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个体认知差异

 CKO养成计划 2020-09-27

  • 个体一般认知

  • 社会认知概述

  • 社会认知的归因

心理学认为 , 影响个体行为的因素 , 首先有赖于个体对环境的看法 , 而这个看法是通过认知作用产生的。对于同一认知对象 , 不同个体的认知往往有差异。

既然认知世界人皆不同, 那么 , 了解影响着人们的认知因素 , 将有助于我们正确地认识员工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 这是做好管理工作的基础。

个体一般认知

一般认知作为认识过程 , 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像等环节。

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 肤觉、 运动觉、平衡觉、 机体觉等。

(一)感觉的意义

  • 感觉是一切高级复杂的心理活动的基础。

  • 人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从感觉开始的 , 有了感觉 , 人们才有了感性的材料 , 才能形成对客观世界的基本认识。

(一)感觉阈限

心理学把可以引起人的感觉的刺激值叫做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引起某种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量。

  •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 也叫感觉的下阈。绝对感觉阈限越小, 绝对感受性就越高。

如 , 一个人能听见比别人弱一倍的声音 , 那么此人的听觉阈限比别人小一倍 , 听觉的绝对感受性就比别人高一倍。

  • 差别感觉阈限:那种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 , 刚能觉察出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 , 叫做差别感受性。

如,在原有的 200 支烛光中再增加 1 支烛光 , 我们是感觉不出它的变化的。

知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的反映。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视知觉、听知觉、味知觉、肤知觉和运动知觉 , 还可以分成空间知觉、时间知觉等。

(一)知觉的整体性

指客观事物的个别部分或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 , 人能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如 , 个体在第一次接触某个人后 , 往往要给出一个整体的印象 , 这种第一印象就是知觉整体性的作用结果。

(二)知觉的选择性

指人的知觉具有把被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

  • 被选择的事物成为知觉的对象 , 它在知觉的画面上呈凸显、清晰的映像 ;

  • 未被选择的事物成为知觉的背景 , 它在知觉的画面上呈凹陷、模糊的映像。

知觉的选择性对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在于 , 外界事物呈现给人们的刺激往往是多样且繁杂的 , 人们不可能同时知觉到所有的信息。

(三)知觉的恒常性

指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 , 人对该对象的知觉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如, 尽管显示屏很小 (手机) , 人们也能把图面上的物体还原成原有的大小。

(四)知觉的理解性

指人能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被知觉的对象。

如,没有经过机械制图训练的人 , 很难把一张图纸知觉为一个立体的零件。

(五)知觉的准备性

指人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它是人们以往认识经验积累的产物 , 它为人们认识世界提供了一个心理准备的前提条件。

(六)错觉

错觉是个体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作了歪曲的知觉。

如,视错觉、型重错觉、运动错觉和时间错觉等。

(七)感知

在实际认识过程中 , 感觉与知觉常合称为感知。

观察力就是人们在感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能力, 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正常人都有一定的观察力, 但人们在观察的注意 性、敏锐性、精确性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记忆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一)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 识记:识别和记住事情 , 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 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 重现:在不同的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 , 同时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 , 能把它认出来也是重现的内容。

(二)记忆力的品质

  • 记忆力的敏捷性:指记忆一个或一组信息的速度 ;

  • 记忆力的广度性:指对于某种信息在第一次呈现以后能够完全正确地复现多少;

  • 记忆力的准确性:指对于信息的认记、再认和再现是否符合原信息的属性及其特点 ;

  • 记忆力的储存性:指对信息的认记保持的数量 ;

  • 记忆力的持久性:指长时期记忆各种信息的功能。

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本质和规律进行间接和概括反映的认识活动。可分为具体思维(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形式思维与辩证思维); 再造思维和创造思维。

