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墨宝(10)——傅金铃翰墨春秋

 简心素文 2020-09-27

编者按:

一位真正的书法家,耄耋之年惟爱书“愿生命化做那朵莲花,功名利禄全抛下,让百世传颂神的逍遥,我辈只需独占世间潇洒。”编完这篇作品,不由得让我想起《封神榜》的这首歌。爱的最高境界应该是“逍遥”吧,“爱书”爱到如此“逍遥”,得其所哉!

古城墨宝10)

——傅金铃翰墨春秋

二十

不过回报也还是有的,这就是声誉了。随着赠品、卖品的传播,傅老师的字也知之者愈多,“傅金铃”的名字也传之愈远了。在大陆、港澳和台湾,在东方文化圈的日本、韩国、东南亚,在西方文化圈的美、欧国家,傅老师的字得到广泛的认同,不同国度、不同肤色的中国文化爱好者,珍爱地收藏起他们所喜欢的“傅体”。

台湾,傅老师的字是作为礼品随河北省的一个采访团带去那里的。笔墨传情,同根同脉的炎黄子孙一同品味着同脉的传统文化所传递的亲情与温馨。两个多月时间,采访团的足迹遍及台湾全境,傅老师的字在宝岛也处处是知音。人们交口称赞着,无不为能获赠如此的墨宝而欢喜欣慰。在拥有十七万之众的河北同乡会,河北籍的台胞们看到家乡人,看到从家乡带来的字,油然生出一种乡情的交融。在“望海峡金桥,连燕赵故土”的条幅下,同乡会会长、副会长、干事长以及闻讯赶来的老乡们,大家高兴地合影留念。人们记下了这个日子,珍重着这份心情,也珍爱地收藏起家乡人傅老师的难得墨宝。

在日本,傅老师的福冈、熊本、佐贺五县市的东瀛之行,给异国他乡的同道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书法在日本被称为书道,一直很受人推崇。每个县市都创办有自己的刊物,学习书法在社会上也成为一种风气。傅老师去那里,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开展书法交流活动的。

在大分县佐伯市城下西町,傅老师会见了当地书法家管和久先生。

两人互赠书法作品,攀谈之后,管和久先生带着他的弟子观看了傅老师的书法示范。看着傅老师笔走龙蛇,行云流水,日本同道由衷地佩服了,一再地重复着一句话:好好学习,好好学习。他的弟子看着傅老师的握笔方法,也是一脸诧异,口中念念有词,好像在说:原来是这样。

下榻旅社,傅老师吃住在哪里,哪里的人们就更有了近水楼台的方便。得知傅老师是来自中国的书法家,人们的目光里流露出由衷的钦敬。一个叫松尾京子的服务员,看到傅老师他们来进餐,总是热情地趋前服务。得知傅老师不太习惯用冷食,就专门跑去灶间端来一碗热粥。傅老师感其热诚,回谢地为她写了一幅字,竟让她欢喜得一连鞠了好几个大躬。

旅社的总会计师中山文子,更得工作之便,多了和傅老师接触的机会,求字之事已在不言之中了。作为对其服务工作的回报,傅老师为她写下了一个条幅:

无瑕

一幅对联:

竹露松风蕉叶雨

茶烟琴韵读书声

总会计师高兴了,如同得了无价之宝,激动不已。

傅老师回国后,收到了中山文子用还不大熟的中文写来的一封致敬信:

傅老师先生:

我画得不好你能书得懂吗

我太感谢你了

我一定努力学习中文

我将用中文写请多指教

请你回家以后

随时给我写信来吧

傅先生书笔谢谢

我一定好好珍藏

傅先生祝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1992年11月18日  中山文子

信中的文字显然还不规范,可字里行间的真诚早透过那不规范的文字洋溢出来了。

在日本,人们究竟收藏起了傅老师的多少字幅,怕是难以胜数了日本中医振兴协会董事长名仓仟先生住所,挂起的是傅老师的字:

“松鹤延年”

日本医学农业博士黑泽意雄居室,挂起的也是傅老师的字:

“博大精深”

日本乒乓高手、原国际乒联主席荻村伊郎60寿辰,也得到了傅老师的祝寿条幅。

二十一

艺术无国界,中国外国处处留声。

真诚无国界,天南地北心心相通。

关于傅老师的字,人们这样评论:从县城写到省城,从河北写到全国,从中国写到了外国。

古城墨宝,书法奇葩,哪里没有“傅体”的知音呢!

寻寻觅觅七十个春秋,傅老师对书法是艺无止境地追求,对人生则总是充满着自信。他在七十大寿时写下这样一幅自祝辞:

自信此生过百岁

泰然再度三十春

哦,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生命的旅程,难能可贵的正是这样一种心境。

让我们一起为老先生祝福吧,好人一生平安。

作者:王志敏


◆王志敏古城墨宝(9)——傅金铃翰墨春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