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那些年,我们一起爱过的话梅肉

 芙蓉营养师 2020-09-27



记得上小学时,每天最开心的事情就是放学后拿着父母给的零花钱,到学校附近的小卖店选购各种花花绿绿的零食和贴纸,然后边吃边回家。那种酸酸甜甜咸咸的复杂口感实在太诱人了,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爱吃话梅,各种各样的都吃过,青梅、黄梅、盐渍、奶香、酸爽、肉厚多汁的、干瘪够味的,都是我的最爱。梅子仗着有一口好牙,我连梅子核都不放过,非要尝尝里面的滋味。无论是出去逛街,还是坐车,还是去图书馆学习,我的包里都放着一包话梅,开胃又提神,甚至有一段时间,话梅是我的安全感重要来源之一,这一点相信爱吃零食的妹纸都懂,或者你的安全感换成是薯片或者蛋糕而已。

自从接触营养后,自己的饮食行为慢慢得到修正,除了水果(干)、酸奶和一些原味的坚果外,已经很少碰其它零食了,包括话梅在内,现在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当初那么迷恋的东西,现在居然毫无感觉,就好比儿时暗恋甚至迷恋过的那个男孩子,现在连面孔都模糊了,或者俺就是个“薄情”的人吧。今天要上场的主角就是话梅,一起来看看话梅里究竟有什么,让我这个深爱它多年的营养师不再吃它。

市面上的话梅配料大同小异,随便举个简单的栗子,某款话梅的配料表如下:

配料:鲜杏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柠檬酸,甜菊糖苷,阿斯巴甜,甜蜜素,甘草,香兰素,乙基麦芽酚,山梨酸钾,糖精钠,安赛蜜,苯甲酸钠

是不是顿时感觉有点懵了?梅子难道不是简单地用糖和盐腌制就好嘛?怎么跑出来这么长一串化学物质?还能不能让人好好吃点零食了?没错,商店里挂着的各色包装精美话梅已经不是《新白娘子传奇》中许仙为白娘子和姐姐腌制的孕期开胃的梅子,用现在食品分类方法,它们应该属于蜜饯类食品。除了前四位“鲜杏肉,白砂糖,食盐,奶油”我们还能理解,其他都是些什么呢?听芙蓉为您一一解读:

柠檬酸:酸度调节剂,话梅中酸味的主要来源,和食盐在一起使话梅的味觉层次更加丰富;

甜菊糖苷,甘草:天然的甜味剂,从植物中提取,相对比较安全;

阿斯巴甜、甜蜜素、糖精钠和安赛蜜:高效的合成甜味剂,甜度是白砂糖的几十倍到几百倍,单独使用口感不好,会发齁发腻,和天然的白砂糖在一起使用,不仅节约成本,而且能调成比较柔和、能接受的甜度和口感; 

香兰素:一种合成香精,常用语饼干、糖果、果冻、奶茶、奶粉等食品中,为食品提供奶油的香味;

乙基麦芽酚:也是一种香精,常用语面包、蛋糕和点心等食品的制作,常常配合人造奶油或者黄油食用,使食品具有奶油或者黄油诱人的的浓郁香味,面包房里的味道就是源于此物。

山梨酸钾:一种最为常见的防腐剂,能很好地抑制霉菌、酵母菌和好氧性细菌的活性,有效延长食品的保存时间,相对比较安全,常用于饮料、果脯、罐头、咸菜、酱油和醋等食品中;

苯甲酸钠:也是一种常见的防腐剂,但是安全性低于山梨酸钾,所以在儿童和孕产妇食品中不允许使用,购买这类食品也特别仔细标签中有没有包含苯甲酸钠。

也许有人要问,那人家古代腌制梅子就没事了吗?就是现代人发明这些化学添加剂,才让话梅变成不健康的食品,那么不加防腐剂的话梅就一定好吗?当然也不是,如果不用防腐剂,那必须要加好多好多好多(重要的事说三遍)的糖,要知道,甜食的含糖量达到65%以上才可以在室温下长期保存的。而高糖显然不利于健康,如果选择甜味剂的话,含糖量又肯定达不到这个标准。

总而言之,对于话梅这种食品,作为营养师我肯定不会推荐给大家当做日常经常食用的零食,但是如果偶尔嘴馋了,吃几颗也没什么大碍,毕竟它们也不是毒药,但是注意选择大品牌大厂家生产的产品,不要选择散装的、小作坊生产的三无产品。而且对于小孩子,因为肾脏发育和肝脏解毒功能尚不完善,所以尽量避免食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