  • 思维的基本形式是概念、判断、推理。

  •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是整个认识过程中最重要的能力。

  • 正常的思维是保证人们完成各种任务的最重要的心理能力。

想像


想像是人脑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加工改造 , 从而创造出事物形象的认识活动。

(一)想象力的特性

  • 主动性与灵活性:它是指接受一个任务 时 , 能否主动地、有目的、有计划地、及时地展开想像 ;

  • 具体性与鲜明性:它是指运用想像力后所展示出的形象是否栩栩如生, 历历在目 ;

  • 丰富性与广袤性:它是指想像力能否从各个视角、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去想像一个对象。

(二)想象的作用

想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思维 , 想像在人们的创造活 动中具有积极的影响。

  • 想像有补充作用:如我们从未登 上月球 , 但是通过登月宇航员的介绍, 我们的头脑中想像出了月球的形象, 使我们认识了这一陌生现象。

  • 想像具有预见作用: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 “蜜蜂建筑蜂房的本领使人间的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 , 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 , 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 , 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

  • 想像具有替代作用:人们在很多时候是通过想像来实现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的。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指向和集中。

它是一种心理状 态 , 而不是 独立的认识心理过程。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一)注意力的特性

  • 注意力的稳定性: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心理活动, 在一定时间内集中指向一定事物的能力;

  • 注意力的广阔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把握对象的数量 ;

  • 注意力的分配性:是指一个人除了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主要指向并集中于某一事物外 , 同时又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指向其他事物的能力 ;

  • 注意力的转移性:是指一个人善于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从某一事物转向并集中于当时所应指向和集中的另 一事物的能力。

(二)注意在心理活动中的具体功能

  • 选择功能:注意能够保证人们寻找选择符合需要的、有意义的、与当前活动一致的那些对象 , 并将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它 , 从而保 障人们更有效地关注观察对象。

  • 保持功能:一方面它使注意的对象在意识中得到清晰、准确的反映 ; 另一方面 , 当外界大量信息进入感觉之后 , 每个信息单元必须经过注意 , 换成一 种更持久的形式才得以保持 , 否则 , 它就会很快消失。

  • 调节和监督的功能:即对人所从事的活动情境的控制 , 根据活动的需要做到注意的分配和适时的转移。如果这种心理监督机能不完善 , 则会大大降低活动的效率 , 并容易发生错误。

社会认知概述

从认知对象看, 可以把认知分为对物的认知和对人的认知。 社会认知与一般认知相比 , 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社会认知的概念及分类


社会认知是认知的一种特殊形式 , 它是关于社会现象 , 尤其是关于社会中人的认知。简言之 , 社会认知就是对人的认知。

(一)对他人的认知

主要是通过对他人外部特征的观察 , 进而获得对其动机、感情、意图等内部性质的认识。

对他人的正确认知主要靠两个方面:

  • 一 靠观察对象的外部行为特征, 包括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等, 这些是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的客观标志。

  • 二靠认知者的认知结构。

认知结构的作用, 导致个体对他人的认知可能是客观真实的 , 还可能出现主观偏差。

如 , 对同一个人的评价 , 有的人首先注意道德品质 , 按道德品质把这个人归入一定的类别 ; 有的人则更强调智力特征, 按聪明还是不聪明对人进行分类等。

(二)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认知。从认知主体看 , 包括对自己同他人关系的认知和对他人与他人关系的认知。

人际知觉是个相互感知的过程:

  • 一方面知 觉者有一定的动机和价值系统 ;

  • 另一方面 , 被知觉者也是有知觉能力的人 , 能觉察别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 , 并以此来修饰自己的行为和反应。

如果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发生频繁的人际认知 , 在心理上相近和相似 , 则形成友好的关系 ; 否则 , 则形成疏远、对立的关系。

(三)自我认知

自我认知是指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思想、感情、能力、性格等方面的认识。

自我认知与对他人的认知的区别:

  • 自我认知的主体和客体是同一的, 即自己既是认知的主体 , 又是被认知的客体 ;

