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关于菊花的过往,你都清楚吗?

 秋水T长天 2020-09-27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幽鸟相逐。

  眠琴绿阴,上有飞瀑。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

  书之岁华,其曰可读。

  ——题记

  1600年前,田园诗人陶渊明一生钟爱菊花,其传世的赞美菊花诗数十首,首首堪称经典,自陶渊明后,文人隐士多偏爱菊花。菊花不以娇艳的姿色取媚于时,而是以素雅坚贞的品性见美于人。其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是花中的隐士,周墩颐在《爱莲说》中写到:“菊,花之隐逸者也。”而至陶渊明被戴上“隐逸之宗”的桂冠后,与菊花“花之隐逸者”的品性已经人格交融为一体,所以世人谈到菊花都雅称为“陶菊”。“陶菊”既象征着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岸骨气,同时也伴随着其人格升华为一种文人向往的素雅、淡泊、不媚俗的精神而得以传承至今。


  菊花号称花中的隐者,同时具有松竹的品行,每当金秋时节,万花纷谢,唯有菊花凌霜绽放。它逆寒飘逸,特立独行,不趋炎附势,其超然之态,能一支独秀挺立于秋风中,也能合群而居,于枯黄中彰显一片金黄之色。自古以来,文人墨客钟爱菊花,古之赞美菊花的诗词不计其数,明代画家黄凤池辑有《梅竹兰菊四谱》,从此世人便把菊花跟松、竹、梅并称为四君子。正是根源于对这种审美人格境界的神往,梅、兰、竹、菊成为中国人感物喻志的象征,也是咏物诗和文人画中最常见的题材。

  宋代文人姚宽著有《西溪丛语》,它在其中赞道:“牡丹为贵客,梅为清客,兰为幽客……菊为寿客,木芙蓉为醉客。”所以在中国民间,菊花一直是长寿的象征,因为菊花常常是在九月盛开,九与长久的“久”谐音,因此以吉祥长寿盛表菊花,代表人们对长久长寿的一种期盼。在过去送菊花给年纪大的长辈是表达祝福的一种方式,到了现代社会受西方文化影响,用菊花扫墓如同用玫瑰表达爱情一样已成长民间表达哀悼的另一种方式。


  千年以来,菊花作为中国人文精神的一部分已经融入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1992年发行的一角人民币硬币正面图案正是菊花,2000年发行的1元硬币背面图案也是菊花,1999年发行的人民币纸币正面图案也是菊花。人们爱它的清秀神韵,更爱它凌霜盛开,西风不落的一身傲骨。并赋予它高尚坚强的情操,以民族精神的象征视为国粹,受人爱重。同时我们生活中也离不开菊花。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菊花味甘苦,性微寒,具有疏散风热、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并且,现代研究认为菊花中含有挥发油、菊甙、腺嘌呤、氨基酸、胆碱、水苏碱、小蘖碱、黄酮类、菊色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质,可抗病原体,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其中的类黄酮物质已经被证明对自由基有很强的清除作用,而且在抗氧化、防衰老等方面卓有成效。同时,菊花花瓣中含有17种氨基酸,其中谷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等含量较高。此外,菊花还富含维生素及铁、锌、铜、硒等微量元素,因而具有一般蔬果无法比拟的作用。在民间一直有菊花入菜的做法,也有菊花茶、菊花酒、菊花枕等已发展成长融入人们生活的必须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