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雷老大神侃”之八:怀念·父母

 简心素文 2020-09-27

“雷老大神侃”之八:

怀念·父母

每逢佳节倍思亲,虽然中秋已过,但怀念之情与日俱增,故而提笔表心。

我的家乡在滹沱河畔,美丽富饶,养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新人,憨厚淳朴的冀中人在这里世代繁衍。

父亲是一位纯粹的农家汉,高大魁梧是他一生的本钱。从小记得,我有四个姐姐一个妹妹,我自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小辫子梳到了十二岁。父母在艰苦卓绝的年代里是怎样把我们养活的?我清楚地记得:一家人生活在不宽绰的房间里,既是卧室又是厨房,每到雨季,外面雨停屋里还下。父母用瓢盆接着,清脆的叮咚声伴着母亲的故事让我们进入梦乡。每当醒来,母亲的针线还在手中,父亲的烟锅仍在发亮……

父亲很严肃,我们都怕他,尤其是姐姐她们。父亲脾气不好,可能是爷爷去世早的缘故吧!他十二岁就下地干活,帮奶奶料理家务,幼小的心灵忍痛负重,使父亲练就了一手好农活。父亲一生没有进过学堂,硬靠自修学会了珠算和文字,他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旱烟就是他一生的奢侈。母亲也常常为包庇罪,遭到父亲的痛斥。那时我们家是富农,曾祖父辛勤了一辈子留下来的许多地和牲口,让我们成了剥削阶级。父亲因成分问题,每年要到大队义务做苦工,父亲敢怒而不敢言。回到家里,一家人像阴了天一样,闷沉闷沉的,任劳任怨的父亲忍气吞声,默默地承受着那不公平的年代。

父亲年轻的时候,在武汉铁路局工作,曾经是武汉长江大桥的建造者,对当时不发达的祖国来说水泥的使用也是先行者。在号召支援农业的时候,被下放回家,他用水泥为乡亲们几乎每家做了盛粮食的瓮。父亲心灵手巧,还会一手泥瓦活,在过去给人家帮忙盖房是经常的事,在乡亲们眼里父亲是个有用的人。

父亲的言传身教,使我们从小受到了熏陶,在这平凡的家庭里成长起来。

母亲是个开朗幽默之人,善良好施,和谁都能说到一块。记得我家杀猪了,父亲割下一大块肉炖上了,母亲也蒸了一锅饼子,一家人开始过年了。这时,有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女孩来我家要饭了。那时就是有要饭的,像盐碱地不收的,靠天吃饭的。这个女孩大大的眼睛,衣服褴褛。母亲裹肉饼子给她吃,三嘴两嘴就吃完了,真可谓是“狼吞虎咽”。母亲干脆让她和我们一块吃,她毫不客气地挤了一个地方,大口吃肉,大口吃饼子。我用怀疑的目光看着她,但她好像是在自己家一样“横”。母亲一生勤劳朴素,把粗粮细作,让我们吃得津津有味。母亲一生没有和人吵过架,讲过理,她总是以微笑完成一切!她为村里说了好多的媒,深受乡亲们的爱戴。母亲的一生影响了我们,没有文化的母亲用行动为我们做了很好的榜样!

随着春夏秋冬的反复,身体硬朗的父亲变得老眼昏花,弓腰驼背。父亲有冠心病,时时让我不能脱衣而睡,少有动静就一骨碌爬起来,生怕父亲有个闪失。可是,有一天老父亲还是撒手人寰,离我们而去。我不能接受,因为太突然了,来不及让我们有任何的心理准备,我不相信事实,但事实已经如此!我没有了支柱,好像世界末日来到了……

父亲的去世对我打击太大了,我沉沦于悲伤之中。我三年没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其实这些有什么用?只是心理的安慰罢了,我明白。

母亲在父亲在世的时候,已得了半身不遂,在我们的精心照料下在床上渡过了十二个春秋。谁说百日无孝子,我道数年有奇人。

母亲得病是个二月初三,记得妹妹那年没有来看望母亲,但母亲时常挂念,在唠叨妹妹不来送麻花的情况下栓住了。其实唠叨麻花的时候,已经出血栓住了。记得母亲去世的第一个二月二,我帮爱人炸麻花,不知不觉就泪流满面了,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拿着刚出锅的麻花去了母亲的坟前,这才化解了那份思念之情。虽然这不是母亲的忌日,可我每年必去。

父母的一生不算伟大,但启迪了我们的一生。父母的安葬我举办得光光彩彩。为了怀念父母,我依然三年守孝,不灯红酒绿,张灯结彩。

每当女儿给我发来短信,祝我父亲节快乐,我都浮想联翩,感慨万千。此时此刻,能给父母一声问候是多么的幸运!能叫声老爸是多么的幸福!能有一个老妈是多么的奢侈!

严父慈母我怀念,

一生榜样为吾传。

音容笑貌常再现,

父爱如山母似海。

今生你也为人父,

莫把传统空作谈。

人过留名燕留声,

百年仰首思与怀。

凄然泪下!   

愿父母在天堂安好!不孝儿叩拜!!!

2011年9月21日

作者:雷战军

◆雷战军:憨叔的婚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