  • 自我认知所掌握的信息比认知他人要多些(对陌生人更是如此), 因而能做到心中有数;

  • 自我认知往往采取 “以人度己” 的方式, 而认知他人往往采取 “以己度人” 的方式。

自我管理

建立正确自我认知的目的就是要自觉地进行自我修炼和管理。

  • 自我监督:指人自己对自己实行监察和督促(包括自我了解、自我比较、自我警告)。

  • 自我控制:指人对自己实行管束 , 以抵制和克 服外界各 种因素的刺激和影响 , 使自己的感情冲动和行为限定在 一个合理 的范围之内(包括自我反思、自我把握、自我调节)。

  • 自我批评:指人自觉地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进行批评, 以求改正(包括自我反省、自我责备、自我修养)。

  • 自我组织:这是综合型的自我管理方式 , 自我组织起着使个人与环境保持平衡的作用 , 使人能够不断地适应变化着的环境。

(四)角色认知

角色认知是指人们对自己所处的特定的社会与组织中的角色行为的认知。

每个人在社会与组织中都充当某些角色, 如家庭角色、性别角色、职业角色、群体角色等。

  • 角色行为表现的好坏与角色知觉有很大的关系:一 个人只有对角色的行为规范、角色行为的效果、角色与角色、个 人与他人的行为关系有清楚而正确的认知 , 才能表现出恰当的角色行为。

  • 组织成员的角色行为常常是被诱发出来的:管理者要想使员工行为符合角色规范 , 角色规范教育和角色知觉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 管理者的社会认知直接影响他们采用的管理方式:如果管理者能够经常与员工接触和交往 , 了解员工的个性心理 , 那么他们就能获得对员工充分的认知 , 从而采用因人而异的灵活的管理方 式。

社会认知中的心理效应


形成对他人的真实印象, 有赖于认知者、认知对象、认知情境这三个要素的相互作用。

(一)优先效应

也叫第一印象 , 它是指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给对方留下的深刻印象 , 它对以后的相互认知有重要影响。

初次印象的好坏 , 会影响人们以后对他一系列行为的解释。尽管人们知道在很短时间内 , 仅根据人的某些外表所做判断是不准确的 , 但仍旧有人经常这样去做。

(二)近因效应

是指他人最后留给人的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

  • 假如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地被人感知 , 人们总是倾向于对第 一信息印象有较深刻的印象 , 这是优先效应。

  • 假如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不是连续地被人感知 , 而是先知觉第一个信息 , 隔较长时间才了解第二个信息, 这第二个信息则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 象, 这是近因效应。

认知者在与陌生人交往时, 优先效应起较大的作用 ; 认知者在与熟人交往时 , 近因效应起较大的作用。

(三)晕轮效应

指人们在认识他人时 , 由于某人某种品质或特征比较突出 , 从而掩盖了对他 其他品质和特征的认识。

也就是说 , 他的某一突出的品质起到一 种类似光环的作用 , 使人看不到他的整个面貌。

(四)定型效应

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 , 头脑里形成关于各类人的固定形象, 当看到这类人中的某人时, 就会自然地按其年龄、性别、区域、职业特征进行归类 , 并根据已有的关于这类人的固定形象 , 作为判断该人个性的依据。

如年轻人认为 , 老年人总是墨守成规、缺乏进取 , 于是在见到某个老年人时 , 就简单把他划归到自己固有的印象中去 , 从而往往发生认识上的偏差。

(五)投射效应

是指人们以自己所具有的品质为依据去判断他人品质 , 即通过把自己的品质投射到他人身上 , 从而形成关于他人的形象(换句话说就是 “以己之心度他人之腹”)。

如, 吝啬的 人断定他人更吝啬; 富于攻击性的人, 可能认为别人也生性好斗 ; 疑心重重的人 , 认为别人也不怀好意 ; 本性善良的人总不相信有人要加害于他 ; 腐败的人往往断定他人更腐败。

