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再良等:​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

 jiezhukuaile 2020-09-27

追源欲求真伤寒——评《宋以前伤寒论考》

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张再良 杨文喆

《宋以前伤寒论考》由日本东洋学术出版社于2007年出版,作者冈田研吉、牧角和宏、小高修司是日本汉方界的知名学者,也是长期从事临床诊疗的医生。三位先生诊余倾心于《伤寒论》研究,卓有成效,在对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见解、自成一说,给人以启发。读罢《宋以前伤寒论考》,掩卷沉思,感触颇多,稍加归纳和展开,以就正于同道。同时对书中要点,稍作提示。

对《伤寒论》的研究,将宋之前后进行对照、分析,希望能够理出一些头绪,悟出一些道理。把宋代(北宋)作一个分水岭,是因为北宋的校正医书局对主要的医学典籍作了校订。对于历史上这样的一件大事,无疑可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从积极的一面看,这件工作对医学文献的保存、流传和普及起到了相当的推动作用从消极的一面看,在宋人的校订过程中,医学文献的失真或多或少难以避免。看事物能够看到正负两个方面,才称得上全面

将宋之前后的《伤寒论》一对照,确实有趣,发现的问题有大也有小。

大的问题:什么是宋代的《伤寒论》、宋以前的《伤寒论》究竟如何、宋以后的《伤寒论》有何变化,这些问题有的清晰,有的模糊。北宋校正医书局在历史过程中的特殊性不容忽视,宋代在医学典籍上下的功夫,影响至今。今天如果对此没有足够的认识,在学习和研究上就难免会产生偏差。试想宋之前后的《伤寒论》,就连宋以后的《伤寒论》与《宋版伤寒论》也产生了不少差异,更何况宋以前的《伤寒论》呢?汉末张仲景撰著的《伤寒论》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呢?尽管我们不断追寻,但仍然是个谜团。

《宋以前伤寒论考》一书中提出了时态系列伤寒论、痰饮伤寒论、阳明病胃家寒等,以及《金匮要略》杂病是伤寒的伴随症状这样的见解。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伤寒论》的重心从治法的可与不可变到了病态的三阴三阳?为什么可与不可篇到后来不被重视了?还有为什么阳明病从胃中寒变成了胃家实?这些变化背后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是否可以这么说,可与不可给的是治疗上的规矩,更加靠近最初的临床实践。三阴三阳给的是治法规律,属于后人从客观实际中的抽象。也可以说,宋之前的《伤寒论》更加接近于临床实际,反映真实的情况,而宋之后包括宋版《伤寒论》更趋向于规律总结,提供了治法方药的规范。如果说这是伤寒从狭义到广义的变化,其实也不难理解。当我们对于事物最初的实际情况不甚了了时,我们更加感兴趣的是规律性的东西,但是一旦我们清楚了事情的原委,是否反过来会有助于我们对规律的理解和把握?考虑宋之前后《伤寒论》的变化,给人提供的是一个历史的宏大视野。在历史过程中能够变成文字书籍流传下来的,是浮在表面或沉在底下的东西。据此我们必须努力思考,从整个外感热病的角度,从伤寒、金匮、温病的相关性,来探索和阐明中医临床诊疗的基本原理和规律,来认真整理好这笔丰厚的历史遗产。

小的问题:药物方面有葱和薤白(韭)、柴胡和前胡、桃仁和杏仁、山茱萸和吴茱萸等,方剂方面有桂枝汤、五苓散和猪苓散、八味丸和六味丸等,治法方面有辛甘法和苦酸法、发汗法和止汗法等,文字方面有主之、宜、属、坚等,另外还有条文次序、篇章结构、后序归属等,都值得我们予以充分重视。这些问题看来细小,却往往能够左右大局面。细节是局部,今天看到的其实只是历史留下来的极其有限的一些碎片。在某种意义上,现在的研究是在根据这些碎片做拼图,力图恢复历史的原貌。这是我们的愿望和努力,对于很多空白的地方,研究者无奈之中只能用想像来填补,这样的填补正确与否,似乎有待于今后文献资料的进一步发掘,也有待于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切磋。人的认识随时间而推移,今是昨非,研究者的思想和观点处在不断的深入和变化之中。细节很重要,必须认真。但从整体研究看,有时在细节上又不必过分执着,因为临证的最初也许是模糊或者是无意识的,古今对照,以今视古,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和推断事物发展的脉络。这会进一步引发我们在很多其他方面的思考,除了古本《伤寒论》或者《伤寒论》的原貌究竟是如何以外,我们甚至会进一步联想伤寒究竟是什么疾病?六经病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这里既牵联到具体的病证和治法方药,也涉及临床遣方用药的基本原理和规律。

