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吹不黑,“外国摄影师”拍了拍“中国70年”(二)

 老骆驼4753 2020-09-27

1992-2008(改革历程与见证之眼)

改革并非一路坦途。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肯定了特区的探索,重申了改革开放的决心与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被正式接纳,中国打开国门融入世界的进程大大提速,从“复关”到“入世”的不懈努力便是证明。

对于外国摄影师而言,一个开放而锐意革新的中国褪去的是隔绝感与神秘感,呈现在视觉上则是迅速崛起令人目不暇接的多元景观,以及新旧杂驳中显现的跨越式发展。万众期待的北京奥运,成为重要的驱动力。

▲ 1992年7月,年轻的中国第五代导演陈凯歌正在给出演《霸王别姬》的张国荣和张丰毅讲戏。这部反映清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期京剧名伶人生悲喜的电影,最终在国内外广受好评,也是陈凯歌导演的巅峰之作。佚名

▲ 1993年2月1日,北京天坛公园,一位老人正在晨练。格哈德·乔伦(Gerhard Joren)

▲ 1993年,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村民们正聚在一起收看电视节目。即使在90年代,电视在遥远省份的山村里依然是新鲜事物,汇集了全村最具好奇心的人们。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那些大山里的孩子与外面世界的隔绝消失了。阎雷(Yann Layma)

▲ 1995年8月,上海潮湿闷热的夏夜,南京路上聚集了诸多前来纳凉的市民。在今天看来,这种沪语中称为“乘风凉”的举动,是空调尚未普及下的消暑方式。罗伯特·凡德·休斯特(Robert vander Hilst)

▲ 1995年,一位男士正在为自己的未婚妻拍摄婚纱试妆照。安德鲁·霍尔布鲁克(Andrew Holbrooke)

▲ 2004年,上海一位接受了双眼皮整形手术的女士正在等待拆线。人们对美丽的追求和对时尚的理解,使医学整形、美容行业在20世纪90年代得以在中国起步并迅速发展。不过,其管理的缺失、行业标准的真空,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安德鲁·霍尔布鲁克(Andrew Holbrooke)

▲ 1993年10月1日,一家服装设计院校在上海成立。曾经用单一色系来泯灭个性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帕特里克·阿凡特瑞尔(Patrick Aventurier)

▲ 1999年11月26日,北京市中心正在举办一场慈善彩票抽奖活动。面对着包括一辆家庭轿车和50万元人民币的大奖,怀揣着一夜暴富梦想的彩民纷纷赶来一试手气。[英]王身敦(Andrew Wong)

▲ 1999年10月2日,为庆祝新中国成立50周年,在北京某公园举行的军事展览上,两名军校学员在军事演习的巨幅海报前留影。大卫·休莫·肯纳利(David HumeKennerly)

▲ 1996年,上海大众汽车厂即将出厂的桑塔纳家用汽车密集而整齐地停放在广场上。家用汽车的普及宛如为中国经济引擎加入了润滑油,令其发挥出了更为蓬勃的动力。约翰·范·哈塞尔(John vanHasselt)

▲ 1993年6月,上海,凤凰自行车工厂的一名工人正独自推动着满满一车的轮圈。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还是自行车车轮上的国度,凤凰自行车在很多人心目中有着特殊的地位。汤姆·斯图达特(Tom Stoddart)

▲ 1998年6月29日,美国总统比尔·克林顿在北大发表演讲:“今天的中国和任何一个国家一样年轻,新世纪将是新的中国的黎明。”一年后,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双边协议正式签署。辛西娅·约翰逊(Cynthia Johnson)

▲ 2003年5月2日,由于“非典”疫情的肆虐,昔日人满为患的北京地铁里,只有寥寥几个戴着口罩的乘客坐在反复消毒的座位上。五一期间,大多数北京居民都待在家里。在举全国之力严阵应对之下,这场公共卫生重大疫情最终得以平息。佚名

2008-2019(极速时代与凝视之眼)

2008年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焰火画出的29个“大脚印”穿越北京中轴线“走”到“鸟巢”上空,高朋云集,华服盛宴,无与伦比。中国似乎在一夜之间成为全世界建筑设计师前卫方案的实验天堂,成为全球奢侈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房地产、股票和当代艺术市场都涌入了资本的洋流……

▲ 2008年8月8日,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北京正式开幕。由艺术家蔡国强创作的盛大焰火表演惊艳全球,尤其是29个“大脚印”穿越北京中轴线“走”到国家体育场(鸟巢)上空这一创意,还有2008个笑脸、龙和金色的奥运五环等,无不令人印象深刻。拉尔斯·巴伦(Lars Baron)

▲ 2017年5月15日,湖北武汉,工人在一座47层高的大楼顶上的太阳能电池板上作业。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国家政策的引导,清洁能源越来越多地用在城市建设中。凯文·弗雷耶(Kevin Frayer)

▲ 2017年5月1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启动了“月宫365”实验。8名志愿者分批在“月宫一号”高度密闭的实验舱里开展科研和生活,食物、水甚至氧气都完全依靠循环系统自给自足。图为2017年7月9日,第二批实验志愿者将进入“月宫一号”实验舱,接替首批志愿者的工作。达米尔·萨戈里(Damir Sagoli)

▲ 2016年10月1日,路透社摄影记者达米尔·萨戈里将镜头对准了那些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用手机自拍的中国游客。自拍杆与美颜App(应用程序)的组合成为旅行者的标配,手机壳也成为彰显个性的物件。达米尔·萨戈里(Damir Sagoli)

▲ 2018年5月10日,中国上海近郊,被遗弃的共享单车密密麻麻地堆放在高压电线旁的空地里。约翰尼斯·艾西尔(Johannes Eisele)

【图文内容整理自《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 编著/郑梓煜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中国国家地理·图书】

《外国摄影师镜头里的中国》这本书的主编团队用了两年的时间,阅览世界知名新闻通讯社、历史影像机构、画廊和藏家、摄影师基金会,观看了数以百万计的照片、底片、印样,我们希望保留多样性,保留开放性,保留建设性,保留善意。将外国摄影师对中国这片土地的情感展现出来。


注:本公号所推送的图文如侵犯到原作者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qq:2434476002联系我们),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内删除。所推送的文章并不代表本公号观点,请和谐留言。投稿请至:historymook@sina.com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