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夏夜小调也多情

 简心素文 2020-09-27

夏夜小调也多情

又到了夏蝉长鸣的季节,虽在这地方小城品听不到夏夜雨打芭蕉的声韵,偶尔的风过叶婆娑还是让人有种炎炎夏日里不合时宜的清爽润心。

营业到每天的深夜,都不晓得该对自己道晚安还是say早好。昏黄路灯下偶尔匆匆闪过的夜班族的身影,成了有别于白天的另类风景。跟白天吆五喝六的招呼不同,这个点的顾客,语调都带着疲惫的倦意,慢条斯理,轻声细语,就像随处都能听见的背景音乐一样温和。因为放暑假,许多孩子随爷爷奶奶从老家赶过来跟父母短暂的团聚。有的小夫妻则带着四五岁左右的孩子一直熬到半夜,孩子实在犯困的时候便在车间的角落随便铺一层辅料小睡,然后在睡意朦胧中被下班的父母唤醒一起回家。每次看到这样迷蒙着睡眼的小孩子随父母来买东西,我都会拿些小食品给他们,毕竟是孩子,看到吃的或者玩的小东西,立马困意全消,那笑容,让人有种愉悦的满足。这情景总会让我想起小时候,因为父母的忙碌而被东邻西舍精心照顾的温暖感觉。

今天四叔的儿子返程回西藏,我没去送行,但我可以想象得出四婶强颜欢笑背后掩藏着的离愁。人生多聚散,但每次相聚的喜悦过后内心隐隐的关于再次分别的不安也只有当事人能够读懂。四叔只有一子,大学毕业后参军被分在西藏成了一名边防干警,由于隔得远,节假日也是他们最忙的时候,所以一年甚至两年都难得回家一次。若不是这次休婚假,我都不知道我们这一大家人什么时候才能这么开心地聚在一起。

叔婶都是朴实憨厚的农家人,跟所有的父母一样,他们希望自己的儿子有出息,活出他们不可能再实现的精彩。但是,逐渐衰老的人生又让他们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那就是没有孩子陪伴的日子,老两口守空巢的寂寞似乎只能靠不停歇的劳作去充实。平时家里的大事小情需要帮忙时,有大伯和三叔离得近照应着,外边有事时就来找我弟弟帮忙。

记得去年四叔骑车扭伤了脚,因为看得不及时而累及腿部,当他忍着痛来找我弟弟开车带他看病时,我读出了他脸上因为怕给我们添麻烦而略显的不安。我弟弟二话没说,立马开车带他去找了骨科医生,后来又去过几次,不知他是心疼钱还是真的好了,反正再来的时候让我们看他的伤腿,说能活动自如了。还有一次,四叔因为胳膊抬不起来,我带他去针灸,坐在诊室里,看着他因疼痛而扭曲的脸,心里一阵难过。我不知道我老去的时候,如果孩子不在身边,我的心里会不会写满凄凉,但我敢肯定的是,如果在我需要的时候,眼前有个嘘寒问暖、跑前跑后的年轻身影,那我一定是这世上最幸福的人。多年的劳作,让叔婶的脸上写满了与他们这个年龄不符的沧桑,现在他们期盼的是儿子的工作能调得近些,好让它们的思儿之情得以缓解,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愿他们早日如愿。

儿子放假十天,今天去学校接他,大包小包地塞了满满一车。我说搬家时也没这么多杂物啊!他说这都是书,能跟杂物相提并论嘛。接孩子的车多,堵了半天才出来,我寻思再开学正值伏天,建议他回校时带点解暑降温的东西。结果人家说什么?说教室里有空调,宿舍里有风扇,食堂里温度也不高,而且毕业班去操场晒太阳的机会都很少,不用那么麻烦的。我撇了撇嘴,没理他,看来这孩子跟我一样没出息,小逸即安。这次老师留的作业量大,那调皮孩子说他都计划好了,上午仨钟头、下午四小时写作业,其余时间看情况而定,但愿他能说到做到。一会儿,把这话给他记小本子上,作为他耍赖时的证据,呵呵。

电视里热播着偶像剧,店里的小姑娘看得是不亦乐乎。但是我一点都看不进去,我不向往浪漫,我只要真实的实实在在的生活。

作者:细雨芊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