳丽的花朵,如今已开满心田。

作者:慕淑风

行李的“沧海桑田”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