话题回到《宋以前伤寒论考》,核心是伤寒,是《伤寒论》,是宋的前后。换言之,我们必须正视的是,伤寒或《伤寒论》古今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什么时候变化的?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这样的变化给后人或者对今天造成了什么影响?然后必须想明白的是,思考这些问题和我们究竟有什么关系?也即想清楚这些问题对我们有什么好处?对伤寒的把握方法是多元的,并不单一,有时间系列伤寒,有三阴三阳伤寒,有可与不可伤寒,也有痰饮伤寒等等。现在成为定局的是三阴三阳六经病态定位的方法,但也不能说完全没有其他方面的影响了。方法的多元,提示临床情况的错综复杂,也反映了认识和把握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日本学者用病态二字表述三阴三阳,应该也很到位,其实这也就是证的概念,也就是六经病证的概念,这样一来也就十分容易理解为什么三阴三阳病态最后能够成为核心,而不是治疗的可与不可或者按照时间系列的伤寒。

宋以后《伤寒论》的变化,确切地说,应该是外感热病证治的发展变化,主要体现在温病学说的兴起和形成,这是脱离了《伤寒论》文字的羁绊,在临床实践中的补充和扩展。表面看好像寒温有抵触,其实是互补的,温病是对伤寒的扩充,六经是个大框架,六经可以统寒温。方法论一旦建立,后人仿效,补充了大量具体的方药,临证过程中具体方药的活用其实是没有止境的。中医是智慧,六经是方法,蕴含其中的辨证思维是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基础,这是基本不变的,而变化着的是具体遣方用药的技巧。从这个意义上说,西医的发现和具体的治疗都可以看作是对中医的补充。伤寒六经证治的框架成为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六经给我们的不仅是一些具体的方药证治,更重要的是中医临床的辨证思维,也就是方法论。六经、传变、合并病,体现了对事物分阶段和层次的认识,对事物动态的观察,对事物由常达变、由典型到不典型的把握。中医的外感热病证治,面对着西医将近四五十种疾病,辨证、辨病和对症的处理,毫无疑问都是临床上必须要考虑的。现今的中医教育,八纲取代了六经,六经和卫气营血作为热病的辨证而偏于一隅。随着疾病谱的变化,大多数人对伤寒、对六经已经生疏,这应该引起大家的警觉,不讲《伤寒论》,中医将成为无本之木。六经是中医临床通用的标准语言,六经应该有一个基本的通俗的表述并容易为大家所接受。了解六经,就是理解中医;了解六经,就是熟悉临床;了解六经,就是掌握辨证论治的方法;了解六经,就是守住传统

《宋以前伤寒论考》的三位作者,享誉日本的汉方医学界,特别是在《伤寒论》等中医古籍研究领域更是举足轻重,这和他们日常在学术方面倾注的精力有关。他们又是始终活跃在临床第一线的医生,所以十分务实。所谓务实,一是尊重文字材料,说话以文献为依据二是看重临床实效,医学的研究毕竟还是要以疗效为归宿。考虑任何细小问题,始终不应该忽略这样的两个大前提。中日之间在传统医学方面的交流,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度出现过热潮,那时好像以日本方面过来的人士为多,《宋以前伤寒论考》的三位作者应该也得益于当时的交流。在我国,对日本汉方医学的研究也一直作为课题之一,或紧或慢有所行进,但是一般注重于古代文献的多,而着眼于当今现状研究者较少。

《宋以前伤寒论考》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日本现代汉方医家和学者是如何思考和研究《伤寒论》的,这对我国的学者一定会有所启发。学术没有国界,面对日本学者的见解,他们的视角,他们的精神,相信我们只要了解,多少都会有所触动。日本的森立之研究会,有恒心用数年的时间,学习讨论《伤寒论考注》,可以说真正是一个沉下心来耐受寂寞的群体。他们利用工作之余的时间,不是计较眼前的利益,而是争取学问的长进。他们之所以能够这么做,一是出于对考证学派泰斗森立之先生的敬仰,深信不疑,沿着前人的脚印,继续向前开辟未来。二是出于对《伤寒论》的坚定信念,坚信《伤寒论》不可动摇的经典位置。作为中医临证基础的学习和理解,在《伤寒论》上无论怎么用力都不为过。——上海中医药杂志,2018,52(04):6-7+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