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谁孝顺谁当家

 简心素文 2020-09-27

谁孝顺谁当家

话说一户普通庄稼人姓程,三个儿子都已成家。当地风俗,老人在世时不准分家,公婆、儿子儿媳、孩子们是一个大家庭,又热闹,强弱搭配,家庭小共产主义。若老人都已去世,由家族长辈主持分家,也有没了老人,老大当家不分家的。

程老汉和三个儿子辛勤劳作,老婆婆当家主持公道,管理家务井井有条,儿媳都比较听话,小矛盾虽常有,但婆婆有办法化解,在当地也算是比较富裕的家庭。老婆婆由于常年劳心劳力,吃饭以剩饭为主,剩多少吃多少,每晚为儿子们冬棉夏单地缝衣服、做鞋袜直到深夜,争强好胜,说一不二。久而久之,劳累成疾,不到六十岁就去世了。去世之前,老婆婆不担心别的,只担心她死后老头子会受虐待,老伴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性格,使她放心不下,常常背着儿媳嘱咐老头子:“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该讲的话必须讲,越软弱越被欺负。按传统,我去世后会先让大儿媳当家掌管钱财,若她私心重不孝顺,就换个孝顺儿媳当家。”老婆婆思量,只要老头子挺起腰板,说话有理有据,还是顶用的。而且老婆婆私下里还给老伴留了些钱,她相信肯定能用得着。

婆婆去世的当年冬天,程老汉带领三个儿子整理自家几亩地。傍晚回来,儿媳们按照婆婆留下的传统习惯,给干活的男人们做一锅杂面汤,先热热乎乎喝一碗,待晚饭做好,正式吃饭。

往年婆婆掌管,汤面各半,今年儿媳们做,面多汤少。做好后,大儿媳稠稠地盛了一碗面放在炕桌丈夫面前,二儿媳照大嫂的样子,捞了一碗放在老二面前,老三媳妇捞面时捞不到几根,尽是短头头,一气之下,拿起笊篱把锅里所有面捞了半碗,加汤满碗放在自己丈夫老三面前。锅里只剩下汤,一根面也没有了,谁也不好意思给老公公倒碗里端上桌,僵持着。

程老汉等了好一会儿,也不见儿媳把他那碗汤面端上来,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莫非虐待开始了?又一想,不会吧?再等等。老头子的汤面端不上来,儿子们谁也不敢端碗开吃。愣了一会儿,几个儿媳,你看我,我看她,最后还是大儿媳动手端起锅来,倒了满满一碗汤,放到老公公面前。

老头子一看,桌子上两碗面、一碗汤面、自己面前一碗汤,心里彻底明白了。想起了老婆子临终的嘱咐,真叫死老婆子说中了,我还能干活呢,就开始虐待了。

老大、老二见父亲面前有了面汤,端起碗就吃,老头厉声说:“放下!每人说一句诗再吃。”老大说:“爹,又不是过年过节,说什么诗啊?”“让你说你就说,少废话!”“那爹你出个题目吧。”“眼目前的,看得见的,感觉到的,随便说两句就行。”老大思索了一下,说:“要吃饭还是老婆做的家常饭。”老二接着说,“要穿衣还是老婆缝的粗布衣。”老三说,“知冷知热知饱知饿还是自己的妻。”老大说:“爹你也得说呀。”老人家说:“今天要有你亲妈在,我这碗面汤不会这么稀。吃吧!”

老大媳妇说:“孩子他爷,先喝碗汤,一会儿就吃饭。”老二媳妇说:“汤里营养比面多,又好消化。”老大、老二端起碗狼吞虎咽吃了起来,老三伸手端碗,被媳妇按住,和老公公的碗交换了一下,示意丈夫快喝下去,老三端起那一碗汤,一口气喝了个光。老人家说:“老三家,别这样,该我喝汤我就喝汤吧。”老三媳妇端起汤面递到公公手里,老头子只好接过碗来,碗到嘴边,怎么也喝不下去,又放回桌上。老三媳妇又端递给公公,只见老人家眼泪汪汪,泪水在眼里直打转,就是没掉下来。程老汉有些不好意思,接过碗一口气吃完,下地穿鞋说:“我累了,回屋休息,我不饿,晚饭别等我了。”

老三媳妇见公公一手开门,一手抹眼泪。老大老二媳妇只顾烧火做饭,对老三媳妇的一些做法没去注意。见老头走后二人议论,这老头子挺难伺候,老小孩还在乎稀稠。

晚饭做好后,老三媳妇端饭送到公公屋里。老人听见儿媳叫门,急忙擦干眼泪,开门接过饭,内心感动。儿媳见公公两眼红红的,明白是咋回事,老人不是光为喝汤,是思念老伴而伤心。她安慰公公:“以后有我在,不会让你老人家受虐待。”

第二天早饭前,程老汉对大儿媳说:“老大家,把柜钥匙给我。”“孩他爷,你要什么我来取,不用自己动手。”“拿来吧,有人替我动手。”老大媳妇只好把一串钥匙交给公公,老头对儿子、儿媳宣布:“老太太说过,谁孝顺谁当家。从今天起,这个家由老三家主持,大家听她安排。老大家、老二家如不服气,我把你俩娘家爹叫来说明原因。”

老大、老二媳妇就怕把娘家人叫来说事,那在人前抬不起头来,还让娘家人跟着丢人现眼,虽然心中不服,也都不敢吭声了。漫长孤独的夜晚,老头内心思念、感激死去的老伴,有时彻夜难眠,日渐衰老。

作者:王新生

◆王新生:啥叫“会说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