影响投射效应的有这样两个因素 : 

  • 相似性:两个人的社会特征相似的程度越大 , 推己及人的情形就越容易发生。

  • 喜爱程度:有人以大学生为被试 , 根据喜欢的他人和讨厌的他人做分类测试 , 其结果表明,在对怀有好感的他人的认知内容中 , 可以看到超过实际类似度地和自己类似。

(六)成见效应

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对某类人或事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的、一致的、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和印象 , 在同此类人或事物中的某个具体对象接触时 , 会把这种印象加到他们身上。

社会认知的归因

归因就是根据他人的外部行为特征对他人的内心状态即行为的性质、动机、意图等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归因理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 心理活动的归因:即人们心理活动的产生应归结为什么原因 ;

  • 行为的归因:即根据人的行为和外部表现对其心理活动的推论 , 这是社会知觉归因的主要内容 ;

  • 对人们未来行为的预测:即根据人们过去的行为表现判断他们以后在相关情景中的行为表现。

对人的行为的归因


(一)单线索归因

对人的行为进行全面科学的归因是很困难的 , 因为观察者不可能掌握归因对象的全部信息。在多数情况下要靠有限的信息, 根据一些行为线索进行推断。

根据单线索进行行为归因的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种 :

  • 扩大原则:一个人的行为的结果越不利于本人 , 或者越是违反社会规范 , 就越会使观察者对他作出内归因的判断。

  • 折扣原则:观察者对行为者在同一种情境中的同一行为的归因判断 , 可能考虑到几种假设的原因 , 有些原因是互相冲突的。这时, 由于其他原因的存在, 对某一原因的推断就要打折扣 , 即是说不能把结果轻易地归结于某个特殊的原因。

  • 非共同因素原则:如果人们了解到行为者可以通过选择几种不同的途径或不同的因素 , 追求自己的目标 , 而且知道了他作了哪一种选择 , 就可以比较被他选择和未被他选择的途径或因素 , 从而推断他作出这种决定及行为的原因。

    共同途径或因素不是行为者的行为原因 , 非共同的途径或因素才是行为的原因。

  • 利害关系原则:当行为者的行为有害于或有利于观察者时 , 比不产生任何利害结果时 , 观察者会更倾向于作内归因。

  • 人身涉及原则:当一种行为与观察者有利害关系时 , 如发现自己是唯一受影响的人, 比起还有其他人同时受影响的情形 , 观察者会更倾向于做内归因。

(二)多线索归因-凯利的三度归因理论

归因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 , 是将人的行为的发生归 因于外部 还是内部 , 内归因和外归因。

对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凯利在他的 “归因模型” 中认为 , 行为的原因可能来自三个方面 , 即行为者自身、行为所指对象和行为产生时的环境。

人们在实际的归因中 , 主要通过对上述三方面可能出现的原因进行比较 , 寻找和判断行为的真实原因。在比较的基础上凯利提出归因应遵循的三条原则 :

  • 一致性原则:指行为者的行为与他人的行为相比与众不同。

  • 一贯性原则: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时因地而异 , 或是否始终如此。

  • 差异性原则:指行为者的行为是否因对象或因人而异。

三种特征的组合不同 , 意味着导致行为的原因不同。

  • 一致性低 , 一贯性高 , 差异性低:即与众不同 , 总是如此。行为的原因在行为者自身。

  • 一致性高 , 一贯性高 , 差异性高:即与众相同 , 总是如此 , 行为的原因在对象身上。

  • 一致性低 , 一贯性低 , 差异性高:即与众不同 , 偶尔如此。行为的原因在行为发生的环境之中。

例:对员工甲与员工乙发生冲突的行为归因

归因对象归因然诺及高低具体行为情景分析——如果
归因于行为发起者(员工甲)一致性低没有别的员工与员工乙发生过冲突
一贯性高员工甲在不同时间地点多次与员工乙发生冲突
差异性低员工甲与同班组的其他员工都发生过冲突
结论员工甲是个很难合作的人
归因于行为对象(员工乙)一致性高每个员工都与员工乙发生过冲突
一贯性高员工甲在不同时间地点多次与员工乙发生冲突
差异性高员工甲与其他员工合作得很好
结论员工乙是一个难以合作的人
归因于具体客观情一贯性低员工甲过去没有与员工乙发生过冲突
结论冲突行为可能由于特殊的客观情况,员工甲和员工乙都不负责任

