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宝、李阳说陶侃(资治通鉴卷九十四之五)

 德昌馆 2020-09-27

  道义上的优势并不必然决定战场上的胜利。陶侃、温峤等人在和苏峻的争战中长久相持不下,反而,苏峻分别派遣多员将领向东、向西两线攻城掠地,并且大多获胜,一时人心恐惧不安。从朝廷逃到西军的人都说:“苏峻狡黠而有胆识,士卒骁勇,所向无敌。倘若上天能讨伐有罪之人,那么他终将灭亡。如果只从人事方面来说,则不易翦除。”温峤发怒说:“这是你们自己怯懦,却去称颂叛贼!(诸君怯懦,乃更誉贼!)”但等到多次交战不利后,温峤对苏峻也心存忌惮。

  后来,温峤的军粮快吃完了,他便派人去向陶侃借粮。陶侃一听,非常生气,他说:“你过去说不愁没有良将和军粮,只要我出任盟主就万事俱备了。如今你们数战皆败,良将在哪里!荆州与胡夷、蜀汉二敌接壤,我须要对突发之事有所防备,如果你们还是不能解决军粮的问题,我就要西归,等待重新考虑出更好的办法后,慢慢再来除灭叛贼,也不算晚。(使君前云不忧无良将及兵食,惟欲得老仆为主耳。今数战皆北,良将安在!荆州接胡、蜀二虏,当备不虞;若复无食,仆便欲西归,更思良算。徐来殄贼,不为晚也。)”温峤说:“凡是取得胜利的军队,最重要的就是协同,这是古人成功的经验。汉光武帝的昆阳之战,曹操的官渡之战,他们以寡敌众而取得胜利,都是因为依仗道义的力量。苏峻、祖约这俩小子,罪恶滔天,不愁他们不会被消灭!苏峻因屡次取胜而骄傲,自认为所向无敌,现今向他挑战,便可一鼓作气将他擒获,怎么能放弃马上便可获得的成功,作退却的打算呢!况且天子遭到幽禁、逼迫,国家危殆,这正是天下的臣子们肝脑涂地以图报效的时候。我们和您都蒙受国家的大恩,事情如果能成功,便可君臣同享国家的福运;如不能获胜,则应当粉身碎骨以报答先帝。当今之事,已经义无反顾,犹如骑虎,怎能中途跳下呢!您如果违背众人心愿独自返回,人心必定沮丧,人心沮丧必败,那时义军的大旗将回过头来指向您了。(凡师克在和,古之善教也。光武之济昆阳,曹公之拔官渡,以寡敌众,杖义故也。峻、约小竖,凶逆滔天,何忧不灭!峻骤胜而骄,自谓无前,今挑之战,可一鼓而 擒也。奈何舍垂立之功,设进退之计乎!且天子幽逼,社稷危殆,乃四海臣子肝脑涂地之日。峤等与公并受国恩,事若克济,则臣主同祚;如其不捷,当灰身以谢先 帝耳。今之事势,义无旋踵,譬如骑虎,安可中下哉!公若违众独返,人心必沮;沮众败事,义旗将回指于公矣。)”

  毛宝对温峤说:“我能让陶公留下(下官能留陶公。)”。于是温峤派他去劝陶侃,毛宝说:“您本应镇守芜湖,作为南北军队的后援,先前既然已经来此,按情势就不能回头。更何况兵法说有进无退,并不只是说整肃三军,向士众显示必死的信念,也是说如果后退会因为无所仰仗,终将导致灭亡。过去杜弢并非不强大,您最终将他翦灭,怎么到了苏峻头上,偏偏不能战胜他呢!叛贼也是怕死的,并非个个勇健,您可以试着交给我一支军队,让我上岸去断绝叛贼的军粮,如果我不能取得战功,您再离开,这样众人心中便不会再怪您了。(公本应镇芜湖,为南北势援,前既已下,势不可还。且军政有进无退,非直整齐三军,示众必死而已,亦谓退无所据,终至灭亡。往者杜弢非不强盛,公竟灭之,何至于峻,独不可破邪!贼亦畏死,非皆勇健,公可试与宝兵,使上岸断贼资粮。若宝不立效,然后公去,人心不恨矣。)”陶侃答应了他,授予毛宝督护的职务,派他前去打前阵。

  竟陵太守李阳劝说陶侃道:“现在如果咱们的大事不能成功,您即便有粮米,又怎能吃得上呢!(今大事若不济,公虽有粟,安得而食诸!)”陶侃觉得很有道理,便发出五万石粮米赠送给温峤军队。后来,毛宝果然取得了胜利,他烧毁苏峻在句容、湖孰的军备积蓄,苏峻军队缺粮,陶侃便留下未离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