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爱牙日 | 口腔检查到底查啥?有必要吗?

 成靖 2020-09-27

       2020年9月20日是第32个“全国爱牙日”,宣传主题是“口腔健康 全身健康”,以口腔健康与全身健康的关系为切入点,加大口腔健康科普宣传力度,提高群众口腔健康素养水平,营造有利于口腔健康的良好社会氛围。

      每年的健康体检,一般都会有一项口腔检查。许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项可有可无的检查项目,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口腔检查!

01

口腔检查:早发现,早治疗,早省钱

      如龋病、牙周疾病等多属于慢性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人们忽视。因此,通过定期检查就可以早发现、早诊断、早处理。

      就拿龋病来说,龋病在腐坏牙本质深层之前,没有任何不适症状,也不易发现这样的小龋洞,只有定期检查,医生才能够发现浅龋和中龋,及时进行备洞充填,一次就可以完成治疗。

      如果等到患者有了疼痛的症状才来就诊,常常是龋洞已经腐坏牙髓,除了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治疗花费的时间、费用、就诊次数都增加了许多,而且如果龋齿破坏严重,有大面积的根尖病变就得拔除患牙造成牙齿缺失。

02

口腔检查都检查什么

      对于口腔检查的不了解,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国人对于口腔检查的不重视。那真正的口腔检查究竟包含哪些项目呢?

      专业的口腔检查服务除了基本的有无龋齿检查外,还包括牙周健康检查、牙齿缺失情况检查、口腔内有无囊肿或者异常变化、口腔黏膜有无异常、智齿生长情况等一系列检查,而且医生在检查中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多方位的口腔健康宣教。

03

给牙齿拍片

      第一次来口腔医院检查或者已经出现严重口腔问题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先对口腔做一个X光或者CT扫描检查。但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疑惑看牙这“小”病有必要拍片吗?!

      有这样疑虑的朋友们,来来来,让咱们先看看下面这些牙片,也许答案就出来了

没想到还有这样“奇葩”的牙吧

圈红的或多或少都有点龋齿,但有些你并不能看见

这些龋齿还浅不会让你有什么感觉

顶多吃东西塞牙、冷水敏感而已

显示肉眼看不到的牙齿内部

此牙暗部牙齿已经坏的很严重了

这个已经要坏到神经了

      现在知道,我们肉眼看到的牙齿并非它的全貌了吧?不同的感觉下,其实隐藏着如此大的伤害。给您看牙的医生是没有透视眼的,而看牙不拍片就如同开车无驾照一样,所以看牙拍片不仅体现医生的严谨,更是对自己的负责。

04

口腔检查多久一次

      健康状况良好的青壮年和儿童每年一次口腔检查。但体质较差,尤其是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精神病和肿瘤等带有遗传倾向疾病家族史的人,每年检查1~2次。

      中老年人的身体进入多事之秋,各种疾病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因此,检查的间隔时间应缩短至半年左右。特别是步入60岁的老年人,间隔时间应在3~4个月左右,如果有条件,最好每次都能由固定的医生检查,以便全面、系统地掌握受检者的健康状况和对受检者进行健康指导。

      这里要提醒的一点是准备怀孕要宝宝的那些人,要注意提前一年开始调理身体,并且戒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晚睡,抽烟,酗酒等,夫妻双方提前半年做一次检查。

05

口腔体检可以发现一些全身性疾病

      不要小瞧口腔科的体检,许多全身性疾病都会在口腔有表现的。

      内分泌紊乱及代谢障碍:如妇女在妊娠期、月经期易出现牙龈炎、口腔溃疡等。更年期易出现口腔灼痛、味觉异常等。甲亢可影响颌骨及牙齿的发育。甲减可导致牙颌畸形。糖尿病可伴发更多的口腔表现,如牙周脓肿大量牙石,牙周萎缩等。

     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可表现为口腔粘膜的大泡、糜烂等。

     营养缺乏性疾病:如维生素C缺乏所致的坏死病可导致急性牙龈炎,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口角炎等。

文章综合自:健康中国、口腔视界(如侵系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