(三)多线索归因-韦纳的归因模式

归因研究中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研究人们获得成功和遭到失败的归因倾向。

韦纳认为人们的行为获得成功或遭到失败 , 主要归因于四种因素:努力、能力、任务难度和机遇。这四种因素可以从内外因、稳定性和可控制性三个维度来划分。

  • 从内外因看:努力和能力属于内部原因, 而任务难度和机遇属于外部原因;

  • 从稳定性看:能力和任务难度属于稳定性因素 , 努力和机遇属于不稳定因素 ;

  • 从可控制性看:努力是可控制的因素 , 任务难度和机遇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韦纳认为 , 理解人的行为的核心问题 , 就是把某种行动归因于内部状态, 还是归因于外在力量。

  • 行为的内部原因:包括人格、 品质、动机、能力、情绪、心境、态度、努力程度等个 人所具备 的东西。

  • 行为的外部原因:包括环境、他人对行为的强制作用、诱人的奖赏、可怕的惩罚、运气、工作的特殊性等一切对行动者来说是外在的东西。

韦纳还认为 : 在理解人的行为时 , 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看其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区分开稳定的原因与不稳定的原因是由于 : 如果一种结果被归因于一个稳定的原因, 那么在对未来的预言中, 它就起更重要的作用。

  • 稳定性的外部原因:如法律、职业规范、工作难易程度等;

  • 不稳定的外部原因:如领导的情绪和个人的运气等。

根据以上分析 , 韦纳认为 , 人们把行为的成功和失败归于何种原因 , 对于以后的工作积极性有很大影响。

归因偏差


在归因过程中 , 往往产生各种偏差。出现这种归因偏差的原因 , 一是由于认知的特点 , 二是由于动机的作用。

(一)认知方面的原因

  • 责任归因中的偏见:人们有一种信念 , 即要求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结果负责。

    例如, 被汽车轧伤的 人 , 人们总认为他太不小心

  • “世人不如己”的偏见:鉴于人性的弱点, 观察者和行为者所接受的信息不同 , 容易犯 “ 世人不如己” 的错误。

    比如:要是我的话, 就不会那么傻。

  • 强加的因果关系:一般人虽然承认情境因素对人行为的影响 , 但情境对自身行为的影响程度却所知有限。这就决定了人们较少把自己的行为归因于情境 , 同时又很难真正设身处地从他人的角度对其行为进行归因 , 因而人们容易把自己的情绪、情感和动机等投射到被知觉的社会事件上 , 即强加的因果关系。

  • 人们普遍过分相信直接获得的信息资料:如老师对自己讲课的评价 , 宁可相信学生当面的称赞 , 而不去相信统计分析报告, 人们总认为 “眼见为实”。

(二)动机方面的原因

  • 防御性归因偏见:在可利用的信息相同的情况下 , 如自己的行为结果成功 , 人们往往倾向于作内归因 ; 如失败 , 则倾向于作外归因。这主要是出于维护或加强自尊心的动机。

  • 过高估计偶发事件的归因偏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对共性的资料不给予充分的重视 , 人们常忽略概率 , 容易被具体细节所迷惑。

    其实 , 偶发事件的原因通常是十分复杂的 , 不从普遍性的角度加以分析 , 往往很难全面认识事件。但多数人不以为然 , 总是过高估计偶发事件的代表性。

陪你一起成长

更多分享

共享笔记


效率工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