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到了“布尔津” ——新疆游记(四) 2019年8月4日,星期日,天气晴,气温很高。 今天是我们到新疆的第三天,早上吃完早饭,我们约了郑师傅的车,准备长途奔波。郑师傅是一个专职驾车随游的司机,八点如约而至。他是一个很坦荡的师傅,90年生,1米8的个头,问他,他说90公斤的体重,最近瘦了一点,还有87公斤。 他是河北人,父亲当兵来到这里,在这里落户。他出生在新疆,是地道的新疆人。他开着一辆白色越野车,全新的,车牌6BV13,他说这车买了还不到两年。看得出,他是一个向阳派,性格开朗,乐观大方。 出了孔雀都城酒店,我们还依依不舍,拿出手机,留下记忆,在酒店门前拍了几张照片。孔雀酒店旁边是“魔指足道”店,大约是治脚病的,再旁边是“尕盼舍餐饮”,对面是“南航国际酒店”。中间一条街分两边,每边两条主干公交车道,车流如织。这里是一个繁华之地,我们满足地留下了这些记忆。他把我们两个笨重的箱子放上车子,很温和地等待着我们。 上车了,他一踏油门,跟着车流,驶出乌鲁木齐市。“新疆发展真快,才十几天没来,这路就改变了方向。”他感叹着,因为驶进一个高架区他迷路了,兜了两个圈,才上了高速。 年轻人,精神好,技术高,反应快,一上高速便以均速120公里的速度前奔。 形容人烟稀少用“百里无人烟”来描述是不错的,我们从“头屯河”收费站驶入高速,一路狂奔,风驰电掣。沿途一路大戈壁,平坦宽阔,天蓝蓝,地黄黄,一眼望去,直视无碍,真的是“百里无人烟”。时有指示牌出现眼前,什么“克拉玛依”“布尔津”,什么“阿勒泰”“五五新镇”“庙尔沟”,我们据此才知道方向。 路上有车,但路下几乎没人,有时沿途百里几乎看不到一户人家。 “这地多好哇!平坦宽阔,一望无垠!没人耕种吗?”我感叹似的问小郑。“这是戈壁滩,没水没人种,如果要耕种需要打水井,一千多米深才会有水,谁愿下这么大的本钱,做这无效的生意。”我恍然大悟,才注意到这里连草都没有几根。远处是光秃秃的石头山,像没穿衣服的少女裸露着肌肤,给人以美的享受。 偶然间,前方竖着一个一个的高架子,在宽阔的戈壁滩上像排兵布阵似的。我问:“这里有人吗?这架子是什么?”小郑告诉我:“这就是新疆百里大油田,新疆地大物博,资源丰富,这百里大油田可供中国人使用燃油百年。”我恍然大悟,“西部大开发”的价值也许就在这里! 我们沿着天山山脉,穿过哈希勒根隧道,途经圭屯市、老虎台国际狩猎场,遥望乌尔禾魔鬼城、阿尔斯草原,终于发现了额尔齐斯河,到达布尔津,进入了五彩滩。 “五彩滩”是额尔齐斯河畔的一个小滩,由于景色优美,土石呈黄、橙、蓝、红、紫五种色彩,故称五彩滩,是到新疆我们游的第一个旅游景点。 沿着人工木质栈道往下走,显出新疆旅游点的第一个特点“大”来,五彩滩很大,站在额尔齐斯河畔,上望不到尽头,下望不到尽头。全滩都是土,土平,土墩,土山。这土与一般土不同的是:坚硬,似乎不溶于水,手捏似乎不沾手,脚踩,不用力它不松散,似乎是石性却不是石头。一大片一大片全是的,成堆,成墩,成山,以黄色为主,杂有红、蓝、紫、橙等多种色彩。五彩,说明色彩多,并非只有五种颜色。 河岸是嶙峋的大石头,石头呈现各种各样的形态,像龟,像狮,像鳄,长期水的冲刷,背上留着一道一道深深的棱,显出它的骨感和个性。石与土同,石头也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以棕、橙色为主。 地上倒着一棵一棵大胡杨树,嶙峋的蔸,嶙峋的躯干,嶙峋的枝,不是腐烂,而是风蚀。可以看得出,这树不是人工砍伐,而是自然倒下。蔸大如盖,直径数尺的大树倒下了,风干了,说明这里曾经发生过多大的变化,大风,洪水,或者是地震。沧海桑田,倒下的胡杨树见证了这里曾经的历史,曾经这里是大片大片高耸入云的胡杨,曾经这里有过风暴,有过洪水,或许有过地震。 我们踏在五彩滩上,拍着我们从来没有过的镜头,尽情地拥抱这美丽的黄土滩头。太阳下山了,金色的阳光洒在这五颜六色的土石滩上,格外迷人。额尔齐斯河静静地流淌,发出咕咕的声音,我才注意到下面的牌子:“额尔齐斯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发源中国,穿过哈萨克斯坦,经过俄罗斯流进大西洋的河流。” 晚上快10点了,游人还恋恋不舍,徘徊在滩上,似乎要在土滩上找出它的新的宝藏来。 晚上,我们住在布尔津,吃郑师傅给我们点的冷水鱼,鱼好吃,价格有点贵,320元一公斤,我们点了一条0.8公斤的鱼,一餐花了300多元。住的是郑师傅给我们联系的旅店,880元一个套间,两室一厅型,孩子住左,我们住右,中间是客厅,厅后有厨房、卫生间,生活也十分方便。 布尔津,曾经我们没有想过的名字,今天我们住在了这里! 写于2019年8月4日。 作者:绿色田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