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拓跋珪悔诛儒士(资治通鉴卷一一二之二七)

 德昌馆 2020-09-27

  东晋太尉桓玄夺权之后,处死了吴兴太守高素、将军竺谦之以及竺谦之的堂兄竺朗之、刘袭和刘袭的弟弟刘季武,这些人都是原来刘牢之所统辖的北府的旧部将。刘袭的哥哥冀州刺史刘轨邀请司马休之、刘敬宣、高雅之等人一起占据山阳,打算发动军队进攻桓玄,结果未能成功,不得不退走。将军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人也都赶到这里跟他们一起逃亡。这帮人原先准备投奔北魏,到了陈留以南的时候,便分为两路:刘轨、司马休之、刘敬宣等人投奔南燕,袁虔之、刘寿、高长庆、郭恭等人投奔后秦。

  北魏皇帝拓跋珪一开始时听说司马休之等人打算前来投奔自己,感到非常高兴。后来等了很久也没见他们来,觉得很奇怪,便命令兖州刺史长孙肥代为查访他们为什么没有来。后来北魏抓到了司马休之等人的随从,就向他们询问缘故,这些人都说:“魏朝的声威传播很远,所以司马休之等人原本都打算前来归附。但是不久又听说崔逞等人被杀的事,因此才改变了主意,逃奔到其他两个国家去了。(魏朝威声远被,是以休之等咸欲归附;既而闻崔逞被杀,故奔二国。)”

  拓跋珪听说以后,深深懊悔自己逼杀了崔逞。从此以后,北魏的读书人即使再有什么过错,也很能得到拓跋珪的宽容和优待。

  兔死狐悲。拓跋珪滥杀士人,结果寒了天下士人的心。当他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后,结果也逐步又赢得了士大夫的心,也许这也是北魏能够在北方最终强盛的原因之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